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惡女訂製服》:惡女對父權的反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一、故事開始

「從前從前,女主角不遠千里回到家鄉,首先久未謀面的母親瘋瘋癲癲,再來是鎮民惡意排擠,以及鎮長的刻意刁難,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殺人犯罪名,最後女主角再也受不了,一把火燒了小鎮、遠走高飛,落實了犯罪。」

故事來自2015年電影《惡女訂製服》,講述設計師緹莉回到兒時的澳洲小鎮,尋找一段失落的記憶,最後總算狠狠報復過往欺負她的鎮民。

乍看之下《惡女訂製服》就是部女性復仇爽片,但深度思考下令人不禁疑惑,除了復仇沒有其他手段了嗎?

二、故事現場:小鎮鄧葛塔

1.「惡女」歸來

I'm back. you're bustard. 我回來了,你們這些混蛋

緹莉提著具質感的皮箱,一襲精緻的Dior風套裝,出現在寂靜黑夜中的小鎮,衝突的畫面拉開了序幕。

歷時10年歲月,在法國學成服裝設計後她還是選擇回來家鄉,母親莫莉在山頂上如垃圾堆的小屋,她蓬頭垢面,甚至忘記緹莉這個女兒。

自私的兒時玩伴、冷血的鄰居、衛道者老師、嗜權如命的鎮長,小鎮裡沒有人歡迎她們母女,那麼緹莉該怎麼知道當年的真相呢?真的如同鎮民指控,母親是瘋子,她是名殺人犯嗎?

2.善類不善,惡女不惡

Clothes can't change anything. 衣服不能改變一切

於是她使出縫製絕活,一件服裝換一個情報,鎮民們被各式的禮服、禮帽、罩袍誘惑,他們「不計前嫌」地來委託。

兒時玩伴葛楚原本完全不相信衣服的魔力,但緹莉的宴會服真的幫她釣到夢中情人,於是成了忠實顧客,可以證明緹莉是個十足的好人,本該如此的。

鎮長將一切看在眼裡,他邀請號稱「講究優雅」的美國女設計師開設沙龍,鎮民們穿著緹莉所做的華服赴約,諷刺的是,她們的禮儀跟不上衣服,蛋糕的碎屑不停掉落。

在緹莉和鎮長中鎮民還未選邊站時,真相卻大白了!原來緹莉曾經殺了鎮長的兒子!一夕之間她再度被冠上惡女之名,是詛咒般的存在。

母女倆又回到「最不受歡迎人物」的名號,曾經追捧緹莉作品的鎮民,毫不留情地退散,衣服改變不了什麼,如同葛楚所說。

3.父權小鎮

You're the curse. You're gonna to be stopped. 妳們才是詛咒,該被阻止

當緹莉一蹶不振時,母親決定振作起來,她清楚知道一切都是鎮長的詭計,她不能讓女兒栽入同樣的命運。

原來鎮長是緹莉的父親,為了錢拋棄母女兩人,於是無所不用其極,想封住唯一知道真相的母親的嘴。然而他沒想到自己的佈局,也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可憐的緹莉完全背黑鍋。

母親告訴緹莉真相,為此準備了一場復仇大戲,要阻止一切的不幸,沒想到心臟病突然帶走她,這下緹莉對於這個小鎮再無牽掛。

這次她選擇用裁縫天份狠狠修理這群人,然後走的不留餘地,也讓鎮民「不留餘地」。

離開這個恐怖小鎮後,她看著遠方升起的濃濃黑煙,總算得以輕描淡寫地說:

" You never met those rubbish. 你沒碰過那群垃圾 "

三、回到現實:厭女症

以社會學角度來說,小鎮得了厭女症。

什麼是厭女症?對女性不只偏見甚至有憎恨、蔑視,通常不是針對特定對象,而是對女性化、女性傾向等事物厭惡,都可被稱為厭女症。

從鎮民對各種女性特質的厭惡,就可以證實。

當緹莉身穿來自巴黎的時裝,搶眼的紅色奪走所有人的目光,展現女性魅力時,老師的評語是:蕩婦。

而厭女症恰好成為了鎮長的工具。未婚生女的母親被視為不潔,遭受鄰居的長期侮辱,是鎮長默許的。

兇殺案的真相,來自鎮長兒子長期的霸凌,最後死於緹莉的正當防衛,而包庇霸凌的,就是受鎮長指使的老師。

小鎮把女人簡易分成兩個集團:「聖女」和「妓女」,以是否投射男性的性幻想為依據,這個行為出於群體對女性引起的性慾有強烈的焦慮,男性害怕失去控制權,女性則害怕不被體制保護。

為了抵抗焦慮,「性」不受重視,在模糊地帶就容易變成行惡的工具。

四、另一條路:對性的正確認知

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出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母親的這番話堵住思琪的嘴,錯過女兒求救的訊號,讓狼師繼續伸出魔爪。

對性的了解是如此重要,但我們該怎麼好好認識性呢?

1.孩子的性教育

家長聽說小學要施行性教育課程,多少有擔心的聲音,最容易出現的說法就是教反而有了「提示」的作用,但試想當「性」被束之高閣,孩子會怎麼理解「性」呢?

