孩子若在制定學習計畫中遇到挫折,家長可以如何向'阿德勒教養'借資源呢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一集子玲跟俊寬老師聊到的是

「制定孩子能真正去落實、去執行的學習計畫」


這集子玲就用Q&A的方式

來跟俊寬老師聊聊

家長在陪伴孩子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

如何適時的引導孩子也鼓勵孩子。

.

Q:如果家長們不用批評、指責的方式,

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鼓勵孩子往計劃前進

.

A:家長也可以先練習以下這幾點

1、家長要先調整好自己並適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

2、要多練習看見孩子的優點給予肯定

3、放大孩子的優勢不要客氣

4、孩子願意去嘗試新的方法要給予讚美,能引發孩子挑戰挫折的動力

.

家長先練習以上幾點,對於用來鼓勵孩子的好處是,

可以避免引發孩子的自卑心,因為若是孩子的自卑心被引發

就會開啟孩子的保護機制,孩子會把自己的心關起來

家長要跟孩子溝通什麼孩子就聽不進去了。

.

Q:以俊寬老師的經驗來說,有建議大約多久要回過頭來檢視

或調整計劃的周期嗎?


A:

1、如果一周與孩子檢討或討論一次計劃調整是很棒的循環

2、也有助於孩子願意跟家長開啟親子話題

3、也不會讓親子間的話題,只有限於對成績、分數。

4、更能了解到孩子學習上,真正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是邏輯不懂,還是閱讀理解上的不懂。


Q:當孩子有課業上的問題,來對家長做發問的時候,

但家長可能對這部份也不懂,那家長可以用什麼方法協助孩子?


A:我覺得家長最重要的是在心態上一定要珍惜孩子的發問,

孩子會發問就是孩子真的想要把問題搞懂。

再來就是「可以找網路資源」或者「找專業的老師來發問」。


家長要注意的是在過程中千萬不要跟孩子說:

「這不是我都教過了嗎?這麼簡單為什麼你也不會?」

因為這會造就孩子越來越不敢發問,這樣師長就真的很難去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家長真的要小心。


.

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如果可以把這些方法學起來

陪伴孩子一起討論學習計劃

孩子的許多能力與自主學習力都能夠增加的。

.

然後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放棄,還有方法可以前進

這裡家長態度就非常重要,如何在這過程鼓勵、

陪伴他們在目標當中隨時檢視

與滾動式的調整,再持續鼓勵孩子。


謝謝俊寬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很多好的方法。

最後子玲要說:

【鼓勵是看見孩子實質的努力,而把他所努力的你所看見的告訴他。】

祝福所有家長都能一起「陪著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慢慢的長出學習的能力。」

點入即可收聽【podcast-子玲的親子療心屋】 .
【youtube-影像版】

raw-image

加入子玲老師的<媽咪成長樂園>Line公益平台

完成自介, 即可獲得2HR付費版的讀書會
<爸媽不用逼的高效讀書法>完整影片喔 !

免費入場券 索取辦法 :

https://user90366.psee.io/4xzqe9

raw-image
raw-image


5/20 呵護媽咪,找回身心美好的自己

舞蹈、牌卡、桌遊,

從身心到內心的自我探索之旅

(高雄實體公益活動 名額所剩不多囉 ! 趕緊搶下名額吧 !)

