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戲成為教養的一部分(5)--從Minecraft的樂趣看待孩子玩3C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順便回憶一下自己的遊戲記錄

順便回憶一下自己的遊戲記錄

當孩子發現你還算可以精確說出某些遊戲的內容,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

7歲男孩興沖沖不斷問我,有沒有使用過哪一種裝備,有沒有對付過哪一種怪物,有沒有去過地獄或是終界(遊戲中不同場景)。只要我想要連結到孩子本身的狀態,就很神奇的自動無視不回應,彷彿現實生活的一切與他無關。

9歲女孩一邊捏著黏土,一邊指揮著我如何正確捏製裡面角色的形體,也開著玩笑的說「天呀,你這個主角根本換了皮膚嘛」(改變原始配色),又不斷炫耀著自己探險過哪些世界,遇到什麼困難,找到什麼寶物。比起直接分享自己不愉快的心情,有個願意聽自己分享遊戲經驗的大人更加令孩子期待

12歲男孩雖然會回答我的「無聊又正經」的生活經驗提問,畢竟講到班上同學如何對待自己,多的是無盡的辛酸與憤怒,所以寧可拿出手機展示自己的遊戲成果,包含角色、裝備、武器、建築、探險的經驗,尤其擅長空間規劃的他,最得意的是充滿複雜結構的城堡,這些成就感與自信心,很難從國語、數學、英語課終獲得,更不會從同學口中說出「你好厲害」。

其實無論任何年齡,共同話題果然還真是很重要,尤其是一開始彼此之間還不太熟悉的時候。有時候我不免也在思考,大人眼中的網路成癮或是所謂的沉迷於手遊、電腦遊戲,雖然很清楚對生活、學習、人際潛在的負面影響,但是到底為什麼會讓這麼多孩子著迷呢,更別說大人自己不也會有屬於自己的休閒娛樂。想到有個30多歲的帥哥,希望可以討論跟女朋友的相處問題,但也曾經跟我說,下班後有時就很想躺著玩手遊,純粹耍廢的放鬆。

這款遊戲我也曾經投入不少心力與時間,不過最近還真是沒空玩,所以就翻出很久以前的遊戲畫面來回味一下吧。忘了說,零碎的空檔時間我也會抓抓寶可夢,而且曾經有個前輩以純真的笑容跟我說,「你不覺得抓到新的寶可夢就可以收藏,讓人很療癒嗎」

現在還流行抓寶嗎

現在還流行抓寶嗎

不影響原本生活作息的情況下,孩子玩minecraft可能有哪些好處呢

這個小標題好像有業配的嫌疑,但我相信微軟應該根本不需要廣告了

1. 發揮創意: 例如建築(從小木屋到大城堡)、室內設計(客廳、廚房、馬廄)、生產糧食與製作食品(牛排、蛋糕、烤雞)、設計關卡來跑酷(複雜跑跳動作的挑戰)或闖關(自由創作任何劇情),以上只是舉例。

2. 溝通協調: 例如一起在地下世界、海中、沙漠探險尋寶,遇到難纏的敵人就互相掩護,一起尋找資源時的任務分配,一起蓋房子時的空間配置討論。

3. 問題解決: 例如建造過程不順利、迷路找不到起點、找不到特定資源。

4. 挫折忍受: 面對不如預期或發生意外時,可能需要重來的經驗如果出現下列的狀況,突然溺水、失足、被怪物打敗、建築意外坍塌、農田被怪物破壞。

如果出現下列的狀況,不限於這款遊戲,就可能需要協助孩子囉

1. 玩遊戲的時間不斷延長,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娛樂需求

2. 玩遊戲投入程度影響生活作息、學業、人際互動

3. 無法玩遊戲的時候焦躁不安,甚至容易發脾氣

任何娛樂都有可能沉迷,有些甚至還會有過度消費的問題,更別說自從網路與3C產品發達之後,想要徹底迴避這種科技帶來的影響也真的很難,終究還是回到親子之間的溝通、孩子的需求與自律。順帶一提,為什麼會有「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的說法,網路影片不是罪惡,短影片最大的問題是快速轉換的短暫刺激,而人的大腦又很容易被「訓練」,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習慣持續專注的思考方式,沒有ADHD也會有類似的困擾。

1. 為什麼這麼好玩? 先不要當成毒蛇猛獸,與孩子一起了解遊戲內容。以知名的組隊對戰遊戲「傳說對決」為例,只要進入戰場就不可以隨意脫離,可能引發隊友不滿,也會影響自己的戰績排名。大人們也許覺得這沒什麼,又不是真正的考試或工作任務,但是對孩子來說就是最真實的感受。因此如果可以了解遊戲的性質與內容,而不是直接硬性規定,反而才有好好討論的機會來進行約定。