第一,可能激化對性的好奇,於是私下尋找相關的訊息,結果都是錯誤知識,例如:A片。

第二,因為將性視為上不了檯面的事物,面對性容易引發羞愧感和焦慮感。

因此性教育的內容並不是敘說性交過程,而是讓孩子理解性的重要性,不是拿來開玩笑或製造刻板印象的工具,同時認知到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自主權,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這些觀念的建立才是性教育的目的。

2.家長的性教育

不只孩子,家長對性也要有正確的認知,想想電影裡何以小鎮集體得厭女症?正是靠著家庭不斷複製而成。

最難以想像的,我們以為父權是由男性主導,但事實上母親卻是重要的功臣。

上野千鶴子的《厭女》解析了這個模式,母親深諳父權社會的運作模式,知道其中的生存之道,尤其會教導女兒遵循常規,避免適應不良,父權就這樣一代傳一代。

這也是為什麼保守型家庭對「性」有強烈焦慮,因為對他們而言這就是破壞現狀的警訊。

改變的開始該是家長,對於性要有接納與正向的態度,擔負起傳遞正確觀念的角色,教導孩子尊重自己的身體,以及正確看待性別角色的方式。

相關連結:上野千鶴子《厭女》

五、結語

有許多作品與《惡女訂製服》雷同的「女性復仇」橋段,這些作品重複的出現,是對男性復仇隱形的期待,回應了社會向別不平等的現象,如同梁山好漢,都是官逼民反而來。如果說文學藝術作品折射了社會現象,這是對大眾的警醒,總有一天是否因為性別,導致兩方恨意的激化?

願真正性別平等的一天到來!

後記:關於服裝設計

妳穿的是……Dior嗎?

看完《惡女訂製服》留在腦中印象最鮮明的,絕對是服裝!

為了符合主角設定,以及渲染1950年代的氛圍,服裝設計非常用心,運用了許多當時的風格,如高腰、寬裙,展現女性腰部與臀部的線條。

單透過螢幕,就可以感受到服裝設計、材質、剪裁的精巧,不只製作精良,服裝也形塑了人物性格。

身為服裝設計師,緹莉也很懂得透過服裝來表達自己。足球場上濃重的雄性費洛蒙散發時,她的紅色洋裝在其中過於顯眼,男人們再顧不得足球,女人們明白打扮的力量;當她整裝待發,套上俐落的黃色大衣準備離開,回眸一望被火海吞噬的房舍,與乾淨齊整的她呈現反差,凸顯她的決心與狠勁。

被長期壓抑的警官,自始自終一身制服,象徵身分卻同樣是束縛,保守熱愛時裝藝術的秘密,被警車帶走時,穿上了華麗亮眼的鬥牛士服,這一刻她總算做回自己,服裝製造了戲劇化的反差。

服裝往往不是電影的主角,而《惡女訂製服》做到了極致,呼應電影的中心思想,創造力是強大的力量,唯有能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將之發揮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姬的一千零一頁 | 電影X影劇X小說的沙龍
15會員
17內容數
「情之所鍾,在於吾輩」,「情」帶給我們各種折磨、迷惘。我們一起從不同故事,在主角身上看見問題,帶回自身,使用心理學解決問題,療癒心靈。 #文本分析 #閱讀心得 #影評 #實用心理學 #敘事治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一部充滿笑聲的「驚悚電影」,引導觀眾反思性別角色和善惡的定義,增長見識和智慧。
Thumbnail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電影《惡女》改編自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木嶋佳苗連續騙婚殺人詐財事件」,在木嶋佳苗被死刑執行前,有眾多男性為她癡迷,他們是因為性?還是因為她的美貌?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惡女》終究展示了兩種惡:專屬於女性的,以及*「普世價值」的惡。前者虛假,卻實在帶來痛苦;後者真實,當事人卻毫無代價。正是這種反差指控了社會對「女人」的要求,甚至無關乎對錯,單憑浮光掠影就能定罪的膚淺。它餽贈觀眾的奧義,則是人應溫吞、無傷舒張自己的欲求,並捍衛自己舒張的權利;或者壓抑,期待不瘋。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電影《惡女》探討了女性角色在父權體制中的求生之路,並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點的女性生存策略。通過劇中角色的故事,可以反映出性別規範對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深遠影響,值得引起更多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黑暗榮耀》跳脫了過往男性為主的復仇框架,讓女性自我賦權,透過女性自己的力量達到目標。在復仇過程中著墨於女性的互助合作,將女性打造成具體的角色,而非某人的妻子、母親。這些女性所提供的援助,也遠遠超過男性角色的協助,在校園霸凌這樣的結構性暴力之下,也在性別意識中做出突破,讓它不止步於復仇爽劇。
Thumbnail
要搞清楚,不論是女權或父權,他們本質上都是權力,然後會操弄權力的人不分性別。
Thumbnail
要搞清楚,不論是女權或父權,他們本質上都是權力,然後會操弄權力的人不分性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