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文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本分的最後,我佛又重述了一次,在大乘正宗分第三裡提過的觀念。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大家都說聽過,在台東賣菜的陳樹菊女士。單身的她,一生都辛勤工作努力賣菜。但是她賺的錢,卻不是拿來自己享受,而是將大部分的錢都捐出去,幫助貧窮弱勢。在媒體報導為人所知之前,她已經這樣默默行善多年。

    她並不是為了博得善名。她之所以這樣持之以恆的奉獻行善,單純只是因為,她覺得社會上有很多人,很可憐!如果以我佛在本分所言,陳樹菊女士以無我的精神,幫助許多與她素昧平生的人。陳樹菊女士,無疑的就是一位菩薩。

    另外,還有香港的帥哥男星古天樂先生。古天樂家境富裕,他在娛樂界當紅,又賺了許多錢。但是他曾經被媒體拍攝到,在飛機上吃泡麵。富有而節儉的他,卻在私底下,默默地捐出許多錢,而且還小心謹慎,不想讓人發現。

    你也可以說,古天樂就是一位現實世界中的---菩薩。

    除此之外,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都在以無我的精神默默奉獻,幫助了許多人,或者其他動物。所以,在我們生存的世界裡,就有許多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精神,默默在奉獻的人。這些人,都是菩薩示現。

    接著我佛又再次強調,在莊嚴淨土分第十說過,關於莊嚴佛土這件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頭再去看看。慕風在這裡,就不再重述。

    我佛最後總結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關於”通達”這個動詞,修行起來並不容易。

    所謂通達,就是你已經明白接受,並且身體力行。

    有人說:「知易行難!」,真正要身體力行,實在不簡單。

    幕風還在繼續努力,也邀請尚未達到這樣境界的朋友……

大家一起努力!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本段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慕風的沙龍
68會員
108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慕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6
我們很難拒絕名利的誘惑。我們為了高薪高位,可以做到日夜加班妻離子散,也一往無悔。
Thumbnail
2024/11/06
我們很難拒絕名利的誘惑。我們為了高薪高位,可以做到日夜加班妻離子散,也一往無悔。
Thumbnail
2024/10/02
一個人擺在地球上,連追蹤颱風的氣象衛星都看不見。哪裡?有我呢?
Thumbnail
2024/10/02
一個人擺在地球上,連追蹤颱風的氣象衛星都看不見。哪裡?有我呢?
Thumbnail
2024/06/26
我在那座小屋裡,可以放下我所有的貪噌癡愛恨,感受到無比的清淨。
Thumbnail
2024/06/26
我在那座小屋裡,可以放下我所有的貪噌癡愛恨,感受到無比的清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Thumbnail
等你證到那裡,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只是一個名相,一艘度你悟道的工具而已,
Thumbnail
等你證到那裡,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只是一個名相,一艘度你悟道的工具而已,
Thumbnail
直心即初發心,起心動念無染濁去染著、惟菩提心 ; 哪處有菩提心,哪兒就有道場。是故剎那間能有道場,四維上下盡虛空界皆能有道場。
Thumbnail
直心即初發心,起心動念無染濁去染著、惟菩提心 ; 哪處有菩提心,哪兒就有道場。是故剎那間能有道場,四維上下盡虛空界皆能有道場。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心經》經典中的”觀自在菩薩”,這位象徵深刻智慧和無盡慈悲的菩薩,如何啟發我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工作和生命探索呢。 菩薩,這個詞彙代表著一種覺有情的心靈境界,是那些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被自私所困,不只為自己著想,而是以利益眾生為己任,他們不期待回報,僅為了幫助他人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心經》經典中的”觀自在菩薩”,這位象徵深刻智慧和無盡慈悲的菩薩,如何啟發我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工作和生命探索呢。 菩薩,這個詞彙代表著一種覺有情的心靈境界,是那些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被自私所困,不只為自己著想,而是以利益眾生為己任,他們不期待回報,僅為了幫助他人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 1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 1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