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弱者需要平等;強者需要不平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沒錢買房、物價飆漲、租屋族、股市、投資、貧富差距,雖然故事是在1989年解嚴不久後的年代,但與現代人遇到的困境,似乎別無二致。以前跟現在似乎也沒什麼不一樣,彷彿像是現代劇,觀看過程覺得不可思議,怎麼這麼符合現代時勢。

 

 

然而在這種不公平的時代,有人窮困有人富有,有人傻傻存錢還買不了房、有人懂得賺錢手碗、不但買的了房,還能賣房。主角廖界(白潤音 飾),小小年紀看著傻傻存錢的善良爸爸,還有意外認識懂得致富之道的狡猾謝老闆,兩人之間差異,就像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樣,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態問題。

 

好似能站的高的人,通常都不太願意同情人,越是替別人著想,就越是替自己的利益過不去,利他主義與功利主義,本身就是背道而馳。這讓我想到耶穌說過的:「有錢人要回天國,比駱駝穿過針孔還難」,越想讓自己富有,就越是背棄仁慈之道。


raw-image


電影裡的有錢人,雖然是自私的,但是他自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真的沒道德,無情無義只是個表面,實際上是被社會階層所逼迫。競爭型社會,不得不有弱者與強者的階層,每個人都不得不落入競爭,只有比人高才能安生立命、安全生存。

 

明顯廖界,從小就是一個典型弱者,除了在學校被欺負,還苦苦哀求老狐狸賣給他爸房子,感覺是在檢視有錢人的道德無情,但實際上根本就是在向強者討乞。道德本身就有一定的反對競爭,道德是拿來保護弱者、束縛強者,所以弱者渴望平等社會,去苛求一個強者去施捨。所以強者希望世界不平等,因為不平等才有踩在別人頭上的機會。平等對強者是不公平的,對贏家是種數落,所以強者當然希望不平等。

 

「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好,頭殼壞掉,不平等是地圖,清清楚楚幫我們指出贏的方向,跟強的人在一起就會往上爬,跟弱的人混,就往下掉」老狐狸小時候,也跟廖界一樣,希望世界可以平等、可以善良,所以也去向強者乞討過,後來一路當上有錢人,原來只是因為生存而站了那麼高。

raw-image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站的高就不會多慈悲

 

所謂失敗的人,為什麼指的是廖界的爸爸,因為他是個仁慈的人,會感受別人的痛苦。所以他願意把買房機會讓給別人,也因為他的仁慈倒置他失敗,而什麼都沒有。

 

但這世界,總是兩面刃,任何事情都有平衡點。廖界爸爸雖然很失敗,但他幫助到很多人、幫助到老狐狸,才讓廖界有機會認識到老狐狸,才有機會學致富之道,這樣他還是失敗的人嗎? 仁慈真的是吃虧的嗎。老狐狸看似無情無義,但他還不是幫助了廖界? 有錢人竟然願意無條件幫助一個窮小孩? 這樣現實社會,真的還是殘酷的嗎? 有錢人真的都不願意施捨人嗎?

 

一點點連善舉都稱不上的小小同理,換來的福報卻這麼大,比任何的賺錢方式、打拼努力都有用,直接讓有錢人願意幫你,但這種善舉,卻註定不能是故意的算計,一定是全然的仁慈,所以最後房子來了,也仁慈的讓給人。

 

 

然而這種善良人,被老狐狸算計,但老狐狸的報恩也不是種算計。有時侯人拼了命在算計,但最後得到的卻都不是算計來。沒有絕對的好過與不好過,就像老狐狸本身也有錢的很孤獨。

 

 

但最後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大部分的人在這世道上生存,特別是在現代,都還是喜歡殘酷一點,自私一點,為自己的利益精打細算,因為讓日子好過這種想法,本來就是出於一種一定的自私。

 

這電影的格局看似小,但卻探討到整個資本社會不斷會遇到的階層問題,再加上仁慈與無情方面的道德抉擇。但導演選擇用溫和方式去看待,不像《寄生上流》那樣,用諷刺角度去為貧窮人掙一口氣,而是同理看待窮人與富人的立場,沒有人一定是絕對的好過,不管有錢沒錢都一樣。無情有無情的理由、仁慈有仁慈的理由,反正不管怎麼選擇,選擇什麼樣的活法,都會是辛苦的。



