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門協作]設計師與行銷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一篇講座心得,是我看 Unblock 的 YT 頻道其中一個系列 : 【 ADPList 設計影響力】,其中一集是請在 Amozon 擔任 Associate Creative Director 的 Lily 來分享品牌設計總監怎麼打破『行銷』隔閡,覺得很受用 ! 透過文字紀錄重點,讓我未來在與行銷人員協作時可以更加地順利 🎉

這邊先附上影片連結

正文開始 !


當處於腦力激盪時...

  • 先明確定義好共同目標、KPI、Deadline
  • 決定好訊息的優先次序 : 要先讓客戶知道什麼、再知道什麼...
  • 了解用戶 : 淺在用戶、主要用戶、已訂閱用戶 ( 就像 UX 裡的 person 人物誌 )
  • 了解行銷團隊的目標 : 轉換率? 點閱率?
  • 使用行銷的語言 (同理心)

當提出解決方案 ( 設計 ) 時...

  • 技巧一

先做一個設計大方向,與合作同仁 review 確定方向是否正確,並要求給予回饋聚焦 。 ( 要讓夥伴知道這是大方向、可修改,但有次數限制 )

  • 技巧二

大方向提案提出三個選項,分別是以用戶為主 ( 用戶最想要 )、設計或行銷為主、結合兩者。先與設計團隊 review ,在與其他合作部門 review

  • 技巧三

清楚記錄下各階段的 feedback、交付的時候要做好文件記錄,也要留時間做階段性書面紀錄

當確定解決方案後...

  • 技巧一

定案後,把設計放在內容平台上做測試,和行銷繼續合作、追蹤數據、測試數據等持續跟進與修改設計。

  • 技巧二

了解行銷的工具,可以跟他們在這些工具上合作



身為設計師會很在意自己的設計是否帶來實質的貢獻,這邊也有一些指標可以參考 :

  1. 行銷的 KPI
  2. 用戶滿意度
  3. 用戶對品牌的認知與觀感


最後 ! 千萬不要一頭熱馬上做設計,要先確定方向 !

