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徵文】I always believe in you, Peter.

莫絳珠-avatar-img
發佈於小莫書房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時間,用各種方式流逝著。你看得到它走過的痕跡,感受到它的經過,可是你看不見它的真身。

花謝花開又一春,葉子綠了又黃了;稚嫩的小女孩蛻變成女人;純真的心老成一顆世故的心。


長大,老去。任誰,也抗拒不了時間的魔法。

除了永遠的淘氣少年,彼得‧潘。


《彼得‧潘》原本是一齣舞台劇,後來被迪士尼製作成動畫電影;裏頭很多元素、象徵和角色紛紛被歐美製成許多電影。我大約是六歲那年,在家看了動畫電影,馬上被迷住了。


一迷,就迷到了現在。小時候的我,很抗拒長大;總覺得一長大,很多當下擁有的美好、自由、無憂,通通都要消失了。

我不想長大,因為長大等於步入未知的社會,面對未知的壓力;我不想長大,我怕我成為無趣的大人。


Peter Pan 裏頭描述的Neverland,成了年少的我心中一處避難地。

在那裡,所有個孩子都不會長大,任由日出日落。六歲的我,將自己幻想成下一個溫蒂,還真的天天等在窗邊,等待彼得潘會不會敲敲我的窗,接我飛到 Neverland。為了讓自己更像動畫電影裡的溫蒂,平常睡衣穿睡褲的我,央求媽媽幫我買了一條睡裙;為了習慣能在天空飛翔,家裡沒人時,我把嬰兒床的欄杆架起,站在欄杆邊上往下跳,希望自己能在空中浮起來一會兒。當然啦,地心引力老是破壞我的幻想,雖然撐著雨傘跳,似乎在空中稍稍停留了零點幾秒。


故事中的溫蒂在九歲時,被彼得潘接去Neverland 一遊,因此九歲成了我自己的期限。哎,當九歲的生日過去後,我仍然等在窗邊,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失望嗎?當然。絕望嗎?倒未必。


彼得潘只來接孩子,只有孩子能看得見他。孩子的年紀定義到底是幾歲?細究起來,還真說不清。你說十二歲?那十三歲就不是了嗎?難道跨了一年,就是長大了嗎?以此深究下去,十三歲若算孩子,十四歲就不是了嗎?一路算著,很難說哪一個年紀不是孩子。


因此,什麼年紀,都可以算是孩子。孩子的狀態,是一個人的心態。


1953 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只說了大半個原劇本《彼得‧潘》的故事,最後結尾還有一小段沒說到。當溫蒂和弟弟們從 Neverland 回來後,身上的時間又開始運轉。長大、唸書、工作、結婚、生子。弟弟們都忘記 Neverland 的事,只有溫蒂還記得;她記得彼得潘答應過,會再來接她去Neverland。因此,溫蒂天天等在窗邊,期盼哪天彼得潘再來。可是彼得潘的記性不太好,忘了這件事。


溫蒂做了媽媽,生了一個女兒,天天和溫蒂說床邊故事,說彼得的故事。有一晚,當溫蒂又坐在床邊和女兒說故事時,彼得潘推窗進來了。彼得突然想起和溫蒂的約定,那天晚上就過來找溫蒂。他一進窗子,看見坐在床上的小女孩,開心地大聲喊:「溫蒂!」小女孩笑嘻嘻地搖搖頭,坐在搖椅上的溫蒂,驚喜地回答:「彼得,我在這裡!」


彼得嚇得跌在地上,不可置信看著長大成人的溫蒂。「那她是誰?」彼得指著小女孩問。

「她是我的女兒。我當媽媽了,是真的媽媽。」溫蒂溫柔地說,看著這位永不長大的小男孩。

彼得潘望著成人溫蒂,失望地嚎啕大哭起來:「你長大了!」

「但我還記得你。」溫蒂安慰他,「說不定,你對我灑金粉,我還能飛得起來呢。」

「不,不行,沒用的。」彼得搖搖頭,後來決定,帶著溫蒂的女兒前往 Neverland。溫蒂焦急地想阻止女兒,可是她早就笑著頭也不回,和彼得潘飛上了掛著月亮的夜空……


人長大、老了,就真的不能做孩子嗎?那取決於你的決心。


我在過完九歲生日後,就告訴自己,我不要長大;我可以進國中、高中、大學唸書,但是我不能忘記彼得潘,不能忘記做個孩子的感覺。步入成人的年紀,行使成人的義務,遵守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我小心翼翼地呵護我那顆孩童之心,讓我自己在白天扮演完大人之後,盡情努力戴上童趣的濾片,看看周遭的生活,讓幻想呼吸活躍起來。


保持赤子之心不易,尤其在人生旅途上經歷了不想要的風霜磨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有赤誠之心能自由。


幸好,還有《彼得‧潘》的存在,提醒我,孩提純真的方向在何方。




親愛的讀者大大: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賞我一顆🧡
  • 如果你感覺我的文章有意思,請按「追蹤」,就不會錯過新文章😄
  • 隨時歡迎你在文章下留言,讓我們一起笑一回
  • 你還可以追蹤我的沙龍討論區 小莫評劇&小莫書房 會有輕薄型發文,也歡迎加入討論和聊天!

