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喜歡進擊的巨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進擊的巨人——馬雷篇黑特版本】




巨(人)雷










其實有不少朋友問過我對進擊巨人這部作品的看法,我都會說我很喜歡出島前的巨人。喜歡和後來討厭他的原因其實都跟我如何解讀這部作品有關。




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是「進擊的巨人談論的議題是日本人二戰原罪罪性的問題」。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如果巨人本身象徵著具有威力和破壞性的戰爭武器。島內試圖掙脫巨人束縛的是日本人。初始巨人就是日本改革西化之後獲得的現代軍事武力。




眾所周知,巨人談的是自由的問題,關於如何出城、出島的問題。換句話說,只有面對自我的罪性,向外走才能在面對自我後,獲得真正的自由,解放民族的罪惡感。以這個角度來說,就很像二戰後的德國文學如何處理「我們是罪人」的問題。




作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始作俑者,如何面對戰爭罪,以及他們如何反而被新的毀滅性武器(核彈)璀毀的創傷,融合了受苦者與迫害者的雙重身分,這就是艾爾迪亞人的原罪。也因此,進擊的巨人探討的自由問題是歷史記憶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需要承受這些?

我們為什麼要負責?

我們需要負責嗎?

我們如何行動?

我們如何逃離歷史的枷鎖?

歷史的枷鎖架在脖子上的我們,有自由的可能性嗎?




除此之外,巨人為了讓讀者體現戰爭的殘酷,使用非常寫實的方式安排劇情,早期最出名的地方就是發便當不手軟,你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誰會如何死?」(這點很重要)




講完了我如何解讀,應該也可以理解為何我很喜歡出島前的故事。因為寫實,並且直面這些歷史記憶,而這些歷史記憶直接影響了當代政治。除此之外,也從大面向的自由與奴役的討論,引射到個體對於自由或被奴役的選擇。(正如杜斯妥耶夫斯基說的:人都想把自由交出去。後來在佛洛姆、駭客任務,也在芭比中出現的經典問題)




那為什麼我不喜歡出島後的巨人呢?主要原因如下:




「作者踰越了國族的倫理界線」其實說踰越比較嚴重,倒不如說他踰越是因為「沒有能力處理」。出島後,談論的「他國」,地緣上來說就是韓國、中國、台灣、東南亞。作者處理他們自身原罪的方式是「我們中間都有好人和壞人」或「我們一樣都是人」,這個思想觀點本身沒有問題,但以此來作為解套自身罪性,似乎過於廉價,並且忽略「戰爭發動者」這個因果順序。




其實用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脫罪,是蠻不符合歷史倫理的。推薦大家有機會去九州的時候,到長崎原爆館參觀,你會發現日本人只提原子彈的可怕,卻隻字不提他們身為戰爭發起者的道德問題,或任何一丁點的反省。這是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




而當作者安排莎夏的死,以及賈碧見到莎夏父母的片段,在我眼裡更是非常糟糕的。巨人的寫實興在於死亡是因為戰爭的殘酷,以及必要的犧牲(例如團長之死),莎夏之死可以接受,但見到父母的時候,編劇刻意安排的味道就過重了,也和巨人一直以來好看的寫實特質不同。




因為寫實而共感的發便當,演到馬雷篇出了很大的問題,因為主要的角色(調查兵團們),幾乎都不能再被發便當了。也因此,作者又開始塑造一票新的角色,然後開始再發便當,試圖再塑戰爭的寫實,但這些角色很多是敵國角色,讀者很難像之前跟調查兵團一樣,與他們一起成長,並因此認同對方。快速的收尾和便當,也讓這些人的死,變得非常廉價和無感,刻意的角色和便當,讓寫實性蕩然無存。




寫實性消失的問題,也與後來巨人結局的荒謬讓我不爽。先說前提:

我可以接受主角變反派的套路

但拯救是因爲愛情,還是他人之間的愛情,這點太荒謬。而且我很清楚,這點他違背的是我的”價值“我的觀點是,永遠不要在愛情中尋求拯救,愛情是兩人之間的雙向關係,愛情=拯救這件事太糟糕了,人的自我實踐,才是追尋自由的真正主題。你要談論追尋自由,卻又不是自我實踐,或其他可能性,然後追尋愛情???太怪了。




此外,所有人合作對抗艾倫、和解這些事的方式太理想性了。(這邊我要推反叛的魯魯修,如果要看主教變反派的經典,唯一就是這部了)合作是因為有共同利益,這才是寫實。




結論:

簡而言之,我不喜歡巨人的最後篇章,原因一個是我觀看這部作品的詮釋角度,另一個是後篇不再寫實的問題(我可以接受不寫實的作品,但很明顯最後一篇和前面完全不合),最後是他和我的價值觀衝突(應該說嚴重踩到我價值觀的雷點)。




