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祕密與企業主的監控權力界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raw-image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隱私權雖未明文規範在我國憲法條文中,成為列舉之基本權,但是大法官在釋憲上一再的肯認隱私權為我國憲法保障之基本權之一。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蓋個人之私人生活及社會活動,隨時受他人持續注視、監看、監聽或公開揭露,其言行舉止及人際互動即難自由從事,致影響其人格之自由發展

尤以現今資訊科技高度發展及相關設備之方便取得,個人之私人活動受注視、監看、監聽或公開揭露等侵擾之可能大為增加,個人之私人活動及隱私受保護之需要,亦隨之提升。

是個人縱於公共場域中,亦應享有依社會通念得不受他人持續注視、監看、監聽、接近等侵擾之私人活動領域及個人資料自主,而受法律所保護

惟在公共場域中個人所得主張不受此等侵擾之自由,以得合理期待於他人者為限

亦即不僅其不受侵擾之期待已表現於外,且該期待須依社會通念認為合理者。

系爭規定符合憲法課予國家對上開自由權利應予保護之要求。」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03號解釋

資訊隱私權:

「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

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

(本院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參照) 。

其中就個人自主控制個人資料之資訊隱私權而言,乃保障人民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之決定權,並保障人民對其個人資料之使用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錯誤之更正權。

惟憲法對資訊隱私權之保障並非絕對,國家得於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意旨之範圍內,以法律明確規定對之予以適當之限制。

指紋乃個人隱私資訊:

「指紋乃重要之個人資訊,個人對其指紋資訊之自主控制,受資訊隱私權之保障。

而國民身分證發給與否,則直接影響人民基本權利之行使。

戶籍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依前項請領國民身分證,應捺指紋並錄存。

但未滿十四歲請領者,不予捺指紋,俟年滿十四歲時,應補捺指紋並錄存

第三項規定:請領國民身分證,不依前項規定捺指紋者,不予發給。

對於未依規定捺指紋者,拒絕發給國民身分證,形同強制按捺並錄存指紋,以作為核發國民身分證之要件,其目的為何,戶籍法未設明文規定,於憲法保障人民資訊隱私權之意旨已有未合。

縱用以達到國民身分證之防偽、防止冒領、冒用、辨識路倒病人、迷途失智者、無名屍體等目的而言,亦屬損益失衡、手段過當,不符比例原則之要求。」

企業主的監控權力界限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07 年度訴字第 531 號刑事判決

《個案》

00公司於不詳時間購買X-FORT電腦側錄軟體後,委由不知情之電腦公司人員安裝於捷康公司電腦內。

公司自民國105 年 5 月4 日起至106 年7 月6 日止,僱用陳00擔任該公司採購專員,並配發安裝前開軟體之公司電腦予陳00使用。

公司明知該側錄軟體可側錄所安裝電腦之所有活動紀錄,包含記錄及時通訊軟體之傳訊內容

《相關法律》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通訊如下:

一、利用電信設備發送、儲存、傳輸或接收符號、文字、影像、聲音或其他信息之有線及無線電信。

二、郵件及書信。

三、言論及談話。

前項所稱之通訊,以有事實足認受監察人對其通訊內容有隱私或秘密之合理期待者為限

第 29 條

監察他人之通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罰:

一、依法律規定而為者。

二、電信事業或郵政機關(構)人員基於提供公共電信或郵政服務之目的,而依有關法令執行者。

三、監察者為通訊之一方或已得通訊之一方事先同意,而非出於不法目的者。

🙏本案被告

既非通訊之一方,亦未曾得通訊之一方即告訴人或其友人「00」事先同意,自無需再論及是否出於不法之目的,而無從主張符合前開條文規定之不罰行為。

第 24 條

違法監察他人通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執行或協助執行通訊監察之公務員或從業人員,假借職務或業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營利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足見其第1 項之處罰對象應係針對一般人民。

( 最高法院101 年度臺上字第3416號判決)

👉刑法第315 條之1 第2 款之妨害秘密罪

係針對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之處罰,係屬妨害秘密罪之概括規定,

凡與妨害秘密罪有關,而不該當於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第1 項及電信法第56條之1 第1 項之規定時, 均成立刑法第315 條之1 第2 款之妨害秘密罪。

🙏以本案而言,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第1 項之規定,係屬刑法第315 條之1 第2 款規定之特別法

且只要適用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第1 項之規定,即足以包括非法侵犯通信秘密之不法內涵。

則被告之行為雖同時符合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第1 項之違法監察通訊罪、刑法第315條之1 第2 款妨害秘密罪之犯罪構成要件。

💪惟該2 罪係屬法規競合,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及重法優於輕法之原則,應從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第1 項之規定論處。

眼睛看到的只是現象,有效思考才會得出風險因素,並加以管理!

