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法案05 - 三個關鍵點:歐盟AI法案中的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平衡】

王啟樺-avatar-img
發佈於數據隱私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歐盟AI法案在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尋找平衡,

這在法案對警方使用生物識別系統的規範中尤為明顯。

以下是法案在這一敏感領域的三個關鍵點。

  • 關鍵點1 - 嚴格限制生物識別系統的使用:法案中對使用敏感特徵的生物識別分類系統、無目標的面部圖像抓取、工作或學校中的情緒識別等設置了明確的禁令。這些禁令反映了對個人隱私和基本權利的保護,同時也表達了對大規模監控潛在威脅的擔憂。
  • 關鍵點2 - 警方使用生物識別系統的條件限制:根據法案,警方在公共場所使用生物識別系統必須獲得法院批准,並且僅限於特定的嚴重犯罪,如恐怖主義和人口販運。這顯示了歐盟在保障公共安全與保護個人自由之間的權衡。
  • 關鍵點3 - 特殊情況下的例外規定:法案允許執法機構在與公共安全相關的特殊情況下使用不符合歐洲標準的高風險AI系統。這一例外規定顯示出法案在面對緊急國家安全問題時的靈活性,同時也表明了對濫用這些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的認識。

總而言之,歐盟AI法案在推動技術創新與維護基本權利之間尋求平衡,

特別是在涉及到國家安全和警察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領域。

這一平衡如何影響未來的技術發展和公民權利,

將是一個持續關注的話題。


對AI法案這個話題有興趣嗎?