您的支持,是我在創作路上的一盞暖心燈



avatar-img
8.8K會員
642內容數
Hi 我是小莫, 我是水深火熱中的化學研究員。 實驗室生活不易,想乘文字的翅膀浪一把,能浪多久是多久。 《畫下你的飛揚》入圍2024Kadokado角角者百萬小說大賽複選;方格子上檔中,角角者已完結。 《梁祝》重新解讀耳熟能詳的浪漫故事,請您來方格子一起笑笑一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趕上時代,破除「過時」文化,就能夠否定惡魔的存在嗎?
4/5梵蒂岡驅魔士
為了趕上時代,破除「過時」文化,就能夠否定惡魔的存在嗎?
4/5梵蒂岡驅魔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輕盈的快樂,像漂浮咖啡上那球冰淇淋,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增長也慢慢融化在苦澀的咖啡裡。有時候,長大的感覺好像不那麼跟小時候想的一樣期待。聽聽Peter Pan Was Right,在一首歌的時間裡感懷那些對童年的懷念和長大的感慨,在午夜的飛行裡觸動你心底未曾仔細注意過的、卻也最柔軟的部分。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Thumbnail
詩享家彼得潘點播:〈Peter Pan Was Right〉 「人生的目標,總是做個孩子,偶爾當個大人。」 我想彼得潘是對的, 每個人都飛翔在一座永無島, 卻還是一心找尋第二顆星星。 只有我, 獨自在島上一天天變老, 卻始終在前往星群的路上不想長大。
Thumbnail
家裡五歲次子近日說出令人噗嗤的話:「我好懷念小時候,小時候什麼都不用做。」 深入了解,才得知他很不喜歡自己穿鞋,自己裝餐具…等。 偶然在架上看到這本書,看到其中良好的寓意,立時借了回家。 這本書的大意是主角小蝌蚪有一段幸福的童年,但有一天他發現自己長出了手腳,他大為震驚之下,表示他不想長大…
Thumbnail
泰勒絲 TTPD《折磨詩人俱樂部》專輯中的〈Peter〉歌曲充滿了彼得潘與溫蒂的感情關係,歌曲反映了女孩努力等待男孩長大的辛酸。文章還涵蓋了與彼得潘相關的精神疾病及其他衍生故事,以及 Maisie Peters 的〈Wendy〉歌曲。故事詮釋了關於成長、愛與失望的情感。
   從大學二年級看「小王子 」(  Le petit prince/ The little prince:)到現在,從感動到認同理念,也都沒法像近幾日那樣被深深打動!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那種隨人生的成長過程更能印證體悟的真情真理。如果有人問:誰是你人生唯一的玫瑰或狐狸?大部分人會提到自己的小孩或伴侶
Thumbnail
AI摘要:溫蒂是馬戲團小丑的孫女,她與爺爺一起目睹了一匹小馬的誕生,並與它建立了特別的聯繫。然而,命運的抉擇讓溫蒂不得不面對艱難的抉擇,接受現實世界的殘酷。本文描述了她的心靈成長歷程以及對童年夢想的改變。
Thumbnail
這個世界依賴著大人的機制才能運作 如果說全世界的人都成為了小王子 保有著那顆善良和純粹 那麼遭遇外來危險的時候誰來保護他 所以長大了就是長大了 不能是小王子 這樣的純粹要由我們來保護 這個世界的大人都曾經是小王子 我們小心翼翼的保護這那份純粹 我們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小王子 因為實踐沒有一刻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輕盈的快樂,像漂浮咖啡上那球冰淇淋,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增長也慢慢融化在苦澀的咖啡裡。有時候,長大的感覺好像不那麼跟小時候想的一樣期待。聽聽Peter Pan Was Right,在一首歌的時間裡感懷那些對童年的懷念和長大的感慨,在午夜的飛行裡觸動你心底未曾仔細注意過的、卻也最柔軟的部分。
「他們的靈魂居住於明日之屋,而你連在夢中,都到不了那個地方。」
Thumbnail
詩享家彼得潘點播:〈Peter Pan Was Right〉 「人生的目標,總是做個孩子,偶爾當個大人。」 我想彼得潘是對的, 每個人都飛翔在一座永無島, 卻還是一心找尋第二顆星星。 只有我, 獨自在島上一天天變老, 卻始終在前往星群的路上不想長大。
Thumbnail
家裡五歲次子近日說出令人噗嗤的話:「我好懷念小時候,小時候什麼都不用做。」 深入了解,才得知他很不喜歡自己穿鞋,自己裝餐具…等。 偶然在架上看到這本書,看到其中良好的寓意,立時借了回家。 這本書的大意是主角小蝌蚪有一段幸福的童年,但有一天他發現自己長出了手腳,他大為震驚之下,表示他不想長大…
Thumbnail
泰勒絲 TTPD《折磨詩人俱樂部》專輯中的〈Peter〉歌曲充滿了彼得潘與溫蒂的感情關係,歌曲反映了女孩努力等待男孩長大的辛酸。文章還涵蓋了與彼得潘相關的精神疾病及其他衍生故事,以及 Maisie Peters 的〈Wendy〉歌曲。故事詮釋了關於成長、愛與失望的情感。
   從大學二年級看「小王子 」(  Le petit prince/ The little prince:)到現在,從感動到認同理念,也都沒法像近幾日那樣被深深打動!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那種隨人生的成長過程更能印證體悟的真情真理。如果有人問:誰是你人生唯一的玫瑰或狐狸?大部分人會提到自己的小孩或伴侶
Thumbnail
AI摘要:溫蒂是馬戲團小丑的孫女,她與爺爺一起目睹了一匹小馬的誕生,並與它建立了特別的聯繫。然而,命運的抉擇讓溫蒂不得不面對艱難的抉擇,接受現實世界的殘酷。本文描述了她的心靈成長歷程以及對童年夢想的改變。
Thumbnail
這個世界依賴著大人的機制才能運作 如果說全世界的人都成為了小王子 保有著那顆善良和純粹 那麼遭遇外來危險的時候誰來保護他 所以長大了就是長大了 不能是小王子 這樣的純粹要由我們來保護 這個世界的大人都曾經是小王子 我們小心翼翼的保護這那份純粹 我們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小王子 因為實踐沒有一刻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