avatar-img
35會員
186內容數
已經習慣每週上電影院2到5次的習慣。講實話,以新電影來說,真的能入我心的還真的蠻少,如果有,我願意寫影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我一直覺得,飢餓遊戲是小說翻拍電影的少數成功案例,其實小說改編成功的電影,還真的很少,但飢餓遊戲是真的不錯,票房上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能夠因為電影成功,進而影響小說家蘇珊·柯林斯又在為飢餓遊戲故事再寫一篇前傳,在2020年完成,就是鳴鳥與游蛇之歌。在今年終於翻拍成電影。   老實說看完後,還
看完燃冬後,陳哲藝導演有提到,他住英國、新加玻,也讀到中國年輕人,都有著迷失、迷惘的問題出現。連他自己本身在拍完《熱帶雨》後,也感覺自己失去創作者身份,因為遇上疫情,所以整天在家做飯、看片,自己迷失。所以這次他的燃冬,決定做一個轉型。
克里斯汀·佩佐的四精靈第二部曲,上一部《水漾的女人》,含有水精靈溫蒂尼的故事藍本,拍出一個具有神話寫實的愛情電影。這次第二部曲是火精靈,與上次水精靈卻不同,沒有神話意境,也沒有提到火精靈沙羅曼達,但火元素與愛情還是涵蓋在裡頭。上次溫蒂尼是講了不相愛就得死的愛情故事,這次則反過來變成相愛就得死。  
還在想要不要寫有沒有雷這回事,但我想這部片是屬於,即使雷也沒意義的電影。  艾瑪史東為戲露全裸,已經快要變成這部電影的噱頭,但是她的確是全裸,比照A片尺度,而且裸露戲還很長一段,因為這部戲很大重點就是放在性,也有變態血腥的段落,所以宣傳並沒有騙人,這大家可以放心。
從2011年看洛基到現在2023年,洛基從一個只想著要自己做神的小孩,成長為一個願意為同伴犧牲自己的大人,願意利他,願意救世,這種極大轉變,不知不覺中不但被說服,還很感動。洛基一定是漫威塑造過最好的角色之一,從一個亦正亦邪的反派,變成一個真英雄,不但拯救他的夥伴,更是整個漫威宇宙。
疫情之後,漫威電影的表現常常參差不齊,不能說全部都不好,但不好的作品、負評的作品,是多數的。如今我一直在等,什麼時候漫威才要振作,可惜到了驚奇隊長2,還是一樣。漫威自己也有警覺性,想要拉回元老復仇者來拯救這系列的低迷,也看得出這次驚奇隊長2的行銷,也看得出迪士尼對這部電影的沒信心。   實際看過
其實我一直覺得,飢餓遊戲是小說翻拍電影的少數成功案例,其實小說改編成功的電影,還真的很少,但飢餓遊戲是真的不錯,票房上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能夠因為電影成功,進而影響小說家蘇珊·柯林斯又在為飢餓遊戲故事再寫一篇前傳,在2020年完成,就是鳴鳥與游蛇之歌。在今年終於翻拍成電影。   老實說看完後,還
看完燃冬後,陳哲藝導演有提到,他住英國、新加玻,也讀到中國年輕人,都有著迷失、迷惘的問題出現。連他自己本身在拍完《熱帶雨》後,也感覺自己失去創作者身份,因為遇上疫情,所以整天在家做飯、看片,自己迷失。所以這次他的燃冬,決定做一個轉型。
克里斯汀·佩佐的四精靈第二部曲,上一部《水漾的女人》,含有水精靈溫蒂尼的故事藍本,拍出一個具有神話寫實的愛情電影。這次第二部曲是火精靈,與上次水精靈卻不同,沒有神話意境,也沒有提到火精靈沙羅曼達,但火元素與愛情還是涵蓋在裡頭。上次溫蒂尼是講了不相愛就得死的愛情故事,這次則反過來變成相愛就得死。  
還在想要不要寫有沒有雷這回事,但我想這部片是屬於,即使雷也沒意義的電影。  艾瑪史東為戲露全裸,已經快要變成這部電影的噱頭,但是她的確是全裸,比照A片尺度,而且裸露戲還很長一段,因為這部戲很大重點就是放在性,也有變態血腥的段落,所以宣傳並沒有騙人,這大家可以放心。
從2011年看洛基到現在2023年,洛基從一個只想著要自己做神的小孩,成長為一個願意為同伴犧牲自己的大人,願意利他,願意救世,這種極大轉變,不知不覺中不但被說服,還很感動。洛基一定是漫威塑造過最好的角色之一,從一個亦正亦邪的反派,變成一個真英雄,不但拯救他的夥伴,更是整個漫威宇宙。
疫情之後,漫威電影的表現常常參差不齊,不能說全部都不好,但不好的作品、負評的作品,是多數的。如今我一直在等,什麼時候漫威才要振作,可惜到了驚奇隊長2,還是一樣。漫威自己也有警覺性,想要拉回元老復仇者來拯救這系列的低迷,也看得出這次驚奇隊長2的行銷,也看得出迪士尼對這部電影的沒信心。   實際看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每個人出生時,運氣各有不同,有的是投胎富貴之家,有的是窮苦人家。比如說,藍優羊出生於小康家庭,但從小求學順遂,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一流大學,拿到博士,甚至得到夢想的職位。他目前任職於台沙經濟綜合研究院,沒幾年,高升研究員。根據他祖父的轉述,優羊出生當天,延請助產士來接生,身後竟然跟隨著一位挑著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廖界之於謝老闆已成為集母親、自己、兒子三位於一體的化身。廖界或許可以否認自己是謝老闆、也可以斷絕彼此精神上的父子關係,但是廖界與謝老闆母親在兩個不同時空下同樣受垃圾割傷滴下的血,似乎冥冥之間繫起廖界與謝老闆的母系血緣。 《老狐狸》的背景是台股短時間內大幅漲跌的80年代末,看似是利益掛帥時代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每個人出生時,運氣各有不同,有的是投胎富貴之家,有的是窮苦人家。比如說,藍優羊出生於小康家庭,但從小求學順遂,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一流大學,拿到博士,甚至得到夢想的職位。他目前任職於台沙經濟綜合研究院,沒幾年,高升研究員。根據他祖父的轉述,優羊出生當天,延請助產士來接生,身後竟然跟隨著一位挑著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廖界之於謝老闆已成為集母親、自己、兒子三位於一體的化身。廖界或許可以否認自己是謝老闆、也可以斷絕彼此精神上的父子關係,但是廖界與謝老闆母親在兩個不同時空下同樣受垃圾割傷滴下的血,似乎冥冥之間繫起廖界與謝老闆的母系血緣。 《老狐狸》的背景是台股短時間內大幅漲跌的80年代末,看似是利益掛帥時代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