2. 滿足合理的需求: 個人責任像是寫完功課、吃完飯、整理完書包等等,孩子最常提議剛回到家也想休息一下,這時候就可以討論使用的時間、地點,當孩子真的可以自動自發按照自己提出的約定來執行,比起三不五時的提醒,更可以減少親子衝突,更重要的是培養自主生活管理的能力。

3. 豐富多元的娛樂選項: 培養閱讀、運動、桌遊等各種興趣,約定玩3C的時間以外,孩子如果對很多事物都有興趣,就不會只想要玩手遊或電腦遊戲。

4. 回歸相互陪伴: 家人一起活動的時候,減少各自滑手機的情形,想一想當孩子抱怨「為什麼你們可以我就不行」,如果覺得難以說出讓孩子心服口服的理由,還不如以身教來展示,而且很多時候,孩子那麼想玩的原因就是無聊,再想一想自己很忙的時候是不是曾經想要出動手機跟平板來當保母呢。

歡迎參觀我的臉書粉專IG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45會員
72內容數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2025/03/10
孩子輸不起?別急著責備,先來看看孩子輸不起的三大心理原因:渴望成就感、討厭失敗、以及面子問題。接下來引導孩子:允許情緒發洩、聊聊感受、幫助孩子理解他人心情、強調遊戲樂趣與收穫。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輸贏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從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享受遊戲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3/10
孩子輸不起?別急著責備,先來看看孩子輸不起的三大心理原因:渴望成就感、討厭失敗、以及面子問題。接下來引導孩子:允許情緒發洩、聊聊感受、幫助孩子理解他人心情、強調遊戲樂趣與收穫。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輸贏只是過程,成長才是目的,從而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享受遊戲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2/24
青少年溝通技巧:別再硬碰硬!用幽默暗示代替碎碎念,輕鬆化解親子衝突,讓孩子主動調整行為。
Thumbnail
2025/02/24
青少年溝通技巧:別再硬碰硬!用幽默暗示代替碎碎念,輕鬆化解親子衝突,讓孩子主動調整行為。
Thumbnail
2025/01/17
下班後耍廢很正常,孩子放學後也是!別再念孩子滑手機,不如關心他們一天的經歷,從互動中拉近彼此距離。適度耍廢是充電,是找回生活熱情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1/17
下班後耍廢很正常,孩子放學後也是!別再念孩子滑手機,不如關心他們一天的經歷,從互動中拉近彼此距離。適度耍廢是充電,是找回生活熱情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孩子發現你還算可以精確說出某些遊戲的內容,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3C帶來豐富的娛樂,也是好用的工具,卻很容易在不適當的安排下演變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爸爸媽媽可以如何看待呢?
Thumbnail
當孩子發現你還算可以精確說出某些遊戲的內容,話匣子很快就打開了。3C帶來豐富的娛樂,也是好用的工具,卻很容易在不適當的安排下演變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爸爸媽媽可以如何看待呢?
Thumbnail
隨著孩子沉浸在積木的世界,透過不同的素材, 成品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創意展現, 有的從房屋發展成小村落,加入了玩偶便成了扮演遊戲; 有的搭建加入了想像,便成了奇幻的連結; 經由觀察,積木也有可能成為特徵, 變出各種不同的模樣。 襄涵:「老師,妳看!這裡是鼻子和嘴巴~」 昱全:「我們蓋了
Thumbnail
隨著孩子沉浸在積木的世界,透過不同的素材, 成品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創意展現, 有的從房屋發展成小村落,加入了玩偶便成了扮演遊戲; 有的搭建加入了想像,便成了奇幻的連結; 經由觀察,積木也有可能成為特徵, 變出各種不同的模樣。 襄涵:「老師,妳看!這裡是鼻子和嘴巴~」 昱全:「我們蓋了
Thumbnail
今年過年長達9天的連假,除了有一天晚上跟家人聚餐外,幾乎每一天24小時都跟我家的小寶貝黏在一起,如何陪小朋友玩?是每一對父母煩惱的問題。 一、益智遊戲(專注力) 好處:訓練小孩手部精密動作,培養小孩專注力。 拚圖 好處:練習久坐與訓練小孩手部精密動作,對培養小孩專注力很有效。
Thumbnail
今年過年長達9天的連假,除了有一天晚上跟家人聚餐外,幾乎每一天24小時都跟我家的小寶貝黏在一起,如何陪小朋友玩?是每一對父母煩惱的問題。 一、益智遊戲(專注力) 好處:訓練小孩手部精密動作,培養小孩專注力。 拚圖 好處:練習久坐與訓練小孩手部精密動作,對培養小孩專注力很有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