相關系列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9會員
511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2/21
勞動部官網:                             聘僱移工,依規定應簽訂書面的定期勞動契約,也就是說勞動契約應約定起迄期日,並由勞雇雙方合意簽署。 勞動契約約定的期間長度,應依就業服務法第52條規定,移工聘僱期間一次最長為3年進行約定。 法院對相關法條見解 《臺灣高等法
Thumbnail
2025/02/21
勞動部官網:                             聘僱移工,依規定應簽訂書面的定期勞動契約,也就是說勞動契約應約定起迄期日,並由勞雇雙方合意簽署。 勞動契約約定的期間長度,應依就業服務法第52條規定,移工聘僱期間一次最長為3年進行約定。 法院對相關法條見解 《臺灣高等法
Thumbnail
2025/02/12
出勤記錄很重要!有多重要? 《勞基法第30條第5項》 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 應置備的意思是,勞檢來檢查就是一定要有喔。 沒有會怎樣呢? 《勞基法第79條第2項》 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出勤記錄怎麼記載呢? 《勞基法第30條第6項》 前項出勤紀錄,
Thumbnail
2025/02/12
出勤記錄很重要!有多重要? 《勞基法第30條第5項》 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 應置備的意思是,勞檢來檢查就是一定要有喔。 沒有會怎樣呢? 《勞基法第79條第2項》 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出勤記錄怎麼記載呢? 《勞基法第30條第6項》 前項出勤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與個資 公司客服人員與客戶間於客服專線有關核對用戶基本資料等通話內容,進行全程錄音,有無違反個資法? 1.有無契約關係? 縱使尚未與公司訂立契約,亦屬於契約成立前,為準備或商議訂立契約或為交易之目的,所進行之接觸或磋商行為,而具有類似契約之關係,如有採取適當之安全措施(個資法施行細則第12
Thumbnail
生活與個資 公司客服人員與客戶間於客服專線有關核對用戶基本資料等通話內容,進行全程錄音,有無違反個資法? 1.有無契約關係? 縱使尚未與公司訂立契約,亦屬於契約成立前,為準備或商議訂立契約或為交易之目的,所進行之接觸或磋商行為,而具有類似契約之關係,如有採取適當之安全措施(個資法施行細則第12
Thumbnail
☆建議雇主監控員工電郵或電腦時,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對員工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與宣導。 2. 取得個別勞工監控同意書,若未能取得個別同意書,雇主至少也可主張.......。 3. 明文規範監控範圍,包含........。 4. 明文揭示勞工有隱私合理期待的資料,不得在電郵或電腦中使用、儲存。
Thumbnail
☆建議雇主監控員工電郵或電腦時,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對員工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與宣導。 2. 取得個別勞工監控同意書,若未能取得個別同意書,雇主至少也可主張.......。 3. 明文規範監控範圍,包含........。 4. 明文揭示勞工有隱私合理期待的資料,不得在電郵或電腦中使用、儲存。
Thumbnail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Thumbnail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Thumbnail
人資夥伴們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的過程中,包含了招募到任用之間,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實務操作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讓企業觸犯法律的風險! 除了上篇提到招募最大顆的地雷-就業歧視(罰鍰30~150萬元),還可能伴隨環環相扣的「小地雷」,稍有不甚就會一觸即發!人資夥伴們不能不去注意的啊! 這條法規就是:
Thumbnail
人資夥伴們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的過程中,包含了招募到任用之間,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實務操作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讓企業觸犯法律的風險! 除了上篇提到招募最大顆的地雷-就業歧視(罰鍰30~150萬元),還可能伴隨環環相扣的「小地雷」,稍有不甚就會一觸即發!人資夥伴們不能不去注意的啊! 這條法規就是:
Thumbnail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
Thumbnail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
Thumbnail
1.訪客管理系統提供一站式的訪客體驗,同時增強企業安全性並保護訪客隱私。 2.利用訪客登記系統,同時保障公司安全和客戶私隱。 3.訪客個人私隱只存於系統內,除管理及使用者外,其他人無法查閱資料。 4.系統亦能簡化訪客登記程序,而且方便易用,為潛在客人留下美好印象。 5.系統保安措施與個人私隱的衝突
Thumbnail
1.訪客管理系統提供一站式的訪客體驗,同時增強企業安全性並保護訪客隱私。 2.利用訪客登記系統,同時保障公司安全和客戶私隱。 3.訪客個人私隱只存於系統內,除管理及使用者外,其他人無法查閱資料。 4.系統亦能簡化訪客登記程序,而且方便易用,為潛在客人留下美好印象。 5.系統保安措施與個人私隱的衝突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規範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以避免人格權受侵害,並促進個人資料之合理利用,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二、個人資料檔案:指依系統建立而得以自動化機器或其他非自動化方式檢索、整理之個人資料之集合。 三、蒐集:指以任何方式取得個人資料。
Thumbnail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規範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以避免人格權受侵害,並促進個人資料之合理利用,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二、個人資料檔案:指依系統建立而得以自動化機器或其他非自動化方式檢索、整理之個人資料之集合。 三、蒐集:指以任何方式取得個人資料。
Thumbnail
第1條 本細則依就業服務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訂定之。 第1-1條 I. 本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二款所定隱私資料,包括下列類別: II. 雇主要求求職人或員工提供隱私資料,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不得逾越基於經濟上需求或維護公共利益等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並應與目的間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第2條
Thumbnail
第1條 本細則依就業服務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訂定之。 第1-1條 I. 本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二款所定隱私資料,包括下列類別: II. 雇主要求求職人或員工提供隱私資料,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不得逾越基於經濟上需求或維護公共利益等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並應與目的間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第2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