raw-image




謝謝你看到這裡! 如果有其他想法歡迎留下你的文字交流 🐾


3會員
21內容數
一位會切版的 UI 設計師, 以介面設計為錨,朝向 UX 、產品思維、數據思維前進。 喜歡透過書探索世界、看見自己。 著迷文字與內心產生共鳴的瞬間, 喜愛哲學、小說、心理、創造力, 喜愛將所思所想落地變成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J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 UI 設計師,最常接觸到的合作夥伴之一就是工程師,筆者工作近兩年,整理了三個心法與五個實際做法
書籍重點以及想解決的問題: 如何抽絲剝繭出客戶要求的本質? 如何做出合乎設計法則的設計? 如何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解決問題?
身為 UI 設計師,最常接觸到的合作夥伴之一就是工程師,筆者工作近兩年,整理了三個心法與五個實際做法
書籍重點以及想解決的問題: 如何抽絲剝繭出客戶要求的本質? 如何做出合乎設計法則的設計? 如何站在使用者立場思考、解決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公司內部跨部門溝通,是提升業務效率的重要元素。」 但跨部門溝通時,不同部門主管個人理念、對於營運治理方向,甚至個人的行事風格時常相左,常會導致溝通障礙。當自己作為一個部門主管,面對溝通衝突時,該如何設法化解危機,找出有效解決方法呢?
Thumbnail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台灣如何應對人才短缺的問題。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領先,並且有許多發展機會。 政府通過與大學和民間企業合作成立半導體學院來培養人才,但仍然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 建議台灣應該策略性地擴張人才和資源來源,包括引進國際新創和建立人才培訓認證機制。 🎯我是股市
Thumbnail
7. 人一生當中會學會超過 5,000 個詞彙,但在日常生活中只會使用 500 個左右,所以除了擴充常用詞彙外,就是以語言的藝術,擅用有限詞彙。 8. 你腦袋中有一幅圖像。若你能透過語言、肢體、聲音的描繪與傳遞,讓對方腦袋中有一幅接近、相似的圖像,那就是溝通成功。而當對方具體理解你的圖像,你就有機會
Thumbnail
1.跨部門溝通運作往往也是職場同仁最容易頭痛的一環,原因可能是彼此對於任務的輕重緩急解讀不同,因此認知常有差異。 2.跨部門的技巧不會太高深,通常比較有難度的是個人動機,確保個人目標才能有效徹底地進行溝通。 3.處理事情之前如果可以,處理一下雙方心情或許對整體都是有幫助的。
Thumbnail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Thumbnail
一個闖入朋友午茶時光的客戶緊急來電,讓我趕忙打了幾個電話與其他部門主管快速討論,並且約定翌日早上要開會最近一步的執行細節討論。跨部門協作是職場上經常遇到的狀況,到底要怎麼樣在跨部門協作時,能夠讓其他部門願意配合,這是很多人面對的兩難,畢竟跨部門協作跨的不只是部門,還有人心。
Thumbnail
在之前一篇文章跟大家聊到「疫情打破工作舊制,多職人才已成為未來趨勢」,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工作上的實際變動。還有調整後面臨的工作優勢與缺點,如果你想進外商工作,相信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1. 阿喜法則(ARCI)──分層當責,充分授權 一家化妝品公司即將在 3 個月後推出新產品,並舉辦新品發表會。總經理下令公司內的產品企畫部、市場行銷部、活動公關部必須全力支援。這三個部門一收到指令,立刻就自己能做的事情採取行動,不久,發生媒體重複收到新聞稿,引起抱怨。此外,在內部會議上...
Thumbnail
剛進外商或國際化本土公司工作的人,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即使和台灣的同事討論事情,大家還是會在國語中夾雜一些英文單字。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外商公司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染上了中英文夾雜的習慣。記得有次上電視節目時,曾經採訪過我的主持人事先特別提醒,講話時盡量不要夾帶英文,若不小心講了,也要記得翻譯成中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公司內部跨部門溝通,是提升業務效率的重要元素。」 但跨部門溝通時,不同部門主管個人理念、對於營運治理方向,甚至個人的行事風格時常相左,常會導致溝通障礙。當自己作為一個部門主管,面對溝通衝突時,該如何設法化解危機,找出有效解決方法呢?
Thumbnail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台灣如何應對人才短缺的問題。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先進製程技術方面領先,並且有許多發展機會。 政府通過與大學和民間企業合作成立半導體學院來培養人才,但仍然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 建議台灣應該策略性地擴張人才和資源來源,包括引進國際新創和建立人才培訓認證機制。 🎯我是股市
Thumbnail
7. 人一生當中會學會超過 5,000 個詞彙,但在日常生活中只會使用 500 個左右,所以除了擴充常用詞彙外,就是以語言的藝術,擅用有限詞彙。 8. 你腦袋中有一幅圖像。若你能透過語言、肢體、聲音的描繪與傳遞,讓對方腦袋中有一幅接近、相似的圖像,那就是溝通成功。而當對方具體理解你的圖像,你就有機會
Thumbnail
1.跨部門溝通運作往往也是職場同仁最容易頭痛的一環,原因可能是彼此對於任務的輕重緩急解讀不同,因此認知常有差異。 2.跨部門的技巧不會太高深,通常比較有難度的是個人動機,確保個人目標才能有效徹底地進行溝通。 3.處理事情之前如果可以,處理一下雙方心情或許對整體都是有幫助的。
Thumbnail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Thumbnail
一個闖入朋友午茶時光的客戶緊急來電,讓我趕忙打了幾個電話與其他部門主管快速討論,並且約定翌日早上要開會最近一步的執行細節討論。跨部門協作是職場上經常遇到的狀況,到底要怎麼樣在跨部門協作時,能夠讓其他部門願意配合,這是很多人面對的兩難,畢竟跨部門協作跨的不只是部門,還有人心。
Thumbnail
在之前一篇文章跟大家聊到「疫情打破工作舊制,多職人才已成為未來趨勢」,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工作上的實際變動。還有調整後面臨的工作優勢與缺點,如果你想進外商工作,相信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1. 阿喜法則(ARCI)──分層當責,充分授權 一家化妝品公司即將在 3 個月後推出新產品,並舉辦新品發表會。總經理下令公司內的產品企畫部、市場行銷部、活動公關部必須全力支援。這三個部門一收到指令,立刻就自己能做的事情採取行動,不久,發生媒體重複收到新聞稿,引起抱怨。此外,在內部會議上...
Thumbnail
剛進外商或國際化本土公司工作的人,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即使和台灣的同事討論事情,大家還是會在國語中夾雜一些英文單字。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外商公司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染上了中英文夾雜的習慣。記得有次上電視節目時,曾經採訪過我的主持人事先特別提醒,講話時盡量不要夾帶英文,若不小心講了,也要記得翻譯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