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人生觀-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著寫著來到了第六篇

今天想和讀者談談上一篇提到的翻轉教育

很多人會想,什麼樣才是翻轉教育?

筆者的認知翻轉教育是,改變傳統填鴨式教育的思維,只要是符合這種都是翻轉教育

舉例來說:由學生提前預習,上課時報告或教授課程、桌遊、實驗等都是

筆者過去是體驗翻轉教育的學生,也激發起自己在對同學、課程內容等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也感謝老師願意讓我這種中等成績的學生有機會,筆者讀的是明星國中,班上同學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所以格外珍惜這次機會。

日後,筆者在補習班也曾嘗試過翻轉教育,只可惜因此被下台了,因為補習班就是填鴨式的環境,無法接受這種創新式的教育,也讓筆者萌生退意,不再教育界奉獻。

也因為如此,心仍繫著教育的環境,才找到了這個平台,寫下一些自己過往的教育觀點

希望能帶給讀者們有不同的創新思維,也想提供一些方案給老師們參考。

首先,希望有學校老師剛好看到這篇,筆者也希望這些老師們可以嘗試翻轉教育!

可以做的方式有:

國文:讓同學回家做一篇關於這課作者、課文、修辭、文章、課後延伸,做一個報告

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隊,但考量上課壓力,可能建議以團隊的方式進行,而要求到每位學生都要分到一個part,可以嘗試一學期,去看成效。

英文:雷同國文,但少了作者,但可以從主題式的方向去思考,例如節慶、音樂、國外文化等方向去做,例如要求學生去寫一個主題,這個主題的英文單字、文章、文章裡的文法,以及主題裡學習到什麼,可以延伸思考的內容

數學:這裡我想最適合的還是數學類的桌遊,可以讓學生去體驗邏輯思考的點,又或者可以帶學生去打打籃球,教授一些二次函數的內容(拋物線),過往筆者也很幸運有這樣的數學老師,這兩個我都體驗過,只可惜都被學校抓到,老師被要求寫檢討,但很慶幸老師都覺得值得!

自然:我想可以做的是實驗,或者是重要的生物家、物理家、化學家等,而這些人又對這個領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可以學習的點去做報告,我想也都非常棒。

社會:

地理→可以做世界氣候、世界地形、世界文化等方向

歷史→可以做一些歷史朝代的文化、統治、帝國整理

公民→這裡可能就要給公民老師去思考了,畢竟如果是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到複習

可能做起來會有點沒什麼內容,當然可以從社會化的議題去探討。

筆者想鼓勵各位老師們,若有機會看到此篇,請勇敢嘗試翻轉教育!

讓孩子們的思緒能夠更清晰以及更好的創造教育環境,也讓學生可以主動學習,透過找資料發現學科的奧妙之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i David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教育是一個百年大計,如何改變教育,為社會增添更多的人才?是教育人思考的點,也是教育人夢想的地方,教出一位能夠替社會貢獻的人,就是教育人開心一輩子的事了
Cai Davi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8
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課綱問題,筆者早在第一篇就提到了,今日再提一些看法
2023/12/18
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課綱問題,筆者早在第一篇就提到了,今日再提一些看法
2023/11/27
教育就是一場百年戰爭,如何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就是智慧的考驗了。
2023/11/27
教育就是一場百年戰爭,如何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就是智慧的考驗了。
2023/11/20
想必如何教育小孩,是每位家長頭痛的地方,這裡僅提供筆者個人建議與看法 讀者們應自行思考,是否適合自家小孩!
2023/11/20
想必如何教育小孩,是每位家長頭痛的地方,這裡僅提供筆者個人建議與看法 讀者們應自行思考,是否適合自家小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高俊彥老師認為數學不應該僅僅被視為一門死板的科目,而應被視為一門充滿創意和邏輯的學科。這種觀點對於教育界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反映了教育應該更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 就高俊彥老師看來,教數學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的本質和意義。這不僅有助於他們在考試中表現優秀,
Thumbnail
高俊彥老師認為數學不應該僅僅被視為一門死板的科目,而應被視為一門充滿創意和邏輯的學科。這種觀點對於教育界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反映了教育應該更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 就高俊彥老師看來,教數學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的本質和意義。這不僅有助於他們在考試中表現優秀,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變,我們逐漸認識到教育的核心應當更加著重於學生的全人發展和個性塑造。陳秋君老師,作為一位教育改革者,積極倡導一種超越傳統填鴨式教育模式的先進教學方法。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演變,我們逐漸認識到教育的核心應當更加著重於學生的全人發展和個性塑造。陳秋君老師,作為一位教育改革者,積極倡導一種超越傳統填鴨式教育模式的先進教學方法。
Thumbnail
❝ 《 空譜,塾 》簡直是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
Thumbnail
❝ 《 空譜,塾 》簡直是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 ❞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講解如何用一些常見的新式教育模式改變現在台灣的教育體系
Thumbnail
講解如何用一些常見的新式教育模式改變現在台灣的教育體系
Thumbnail
〈當我打開課本〉只要求考生「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卻沒有硬性規定只能寫「正面的」經驗和體會,我們不妨把這個開放式的討論當切入點,一步一步引導國中孩子感受這一波如同海嘯的學習新浪潮。
Thumbnail
〈當我打開課本〉只要求考生「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卻沒有硬性規定只能寫「正面的」經驗和體會,我們不妨把這個開放式的討論當切入點,一步一步引導國中孩子感受這一波如同海嘯的學習新浪潮。
Thumbnail
今年學測國寫(作文)題目是「當我打開課本」,我想,用意或許是要學生思考讀書的意義吧? 不過題目所標明的「課本」,似乎又跟廣義的讀書很不一樣。在我學生時代,台灣曾經有漫長的時光,學生上課用的都是由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教科書,全國都用同樣的版本,而大考出題基本上都是以教科書為根據來考。 為什麼要讀書?
Thumbnail
今年學測國寫(作文)題目是「當我打開課本」,我想,用意或許是要學生思考讀書的意義吧? 不過題目所標明的「課本」,似乎又跟廣義的讀書很不一樣。在我學生時代,台灣曾經有漫長的時光,學生上課用的都是由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教科書,全國都用同樣的版本,而大考出題基本上都是以教科書為根據來考。 為什麼要讀書?
Thumbnail
翻滾海貍針對教育工作者,以「遊戲教育」為形式、「啟發教育」為內涵、「價值觀」的涵養為教育本質,翻滾海貍的目標對象是針對教育工作者,透過「師培」(師資培育),協助學校轉型,進一步讓培訓過的教師輔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
Thumbnail
翻滾海貍針對教育工作者,以「遊戲教育」為形式、「啟發教育」為內涵、「價值觀」的涵養為教育本質,翻滾海貍的目標對象是針對教育工作者,透過「師培」(師資培育),協助學校轉型,進一步讓培訓過的教師輔導不同年齡層的孩子。
Thumbnail
南瓜是「教育實驗」的研究者,也是「教育實驗」的使用者,他持續的在路上溫存,中途一度離開台灣又回來,繞了地球半圈始終腳踏實地。他走走停停但總是在前進,即使向後退也是往前進,畢竟他的研究總是會回歸自身,而生命總是在往前。這個研究或許還沒結束,有歸的路也是不歸路。
Thumbnail
南瓜是「教育實驗」的研究者,也是「教育實驗」的使用者,他持續的在路上溫存,中途一度離開台灣又回來,繞了地球半圈始終腳踏實地。他走走停停但總是在前進,即使向後退也是往前進,畢竟他的研究總是會回歸自身,而生命總是在往前。這個研究或許還沒結束,有歸的路也是不歸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