但整體來說,以一個“作品”來說,他確實是個好作品,是一部好動畫和好的漫畫,但我不喜歡他。










avatar-img
16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牢騷肥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透過基督教「聖週」、「受難週」的基督教概念,聊聊Beastars動畫第二季結局「熊狼終戰」。透過猶大與伊布奇的角色切入,細緻的描繪狼與路的關係,並從中討論「食」與「被食」與聖餐的相似性。最後從熊、狼、鹿三者的角度去探討,何謂「見證」。
討論性別議題和族群研究,議題化的困境
當我們說國家、族群,或是任何想像出來的共同體,其實也意謂著我們在認識論上,有能力想像一個不需要臉孔對臉孔,卻認定彼此具有同一性的他人—不論這個共同性是族群、國家或是階級。擁有想像能力意謂著,我們得以創造出某些共同性,但相對的也獲得創造出某些差異性的能力。 網路時代放大了這件事,我們預設了那些見不到的
〈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是一部描寫不同種族男性去不同種族風俗店消費的日常番。本文提供以「性」為共同性的觀點,如何看待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性。並討論現代評鑑體系中評論者和閱聽者的倫理關係。最後討論當代族群議題中「差異」與「刻板印象」「歧視」的關聯。
從留長髮這件事,本宅慢慢發現何謂「男性凝視」,那些因為留長髮自然而然產生的動作,搖身一變成為「性感的象徵」。還給那些自然而然的動作該有的意義,是離開父權社會和男性凝視的一種方法,而縱使性別有無法跨越的鴻溝,我們依然能透過「確認自己不可能擁有的經驗」而畫出我們行使謙卑的範圍。
本篇文章從王浩宇的罷免案開始,討論「單記非讓渡投票制」與「多數決制」兩種不同票制的問題。在使用同樣的罷免標準下,被罷免人從「單記非讓渡投票制」中身為市議員僅代表部分民意,到面對「多數決制」時,必須面對絕對多數的主流民意。這種現象反應了民主制度裡,不同投票制度中,使用同樣的罷免法會產生的社會問題。
本文透過基督教「聖週」、「受難週」的基督教概念,聊聊Beastars動畫第二季結局「熊狼終戰」。透過猶大與伊布奇的角色切入,細緻的描繪狼與路的關係,並從中討論「食」與「被食」與聖餐的相似性。最後從熊、狼、鹿三者的角度去探討,何謂「見證」。
討論性別議題和族群研究,議題化的困境
當我們說國家、族群,或是任何想像出來的共同體,其實也意謂著我們在認識論上,有能力想像一個不需要臉孔對臉孔,卻認定彼此具有同一性的他人—不論這個共同性是族群、國家或是階級。擁有想像能力意謂著,我們得以創造出某些共同性,但相對的也獲得創造出某些差異性的能力。 網路時代放大了這件事,我們預設了那些見不到的
〈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是一部描寫不同種族男性去不同種族風俗店消費的日常番。本文提供以「性」為共同性的觀點,如何看待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性。並討論現代評鑑體系中評論者和閱聽者的倫理關係。最後討論當代族群議題中「差異」與「刻板印象」「歧視」的關聯。
從留長髮這件事,本宅慢慢發現何謂「男性凝視」,那些因為留長髮自然而然產生的動作,搖身一變成為「性感的象徵」。還給那些自然而然的動作該有的意義,是離開父權社會和男性凝視的一種方法,而縱使性別有無法跨越的鴻溝,我們依然能透過「確認自己不可能擁有的經驗」而畫出我們行使謙卑的範圍。
本篇文章從王浩宇的罷免案開始,討論「單記非讓渡投票制」與「多數決制」兩種不同票制的問題。在使用同樣的罷免標準下,被罷免人從「單記非讓渡投票制」中身為市議員僅代表部分民意,到面對「多數決制」時,必須面對絕對多數的主流民意。這種現象反應了民主制度裡,不同投票制度中,使用同樣的罷免法會產生的社會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我追了進擊的巨人十年了,這作品一直讓我想到存在主義的哲學。惡魔之子這首歌,就像是為了追求自由意志而不跟隨上帝,最後讓自己陷入更困頓的局面。  
對你而言,什麼叫做「自由」呢?前年已經完結的巨人動畫,近日終於出了電影精華版。跟動畫不同的是,這次電影的片尾加入了TV動畫不曾播過的彩蛋。那個彩蛋…真的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也再次佩服諫山創真的很會安排劇情!藉著這次機會,想分享自己看完巨人的心得,也讓這部神作在我心中作個完美的收尾。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我追了進擊的巨人十年了,這作品一直讓我想到存在主義的哲學。惡魔之子這首歌,就像是為了追求自由意志而不跟隨上帝,最後讓自己陷入更困頓的局面。  
對你而言,什麼叫做「自由」呢?前年已經完結的巨人動畫,近日終於出了電影精華版。跟動畫不同的是,這次電影的片尾加入了TV動畫不曾播過的彩蛋。那個彩蛋…真的令人感到欣慰,同時也再次佩服諫山創真的很會安排劇情!藉著這次機會,想分享自己看完巨人的心得,也讓這部神作在我心中作個完美的收尾。
如果你喜歡看動畫、漫畫,或許會覺得這些作品相當賺錢,但實際情況並不如想像中美好。雖然日本動漫產業據說有超過 2 兆日圓的市場規模,並持續推出各式各樣的作品,然而身處第一線的動畫師卻常面臨低薪、工時長等艱辛環境。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當將ACG中,各種巨人的作為與能力投射到自己身上時,再回到現實後,人類已經是超越始祖巨人的存在,我們不僅更理想、更崇高,還已實現作品中完全做不到的事、解決作品中產生的種種令人費解的難題。 我們是始祖巨人,正用著進擊的姿態,讓世界充滿文明。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當將ACG中,各種巨人的作為與能力投射到自己身上時,再回到現實後,人類已經是超越始祖巨人的存在,我們不僅更理想、更崇高,還已實現作品中完全做不到的事、解決作品中產生的種種令人費解的難題。 我們是始祖巨人,正用著進擊的姿態,讓世界充滿文明。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