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集|圖書館的逝者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圖書館翻找老孟的《愛渴:孟東籬最後日記》,突然發現書架上放著是許多逝者的遺物,在片片斷斷的每一本生活切片中,或許能藉此發現你並不孤單,也或許發現你其實與作者一樣是孤單的。

raw-image
avatar-img
101會員
438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都市裡集體修行的一種心態。
不過是天道與無常法則之運行而已。
小確幸、簡樸、節儉、低慾望、知足常樂是社會認為有害的。
或許是覺得在未來我也有機會成為索取的那一方吧。
保險業是販售焦慮的產業。
公司感謝您的犧牲奉獻,下面一位。
都市裡集體修行的一種心態。
不過是天道與無常法則之運行而已。
小確幸、簡樸、節儉、低慾望、知足常樂是社會認為有害的。
或許是覺得在未來我也有機會成為索取的那一方吧。
保險業是販售焦慮的產業。
公司感謝您的犧牲奉獻,下面一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馬中文圖書館不多,馬六甲市區卻有兩個圖書館,分別收藏了不少中文書,能享受如此豐沛的圖書資源,馬六甲人真有福氣。近來,先生和我常去培風中學圖書館找書看。先生不善交際,向來很少主動與旁人往來,他加入培友會唯一目的,就是那張永久借書證。 培中圖書館最裡面靠牆的上鎖書櫃,略為陰暗,擺著一大套《冊府元龜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照夜白/圖 貓落/文 一場廢盡千辛萬苦的圖文集 --《漠視錄》 《碎片》 我們都在彼此的身上 撿拾類似自己的碎片 總覺得能合得上 但 不斷說著 我想我懂 的你 終究是在找自己 而已 別找了 零零散散都還給我吧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在愛丁堡鵝卵石街道上的一個老圖書館的寂靜角落裡,一本褪色的書靜靜地躺在一堆早已被遺忘的書堆之上。它那曾經清脆潔白的頁面,如今隨著黃邊講述著時光的故事。一個名叫珍的明眸文學系學生,在一個雨後的午後偶然發現了這個被遺棄的寶藏,她的好奇心如同無邊的天空一樣無限。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漢學大家斯波六郎在《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中,探討了自殺者和孤獨感的關係。中年以後的自殺者不怎麼寫遺書,因為他們有非常複雜的情況,往往認為他人無法理解。這種孤獨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安」,是「憂愁」和「苦惱」。透過自我凝視,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來解鎖自己的孤獨感。
Thumbnail
大馬中文圖書館不多,馬六甲市區卻有兩個圖書館,分別收藏了不少中文書,能享受如此豐沛的圖書資源,馬六甲人真有福氣。近來,先生和我常去培風中學圖書館找書看。先生不善交際,向來很少主動與旁人往來,他加入培友會唯一目的,就是那張永久借書證。 培中圖書館最裡面靠牆的上鎖書櫃,略為陰暗,擺著一大套《冊府元龜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照夜白/圖 貓落/文 一場廢盡千辛萬苦的圖文集 --《漠視錄》 《碎片》 我們都在彼此的身上 撿拾類似自己的碎片 總覺得能合得上 但 不斷說著 我想我懂 的你 終究是在找自己 而已 別找了 零零散散都還給我吧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小鎮上有一家老式書店,門面破舊,但藏書豐富。我最喜歡在那裡浪費時光,靠在舊木書架前,隨手翻開一本陌生的書。   那天,我拿起一本精裝的詩集,打開後,一片樹葉隨風飄落。樹葉已經枯黃,幾乎透明,但形狀完整,仿佛剛從樹上脫落。我將它拾起,細細端詳,樹葉邊緣處有幾個小洞,大概是蟲蛀過的痕跡
Thumbnail
在愛丁堡鵝卵石街道上的一個老圖書館的寂靜角落裡,一本褪色的書靜靜地躺在一堆早已被遺忘的書堆之上。它那曾經清脆潔白的頁面,如今隨著黃邊講述著時光的故事。一個名叫珍的明眸文學系學生,在一個雨後的午後偶然發現了這個被遺棄的寶藏,她的好奇心如同無邊的天空一樣無限。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日本漢學大家斯波六郎在《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中,探討了自殺者和孤獨感的關係。中年以後的自殺者不怎麼寫遺書,因為他們有非常複雜的情況,往往認為他人無法理解。這種孤獨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不安」,是「憂愁」和「苦惱」。透過自我凝視,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來解鎖自己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