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相對弱勢的族群,以社會公正的方式,立利用弱勢扶助、社會安全政策,讓資源分配可以改善其相對不平等的地位,使之能有所公平享有一般的權利。
筆者認為對於一些相對弱勢的族群,勢必有一些保障的措施或說利多,去達成分配正義公平性,但筆者以前曾學習到【新種族歧視】的問題,也就是在一些特殊族群的投入資源較多,反而凸顯出讓他人去特別留意到這個族群的不同,或是說占用比較多的優勢資源,成為另類的標籤化。
筆者雖說本身相對起來,出社會工作也才十餘年,但看到在醫院為了配合某個中央政策,就成立一個委員會(性平、危機、急救、檢驗),中央政府也為了某個政策,就成立跨部門小組或委員會(新住民、原委、性平、病人安全、醫療品質),但有點類似頭痛醫頭的無章法的制度,在中央部門雖有資源,但卻造成不斷膨大的組織,在基層醫院或醫療院所,卻因為人力與組織架構,僅能對於政策,形成臨時的兼差性委員會,卻無實質的幫助人手與資源。
另一方面,如同前述,對於某族群方面的重視,就勢必對於一些長期不受重視的族群,內心是否形成一種被忽視的感受,筆者本身並不反對協助弱勢族群在社會公正上的幫助,但並非一種比較針對性或是片段性的政策,而是整體的考量,例如台灣又何止【新住民】,也有【移工】議題,長期生活於漁船不得上岸的人道問題。
誠如上筆者表達之觀點,政府施政的方向,應有所考量全方位影響的大局觀,而非僅僅針對頭痛醫頭的片斷式政策。雖網路言論往往直接表達了一群社會民眾所重視的,而這個在另一方面就代表著民意代表可能的基礎選民。
以實務上,民意代表當然盡可能討好選民以持續支持自己,鞏固自我政治地位,但在另外角度,選民的切身關心的議題,就誠如前面所述,並非綜觀整體的經濟發展、社會公平正義等,僅侷限於影響自身的重要議題。
以垃圾場這種俗稱【not in my back yard】的案例而言,任何人在對於切身關心的議題,就容易就【小我】的觀點而非【大我】的概念去對待,就如同網路上發酵的議題一般,更進一步,網路言論又非能代表全部民眾,最後就如同民粹主義一般,會吵的有糖吃,不出聲的民眾,反而被少數(抑或說激烈的)民眾所綁架。
筆者認為政策如同法律一般,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剛性,而非隨時變動,因此在政策制訂前的說明會、公聽會以及多方考量的文獻與討論,勢必為重要的流程,但往往國內的法律、政策均被動且耗時不受重視,讓人有【死了人再說】的觀感。
近年來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這樣的由下而上的政策制訂似乎有改善政府部門被動的問題。但普遍而言,對於網路的一些報導與資訊,根本仍需要民眾提升自我的判斷與獨立思考能力,而非僅僅跟風,例如日本311核災之後的廢核議題發酵,卻在數年之後因為缺電危機卻又風向改變,究竟是民風左右搖擺,還是當初思考的不夠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