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紅藜之美,原住民傳統飲食露營之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自然與文化的渴望,露營成為了一種極受歡迎的休閒方式。然而,要融入當地風情,感受異國文化,並品味獨特美食,恐怕還需要更深入的體驗。在這次的露營推薦之旅中,我們將引領您走入原住民文化的懷抱,探索紅藜之美,並品味原住民傳統飲食的獨特魅力。


紅藜的奇幻之旅

紅藜,是台灣原住民的神聖穀物,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露營之旅將帶您進入紅藜的奇幻世界,從種植到收割,親身體驗這個古老而神秘的穀物如何承載著原住民的生活智慧。在濃烈的田野氛圍中,您將有機會與當地農夫互動,了解他們的辛勤耕耘,並親手體驗紅藜的收穫樂趣。


原住民傳統飲食的饗宴

露營不僅僅是在大自然中搭帳篷,更是一場對當地文化的尊重與愛。我們將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原住民廚師,為您準備一場原住民傳統飲食的饗宴。透過這場味蕾之旅,您將品嚐到滿滿的原住民文化風味,每一道料理都是大地的恩賜,承載了世代相傳的智慧和情感。


紅藜烹飪工作坊

想要更親身參與嗎?我們特別設計了紅藜烹飪工作坊,由原住民廚師親授烹飪技巧,讓您親自動手製作原住民傳統料理。這不僅是一場美食之旅,更是一次跨足文化的互動體驗。透過親身參與,您將更深刻地理解原住民飲食背後的故事,並將這份獨特的味道帶回家,成為您生活中的美好回憶。


露營天地,心靈共振

露營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大自然的美景,更是在於心靈的共振。我們選擇的露營地點,位於原住民部落附近,環境清幽宜人,是您放鬆身心的最佳選擇。夜晚,星空璀璨,彷彿與原住民祖先一同凝望著天際。在這片露營天地,您將與自然共鳴,與文化對話,體驗到超越言語的心靈契合。


這趟原住民傳統飲食露營之旅,將帶您穿梭於自然與文化之間,品味獨特的紅藜之美,感受原住民的溫暖款待,並在露營的天地中找到心靈的寧靜。讓我們一同啟程,探索這場飽含文化底蘊的美好之旅,留下屬於您的難忘回憶。


15會員
5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韓國美食|弘大「風川烤鰻魚」|炭火直燒新鮮白鰻,用最單純的鰻魚滋味跟你的味蕾直球對決。韓國首爾旅遊吃的多半是大肉,沒有大魚。風川烤鰻魚是韓式燒烤界的少數派,不同於吃大口吃肉的濃郁滿足,風川烤鰻直接用炭火直烤店裡最自豪的新鮮鰻魚,激發淡雅鮮甜的滋味,直接跟你的味蕾來一場對決。
Thumbnail
avatar
心靈旅徒布萊恩
2023-11-14
高虹安分享城市治理的首集 一起探索新竹社區的溫暖和活力【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新竹市文化局於112-09-06宣布《風城社造•不設罩》Podcast的開播。 首集特邀高虹安市長參與,將探討城市治理和社區營造的關聯性。 Podcast將於9月9日首播,總共計劃播出6集,每週六早上8時更新。 市民和社區愛好者都受邀參與,共同探索新竹社區的特色和
Thumbnail
avatar
許家源記者
2023-09-07
首爾弘大入口站美食,風川鰻魚延南洞店,真炭火「烤白鰻」!풍천장어 연남점風川鰻魚 延南洞店 풍천장어연남점 鰻魚肥美、灑點鹽巴單吃就很美味,但沾醬料也很好吃,讓整個味覺體驗更加豐富。一魚多吃,滋味滿滿。
Thumbnail
avatar
盛,一碗魚
2023-08-29
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跟著廖鴻基探索黑潮流域大聲說:2023年四月開始的6H抹香鯨航班,一樣由廖鴻基老師領航 開賣啦! 同時~ 第二季開始!我們要橫跨太平洋 一次把三個縣市 宜蘭/花蓮/台東 的好朋友通通拉進來 有烏石港 凱鯨號賞鯨船 ,成功港 晉領 賞鯨 台東成功 加上我們多羅滿賞鯨!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隨大家挑選! . 你問:在這三
Thumbnail
avatar
花蓮賞鯨多羅滿賞鯨
2023-03-16
尋找 抹香鯨-跟著廖鴻基2023年探索黑潮流域常常有問人,為什麼多羅滿賞鯨的某些行程似乎賣得比較貴? 答案是因為:船要跑的距離遠,而且時間比較長 我們認為這樣在海上看的鯨豚機率,自然就會相對的大啊?! 那!如果跑更遠呢?時間更長呢? 我們需要你來一起見證 由廖鴻基老師領航的抹香鯨航班,時間長達六個小時的航程 我們想順著黑潮流域一路往外海開,準備
Thumbnail
avatar
花蓮賞鯨多羅滿賞鯨
2023-01-06
《鮮紅色》心理位移書寫+無意識探索好久不見!經歷碩班第一學期的初體驗,忙到沒什麼時間好好回到寫作世界的懷抱,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出新文章,卻也在這段時間對自己想學習的領域有更深的探索。之後有機會再慢慢和大家說故事,此篇是課堂上對無意識探索的簡單分享。 /// ///
Thumbnail
avatar
伊恩
2022-01-07
探索日治時期的屏東市—《穿越阿緱- 在街區與回憶之間》想到屏東你想到什麼?我以前只會想到墾丁、恆春,還有以豬腳馳名的萬巒。 一年多前,青鳥書店在屏東市孫立人行館開了家南國青鳥,不少藝文活動也跑到屏東市舉辦,加上《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的出版,更是觸發我對屏東市的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
Thumbnail
avatar
樂思哈學
2021-02-02
【拾藏幕後】鄭宏斌:「文學藏品的日常應用,商品風格初探索」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執行長陳瑞惠(左一)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拾藏團隊於鳳嬌催化室進行深度交流。 現代資訊量爆炸,記錄和藝術表現形式眾多,令人眼花撩亂,使不少人身處文學環境之中不自知,或是即便有書寫的習慣,也會認為文學是高不可攀的領域,這樣的情形都使得文學藏品和社會大眾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文學創作往往來自於生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19-04-07
浩宏老師的職人地圖課 :領域探索工作坊「植物」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avatar
浩宏老師(野唗. 溦浪)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