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萬全額貸真的比較好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真的是個人意見,大家看看就好

房地產的價格構成其實很複雜,很難簡化。因為他金額太高,牽扯到的面向也太廣。所以真的不是簡單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的。

不過最基本的,就是有人買就會漲。

再往前說一點,閒錢多的時候就會漲,或者說熱錢多的時候整體就會漲。

那甚麼時候會跌?這就是奇妙的地方。因為不動產就算放在那邊也可以住可以收租,然後就過往的經驗看他長期是看漲的。所以就算沒人買,只要屋主覺得還撐得下去他就不見得也不一定需要賣。就算要賣也不見得會真的賣的多便宜。

所以有人買就會漲,沒人買不見得會跌。或者說要很久很久沒人買他跌的機率才比較高。


那全額貸會發生甚麼事?我們設身處地想一下。


賣方有兩種,自然人、法人。

法人一般比較多的是建商,建商的目的就是要獲利,這也沒什麼問題。但今天假設每個人只要未滿40歲,還款能力可以,建商再也不用問你頭期款有準備多少了,就都預設你能買得起1500萬的案子。

你覺得建商會賣你1200?

甚至就算他想賣快一點,真的賣你1200了,也會跟你討論要不要直接貸到滿,多的可以拿來裝璜。

然後實價登錄上看到的還是1500。

然後所有原本1000初頭的房子全部往上漲。

但是一般民眾不知道這些交易的細節阿,他們會看實價登錄,ㄟ~~新房子都賣到1500了,我賣1300不過分阿。反正買方能貸到1500。

接下來的賣方會覺得隔壁房子那麼爛都賣到1300,我開1400不過分

最後會覺得反正買方能貸1500,那再加個100萬當頭期款應該還能負擔


的確這樣有機會大家都能買到房子,但房價降不下來。而且會短期之間會升高,交易量會上升。


恐怖的不是這邊。

我隨便抓一個比較高的利率2.06,貸款1500萬單月差不多要還七萬多左右

就算有補貼利息還有五年寬限期,但因為有十年的限制轉移(不能賣),所以你勢必得面對後面的5年。

如果你月收入10萬,一個月剩不到3萬,可能2萬多,一家三口之家大概旅遊看電影跟朋友吃吃喝喝這些事情就跟你的關係不太大了。買菜都要精打細算。

如果零星的人這樣還好,當大家都不太願意消費,就會變成經濟學上恐怖的魔王通貨緊縮。

要對抗通貨緊縮國際上最常用的就是印鈔票造成通膨,然後再調升利率把通膨限制住。

但只要有10%的人是透過這個樣子買房子,我們對利率調升的承受能力就會變得非常低。

大概就是調升個1碼利息你就會看到一堆人在跳樓這種程度。

然後就出現經濟蕭條金融海嘯,做的都來不及付利息。

還有假設還款出現問題,也會影響銀行,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恐怖的故事了。


那至於現在也是有很多人貸款貸到1000多,但這些人是有頭期款的,所以首先它們經濟有一定基礎,單純心臟大顆是買不到房子的。然後他們也能評估是不是有還款能力,就算還不出來也能賣掉。所以雖然負債比不低,但還能過得去。完全不是給你個額度讓你能全額貸買房可以比擬的。


