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磚廠(196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到磚窯產業- 龜山數位典藏網站,因此紀錄一下龜山地區磚廠的相關資訊。


  • 1968年,該年10月將有26家紅磚工廠開始生產。這26家位於林口、龜山、福岡、大溪、楊梅等,在桃園縣的福崗磚廠、中央磚廠各有一座隧道窯,每廠每日產量約七萬塊,其餘為八卦窯,日產五萬塊。
  • 1970年,大裕窯業廠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在龜山新建釉窯和磁磚工廠,工期二年,採隧道窰。
  • 1974年9月23日,中華窯業股份有限公司龜山廠開工,當時的董事長是林宜火、總經理洪春華。該廠隧道窯長110公尺,以煤炭為燃料,月產百萬塊紅磚。該廠的地址是桃園縣龜山鄉兔仔坑十五號之二。
  • 1978年,大統窯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開設以重油為燃料的紅磚廠,預計10月完工,年產400萬塊紅磚。該廠由新營三豐窯業公司董事長吳政義、大椿建設公司董事長王春合營,佔地8甲,其中3甲廠房其餘做紅土原料採用。廠區隧道窯2座。大統窯業公司在桃園縣龜山鄉龍壽村,坑底七十之一號。
  • 1981年3月16日,中正運動公園「中正綜合體育館」正式開工,該館於1975年即舉行破土,因建地內磚廠遷移事宜至1981正式開工。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1968-09-16,北部廿六家紅磚廠 下月開始生產。02版財經。

經濟日報,1970-03-29,大裕公司將在龜山 建釉窯磁磚廠。05版。

經濟日報,1974-09-24,中華窯業龜山廠昨開工 月產紅磚百萬塊。07版。

經濟日報,1978-07-21,大統窯業投資三千五百萬元 興建新型製磚廠十月可竣工 全自動作業 重油作燃料 無空氣污染。08版。

聯合報,1981-03-17中正綜合體育館 在龜山開工興建 工程費近八億元.可容逼萬六千人 運動公園計劃各有所增刪。05版。

avatar-img
204會員
149內容數
走走看看,有什麼在地的小故事就記錄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步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50年代有一波大專畢業生下鄉工作的政策。
透過一些小數字來感受一下愛國獎券
查資料時看到當年報紙的廣告,藉此一窺當年的升學/補習壓力。
2000年,江宗禮紀錄彰化節孝祠的對聯如下:
1899年(明治32年)的一則小故事。
新竹州桃園郡下龜山公學校坪頂分校在大正11年(1923)四月28日完成,於五月10日上午11點舉行開校儀式,下午1點結束。當時入學有63人(57男、6女)。 至於龜山公學校,則應於大正10年十月23日落成。 參考資料: 臺灣日日新報,1921-10-24,龜山校落成式 農產物品評會も。
1950年代有一波大專畢業生下鄉工作的政策。
透過一些小數字來感受一下愛國獎券
查資料時看到當年報紙的廣告,藉此一窺當年的升學/補習壓力。
2000年,江宗禮紀錄彰化節孝祠的對聯如下:
1899年(明治32年)的一則小故事。
新竹州桃園郡下龜山公學校坪頂分校在大正11年(1923)四月28日完成,於五月10日上午11點舉行開校儀式,下午1點結束。當時入學有63人(57男、6女)。 至於龜山公學校,則應於大正10年十月23日落成。 參考資料: 臺灣日日新報,1921-10-24,龜山校落成式 農產物品評會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歷史是一面時光鏡子、那麼時光鏡子到了現在就是一種照明與反映現況的融合。台灣曾經走過多達煤礦開發史共經歷了約一百二十五年。這一百二十五年橫跨清代、日治時期、民國時期的台灣礦業造就出台灣從貧困到經濟發達的年代。新北市平溪區的菁桐地區石底大斜坑曾經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礦區,這裡就是能源開發的一個歷史場
Thumbnail
從台中專程來到彰化花壇,為的是看一個磚窯,聽說那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八卦窯。花壇素有「磚窯故鄉」之稱,全盛時期有二十多家磚窯廠,但如今多已沒落,八卦窯也已閒置廢棄多年。 八卦窯這個名稱讓我原先誤以為它和易經的八卦有關,但其實只是因為它的屋頂沿著窯壁形成八角形才有的俗稱。 八卦窯是道地的舶來品,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怡保與檳城之間的十八丁,是馬來西亞西海岸最大的紅樹林保留區。在紅樹林的掩映下,散落著一座座古老的炭窯,這就是著名的十八丁炭窯。 十八丁炭窯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曾經是當地重要的木炭生產基地。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炭窯已經廢棄,但仍有少數仍在堅持傳統的木炭製作工藝。 參觀十八丁炭窯,可以親眼
Thumbnail
桃園石門水庫是北臺灣主要的水庫之一,不僅是臺灣首座多功能水庫,更曾是遠東最大的水庫。1964年石門水庫竣工,迄今已屆滿60年,讓我們從國家檔案回顧這座國家級水利工程的興建過程,以及水庫的各項功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歷史是一面時光鏡子、那麼時光鏡子到了現在就是一種照明與反映現況的融合。台灣曾經走過多達煤礦開發史共經歷了約一百二十五年。這一百二十五年橫跨清代、日治時期、民國時期的台灣礦業造就出台灣從貧困到經濟發達的年代。新北市平溪區的菁桐地區石底大斜坑曾經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礦區,這裡就是能源開發的一個歷史場
Thumbnail
從台中專程來到彰化花壇,為的是看一個磚窯,聽說那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八卦窯。花壇素有「磚窯故鄉」之稱,全盛時期有二十多家磚窯廠,但如今多已沒落,八卦窯也已閒置廢棄多年。 八卦窯這個名稱讓我原先誤以為它和易經的八卦有關,但其實只是因為它的屋頂沿著窯壁形成八角形才有的俗稱。 八卦窯是道地的舶來品,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怡保與檳城之間的十八丁,是馬來西亞西海岸最大的紅樹林保留區。在紅樹林的掩映下,散落著一座座古老的炭窯,這就是著名的十八丁炭窯。 十八丁炭窯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曾經是當地重要的木炭生產基地。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炭窯已經廢棄,但仍有少數仍在堅持傳統的木炭製作工藝。 參觀十八丁炭窯,可以親眼
Thumbnail
桃園石門水庫是北臺灣主要的水庫之一,不僅是臺灣首座多功能水庫,更曾是遠東最大的水庫。1964年石門水庫竣工,迄今已屆滿60年,讓我們從國家檔案回顧這座國家級水利工程的興建過程,以及水庫的各項功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山文創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興建於1937年,在中日大戰後,因為捲菸外銷產量的需求增加,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因而建造松山菸廠,此座菸廠也是台灣現代化工業的先驅,不但有完善的制度,更重視員工福利,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大工廠,佔地足足有約19公頃左右。這裡是後門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