請繼續閱讀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文章「Five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U’s new AI Act」。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歐盟通過AI法案,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科技監管領域的領導地位。 這項法案不僅設立了全球首個執行AI約束性規則的機構, 而且還將對全球AI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以下是從三個角度分析歐盟AI法案對全球科技監管的影響。 角度1 - 全球科技監管的先驅:歐盟通過成立專門的歐洲AI辦公室來協調合規、實施
歐盟AI法案的實施在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的責任和可控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但它也為AI公司留下了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這一點在法案如何應對不斷進步的AI技術, 特別是在處理基礎模型方面尤為明顯。 以下是對AI法案中這種靈活性的三個重要觀點。 觀點1 - 劃分不同級別的AI模型:AI法案將AI模
歐盟的AI法案對科技界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點, 它不僅帶來了具有約束力的透明度和倫理規則, 還對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這部法案強調了對人工智慧責任和倫理的重視, 並將影響科技公司如何應對這些新規定。 變革1 - 聊天機器人和生物特徵識別的透明度:AI法案要求科技公司在使用聊天
對於渴望了解如何在嚴格法規下運用人工智慧的人來說, 歐盟的AI法案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範例。 這部世界上首個全面的AI法律, 經過兩年半的討論和艱難談判,終於定案。 它不僅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而且對於在基本權利高度敏感領域運用AI的方式具有深遠影響。 啟示1 - 對基本權利的保護:AI
本文章介紹給你,在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應用中,隱私之所以重要的三大原因:法律合規,倫理考量,商業利益。
你對你個人的數據被處理的方式,有什麼想法呢?本文章介紹給你數據最小化(Data Minimization)的三大原則:數據適當性 (Data Adequacy),數據相關性 (Data Relevance),數據保留 (Data Retention)。
歐盟通過AI法案,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科技監管領域的領導地位。 這項法案不僅設立了全球首個執行AI約束性規則的機構, 而且還將對全球AI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以下是從三個角度分析歐盟AI法案對全球科技監管的影響。 角度1 - 全球科技監管的先驅:歐盟通過成立專門的歐洲AI辦公室來協調合規、實施
歐盟AI法案的實施在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的責任和可控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但它也為AI公司留下了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這一點在法案如何應對不斷進步的AI技術, 特別是在處理基礎模型方面尤為明顯。 以下是對AI法案中這種靈活性的三個重要觀點。 觀點1 - 劃分不同級別的AI模型:AI法案將AI模
歐盟的AI法案對科技界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點, 它不僅帶來了具有約束力的透明度和倫理規則, 還對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這部法案強調了對人工智慧責任和倫理的重視, 並將影響科技公司如何應對這些新規定。 變革1 - 聊天機器人和生物特徵識別的透明度:AI法案要求科技公司在使用聊天
對於渴望了解如何在嚴格法規下運用人工智慧的人來說, 歐盟的AI法案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範例。 這部世界上首個全面的AI法律, 經過兩年半的討論和艱難談判,終於定案。 它不僅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而且對於在基本權利高度敏感領域運用AI的方式具有深遠影響。 啟示1 - 對基本權利的保護:AI
本文章介紹給你,在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應用中,隱私之所以重要的三大原因:法律合規,倫理考量,商業利益。
你對你個人的數據被處理的方式,有什麼想法呢?本文章介紹給你數據最小化(Data Minimization)的三大原則:數據適當性 (Data Adequacy),數據相關性 (Data Relevance),數據保留 (Data Retentio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 policy navigates the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regulation, tackling challenges like data privacy, bias, and ethics. The EU's strict framework
2024年3月,歐盟通過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案》,以四級風險分類規範AI應用,確保技術安全並促進創新。法案設專責監管機構,對高風險系統實行嚴格管控,成為全球AI治理的里程碑。未來挑戰在於平衡創新與安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AI的風險與機遇同樣顯著。本文探討如何通過法律框架來確保AI技術在透明、安全和可控的前提下進行發展。從風險管理、責任歸屬到隱私保護,各國需共同協作制定全球統一的標準,讓AI成為造福人類的力量,而非潛在威脅。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阿根延極右翼總統 Javier Milei 於本週成立「AI 應用於安全」單位,該單位將依法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歷史犯罪數據以預測未來犯罪」。該單位預計還將部署人臉辨識軟體來識別「通緝犯」、巡查社群媒體,並分析即時安全攝影機畫面以偵測可疑活動。
Thumbnail
歐盟即將正式公告首部針對AI系統的全面監管架構。本法案將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類似於個資法領域的GDPR。 文章詳細介紹了歐盟AI法案的內容,包括對AI定義的廣泛規範、具域外效力、風險分層管制、通用型AI規範、罰則、生效日期及緩衝期。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歐洲議會在今天批准了《人工智慧法案》,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管理人工智慧系統使用的監管框架。該法案以523票贊成、46票反對、49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 policy navigates the 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regulation, tackling challenges like data privacy, bias, and ethics. The EU's strict framework
2024年3月,歐盟通過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案》,以四級風險分類規範AI應用,確保技術安全並促進創新。法案設專責監管機構,對高風險系統實行嚴格管控,成為全球AI治理的里程碑。未來挑戰在於平衡創新與安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AI的風險與機遇同樣顯著。本文探討如何通過法律框架來確保AI技術在透明、安全和可控的前提下進行發展。從風險管理、責任歸屬到隱私保護,各國需共同協作制定全球統一的標準,讓AI成為造福人類的力量,而非潛在威脅。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阿根延極右翼總統 Javier Milei 於本週成立「AI 應用於安全」單位,該單位將依法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歷史犯罪數據以預測未來犯罪」。該單位預計還將部署人臉辨識軟體來識別「通緝犯」、巡查社群媒體,並分析即時安全攝影機畫面以偵測可疑活動。
Thumbnail
歐盟即將正式公告首部針對AI系統的全面監管架構。本法案將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類似於個資法領域的GDPR。 文章詳細介紹了歐盟AI法案的內容,包括對AI定義的廣泛規範、具域外效力、風險分層管制、通用型AI規範、罰則、生效日期及緩衝期。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歐洲議會在今天批准了《人工智慧法案》,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管理人工智慧系統使用的監管框架。該法案以523票贊成、46票反對、49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