https://user90366.psee.io/4w363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孫子玲的沙龍 禪卡*情緒的療心導師
37會員
56內容數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2024/01/09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2024/01/09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2024/01/03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Thumbnail
2024/01/03
放棄與放下,是人生中常常面臨的抉擇。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我們該如何判斷是該放棄還是該堅持? 在《內在成就》一書中,作者艾瑞克提出了一個關鍵的概念: 事前不放棄,事後要放下。 一起來聆聽愛瑞克透過他的生命故事 與你分享其中的拿捏方法喔 !
Thumbnail
2023/12/27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2023/12/27
失敗是日常,從失敗中學習 在現代社會,失敗似乎成了一種禁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焦慮,甚至責備孩子。然而,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避免。因此,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失敗,就成了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該怎麼陪伴他們呢? 子玲老師在podcast中訪談陳志恆心理師 在《陪伴孩子高效學習》一書中提到,孩子學習挫折的背後, 往往存在著三個限制性信念 讓我們一起靠近孩子,理解他們的困難吧 !
Thumbnail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該怎麼陪伴他們呢? 子玲老師在podcast中訪談陳志恆心理師 在《陪伴孩子高效學習》一書中提到,孩子學習挫折的背後, 往往存在著三個限制性信念 讓我們一起靠近孩子,理解他們的困難吧 !
Thumbnail
當我們陪孩子進行 學習計畫 遇到挫折時 除了對孩子責罵 或失望的表情外 身為父母的我們 還可以怎麼正向鼓勵呢 ? 屏東資優協會 總幹事 俊寬老師將和我們分享[ 阿德勒教養 ]中的正向鼓勵法 避免孩子進入 自卑 引導孩子進入 自信 很重要的重點執行方案喔
Thumbnail
當我們陪孩子進行 學習計畫 遇到挫折時 除了對孩子責罵 或失望的表情外 身為父母的我們 還可以怎麼正向鼓勵呢 ? 屏東資優協會 總幹事 俊寬老師將和我們分享[ 阿德勒教養 ]中的正向鼓勵法 避免孩子進入 自卑 引導孩子進入 自信 很重要的重點執行方案喔
Thumbnail
教導小孩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以下是一些指南,可以幫助您教導小孩: 1給予正面的回饋 當小孩做對了事情時,要給予正面的回饋,例如表揚他們、給予獎勵或鼓勵等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很好,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2建立規範和界限 建
Thumbnail
教導小孩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以下是一些指南,可以幫助您教導小孩: 1給予正面的回饋 當小孩做對了事情時,要給予正面的回饋,例如表揚他們、給予獎勵或鼓勵等方式,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很好,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2建立規範和界限 建
Thumbnail
今天在家扶國強非營利幼兒園帶親子教養工作坊,有家長提問:「老師妳都說要鼓勵孩子,但是孩子做的事情就不對,要怎麼鼓勵?」 這位媽媽說,前幾天她帶孩子外出時,孩子直接取走友人C桌上的物品。雖然C不介意,但是媽媽總覺得,不能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 媽媽:「所以我告訴孩子:『這是C的東西,你如果要拿,要先問
Thumbnail
今天在家扶國強非營利幼兒園帶親子教養工作坊,有家長提問:「老師妳都說要鼓勵孩子,但是孩子做的事情就不對,要怎麼鼓勵?」 這位媽媽說,前幾天她帶孩子外出時,孩子直接取走友人C桌上的物品。雖然C不介意,但是媽媽總覺得,不能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 媽媽:「所以我告訴孩子:『這是C的東西,你如果要拿,要先問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不體罰就能教出好孩子呢?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不體罰就能教出好孩子呢?
Thumbnail
不過,對於沒有從小練起,或是程度有點跟不上的孩子來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方法需要調整。中高年級跟不上,怎麼補救? 首先,不要執著追趕前段的人,會在前段的學生,扣掉很聰明的同學,多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家長自己要先站穩這個心態,不然自己很急,情緒會感染給小孩,破壞原本正向累積的成果。
Thumbnail
不過,對於沒有從小練起,或是程度有點跟不上的孩子來說,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方法需要調整。中高年級跟不上,怎麼補救? 首先,不要執著追趕前段的人,會在前段的學生,扣掉很聰明的同學,多是長時間累積的結果。家長自己要先站穩這個心態,不然自己很急,情緒會感染給小孩,破壞原本正向累積的成果。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Thumbnail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Thumbnail
如果父母少說話、多行動,他們與幼童相處的問題就能減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孩子常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就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 知易行難的現況 但說的容易做的難,即便講到自己都感動,也難入孩子心,換句話說,父母常常不尊重自己說過的話,既不溫柔和也缺乏堅定。Btw不要再用"為你好"的方式一筆勾銷,這牽涉到父母
Thumbnail
如果父母少說話、多行動,他們與幼童相處的問題就能減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孩子常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就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了 知易行難的現況 但說的容易做的難,即便講到自己都感動,也難入孩子心,換句話說,父母常常不尊重自己說過的話,既不溫柔和也缺乏堅定。Btw不要再用"為你好"的方式一筆勾銷,這牽涉到父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