所以往長遠的看,我是不會很支持這件事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按門鈴的日常的沙龍
3會員
12內容數
2023/12/25
反正吵得很兇,介紹一下各種違建
2023/12/25
反正吵得很兇,介紹一下各種違建
2023/06/28
商業上本來就是阿諛我詐,說實話,身為合法的買賣中間人,我們必須是最誠實的那個。 不然會被告。買賣無效,白花時間還吃上官司,其實很傷。 當然不能說所有仲介人員都是誠實的,因為以前法規的不嚴謹,的確不誠實更容易賺到錢。不過至少我周遭比較好的同業都不太做這些事了。 上面都是題外話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我們
Thumbnail
2023/06/28
商業上本來就是阿諛我詐,說實話,身為合法的買賣中間人,我們必須是最誠實的那個。 不然會被告。買賣無效,白花時間還吃上官司,其實很傷。 當然不能說所有仲介人員都是誠實的,因為以前法規的不嚴謹,的確不誠實更容易賺到錢。不過至少我周遭比較好的同業都不太做這些事了。 上面都是題外話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我們
Thumbnail
2023/06/14
可能就是那天,你不辭風雨的三度去了那個地方。也許是昏黃的路燈下,也許是中午的大太陽。一開始也迷茫,你不懂那是一種甚麼感覺。也猶豫,找了好多朋友確認自己的心情。 對,這就是該下斡了 不下斡怎麼買的到呢? 下斡這件事我們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個是流程,一個是方法。 在這兩個問題之前, 首先,為甚麼要下斡?
Thumbnail
2023/06/14
可能就是那天,你不辭風雨的三度去了那個地方。也許是昏黃的路燈下,也許是中午的大太陽。一開始也迷茫,你不懂那是一種甚麼感覺。也猶豫,找了好多朋友確認自己的心情。 對,這就是該下斡了 不下斡怎麼買的到呢? 下斡這件事我們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個是流程,一個是方法。 在這兩個問題之前, 首先,為甚麼要下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狀況: 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
Thumbnail
近期狀況: 最近感覺到了一些異常,除了選舉要到了,吵吵高房價少子化議題,長輩又在碎念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吃大餐、出國玩才會買不起房外。 周遭投資群組,對房地產的興趣突然大增,無論是年齡層較高的群組,開始有人從股票想要轉向實體房屋買賣,或是年齡層較低的群組開始打不贏就加入,買不起房我就買營建股,每天
Thumbnail
一年多前的文章了, 當時房地產最熱鬧的新聞大概就是房貸利率即將又升息半碼,蠻多名嘴在談升息後一個月要多繳多少又多少,一年要多繳多少又多少。 我反而很納悶,升息上來多一兩千塊的利息,真的會有人因為這樣而拋售房子的嗎? 在拋售房子之前還是先做功課吧!不要道聽塗說啊!
Thumbnail
一年多前的文章了, 當時房地產最熱鬧的新聞大概就是房貸利率即將又升息半碼,蠻多名嘴在談升息後一個月要多繳多少又多少,一年要多繳多少又多少。 我反而很納悶,升息上來多一兩千塊的利息,真的會有人因為這樣而拋售房子的嗎? 在拋售房子之前還是先做功課吧!不要道聽塗說啊!
Thumbnail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Thumbnail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Thumbnail
房跟股票一直都是台灣投資標的的大熱門,股票先不說,但房市的投資常跟炒房掛勾,同時政府一直都在打房,可為什麼還是一堆人進房,這裡就自己看到的解說一下,房市投資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以理性面來說,我們把錢拿去投資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大前提 覺得這個東西會漲 房子可以用租的,股票更自然是覺得漲才進場,應該沒人覺得
Thumbnail
房跟股票一直都是台灣投資標的的大熱門,股票先不說,但房市的投資常跟炒房掛勾,同時政府一直都在打房,可為什麼還是一堆人進房,這裡就自己看到的解說一下,房市投資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以理性面來說,我們把錢拿去投資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大前提 覺得這個東西會漲 房子可以用租的,股票更自然是覺得漲才進場,應該沒人覺得
Thumbnail
在台灣普遍都會認為買房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 因為有許多案例都告訴你,在台灣不少人靠買房致富。 台灣人真的很愛房地產,根據前年財政部的調查:全台共804萬人有房子,1.95萬人擁有10間以上房產。 當你存到一筆錢,像是存到 3、400萬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跟你說買房就對了,連你虛榮心也是這樣告訴
Thumbnail
在台灣普遍都會認為買房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 因為有許多案例都告訴你,在台灣不少人靠買房致富。 台灣人真的很愛房地產,根據前年財政部的調查:全台共804萬人有房子,1.95萬人擁有10間以上房產。 當你存到一筆錢,像是存到 3、400萬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跟你說買房就對了,連你虛榮心也是這樣告訴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前(109)年疫情開始延燒台灣,認真思考如果要為了學區買房,勢必要提前個幾年,裝潢要時間、找工作要時間,盤點自己的身家則是進行式; 去(110)年痛定思痛,美國實在太邪惡,反覆操弄幾次QE,沒有借款、槓桿的人會輸很慘,那麼還是加入遊戲(不過連續升息的這個時間點,又跟當時不同...)
Thumbnail
文 / 遠見編輯部、許雅綿 美國聯準會16日宣布升息1碼後,我央行總裁楊金龍也隨之跟著升息1碼,鷹派作風讓外界跌破眼鏡,而通貨膨脹已是近年的熱門議題,這樣的前提對購屋族的影響是什麼?如果手頭備有資金,該買房還是租房? 然而,若是還在觀望、想買屋的民眾,難道要改成租房更划算嗎?
Thumbnail
文 / 遠見編輯部、許雅綿 美國聯準會16日宣布升息1碼後,我央行總裁楊金龍也隨之跟著升息1碼,鷹派作風讓外界跌破眼鏡,而通貨膨脹已是近年的熱門議題,這樣的前提對購屋族的影響是什麼?如果手頭備有資金,該買房還是租房? 然而,若是還在觀望、想買屋的民眾,難道要改成租房更划算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