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要刻意練習的「刻意暫停」

2023/12/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子讀書會第七年第一次,書目:刻意暫停。

書籍簡介(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終於休假卻沒力氣去玩、常常突然感到心累……

那些你尚未察覺的倦怠、窮忙、停滯,正在耗損你的熱情和動力。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就需要「刻意暫停」!

暫停是「什麼都不做」嗎?

人生不是漫長的馬拉松,而是一系列的短程衝刺和暫停。

每次跑得夠遠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有效利用暫停時間幫自己充電。

因此「刻意暫停」指的是有意識的暫停自己的模式、狀態或行動;

是利用這段時間檢視自己過往的目標和做法,並根據現況找出全新的應對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要像電腦重開機般「重啟自己」。

閱讀心得

人至中年,誰沒有疲憊倦怠的時候?當然,也都可能懈怠或當逃兵,有沒有因此而懷疑過自己?其實,不過就是按了暫停鍵而已,就像累了需要休息一樣,休息之後,還是會繼續往前走,重新啟動人生,這本書對「暫停」與「重啟」的說明很有意思。

第十九頁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年輕人重考大學四次,第四次落榜後他開始遲疑與徬徨。在一個月內他除了吃飯和睡覺外,什麼都不做,直到他連睡覺都感覺厭煩,重新坐回書桌前,發現自己對原本厭煩的學習感到新鮮,重新燃起讀書的熱情,順利的考上一流大學。

第三十三頁的例子是兩個樵夫一起砍樹,一個完全不休息,一個途中會休息,然而最快完成工作的是有休息的樵夫,沒休息的樵夫很生氣,認為自己沒休息怎麼反倒比較慢?有休息的樵夫告訴他:「因為在你努力砍樹的時候,我正在磨斧頭。」

這兩個例子闡述暫停重啟的關係,暫停是修整、儲備、思考,讓重啟能夠升級。

馬雲年少時的夢想是考上哈佛大學,但試了好幾次都無法成功,於是他放棄追求學業上的成功,改用創業證明自己,眾所皆知他有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她沒有改變原有的主流想法-念名校,就不會有舉世聞名的阿里巴巴,改變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數人是沒沒無名的,工作上也平淡無可誇耀,彷彿自己有或沒有都沒什麼關係,我們無法改變自己在組織上的地位,卻能做一件事「在任何事物中找出可以學習的事物」,這個學習與其說是獲取新知,不如說是獲得智慧,對平凡的生活與職場來說,學習是最簡單的挑戰。

我很喜歡第七十九頁的例子,羅曼先生活著的目的有三個:做出一番事業、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讓子女跟隨自己的腳步。結局是她沒有達成任何一個目標,他選擇自殺。他的兒子站在墓碑前為父親的一生下了註解「父親擁抱錯的的目的活著。」

目的重不重要?顯而易見。在暫停與重啟之間,重新設定目的,是一生的課題。

作者友人把即將考大學的兒子送到他的諮商所,因為他遊戲中毒很深,作者跟年輕人交談幾小時後發現,年輕人其實是透過遊戲來撫平對未來的不安。於是作者教年輕人畫「人生設計圖」,剛開始年輕人態度消極,也沒有想法,慢慢地年輕人積極起來,因為他發現高三在他人生中的重要性有多大,自此,他開始熱衷學業,順利進入美國名校,繼續往他自己畫的人生設計圖前進。人生設計圖就是目的,也是人生的方向。

人生設計圖

你有人生設計圖嗎?如果沒有,我們先來看看別人的人生設計圖吧!

Alice從事美髮造型,找她剪髮燙髮也快十年了,我曾經問過她如果時光倒流還會從事同樣的工作嗎?她告訴我因為愛美,所以高職時就選擇美髮科系,踏入職場後,每次幫客人造型後,看客人美美的、開心地離開,就越來越有成就感,如果時光倒流,就算不是從事美髮業,也是從事跟美相關的行業。「美」就是Alice的人生設計圖中心,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美」的路上,喜悅與成就感是副產物,而非刻意追求。

May是作文老師,她從小就熱愛寫作,大學念中文系,畢業後就以「文字」作爲工作中心,行銷企劃與寫作是最早發展的重心,寫作力也越來越強。因緣際會下,執起教鞭教授孩子們寫作,將熱愛發展到極致,也讓May發現自己更渴望成為引渡人,讓更多學生認識寫作、愛上寫作,這比自己寫出好文章更有成就感。

楊小梅是台灣第一位新住民校長,歷經五次校長甄試才成功,前四次都在口試上鎩羽而歸,直到參加曾秀珠校長的讀書會後,曾校長發現她口試失敗的原因是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原來楊小梅自己就是新住民,十歲到台灣念國小二年級,完全不懂中文,學習上處於弱勢,她也絕口不提自己的背景,一路上接受到許多人幫助,讓她人生路越走越好,有過這樣經驗的她更能同理弱勢家庭的心酸,更是知道如何幫助他們。曾經的弱勢後來成為優勢,「同理與陪伴」便是楊校長人生設計圖的重心。

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人生設計圖自然是不一樣的,想想看並且畫一畫,自己的人生設計圖。

raw-image


60會員
321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