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有很多情人節,214西洋情人節,314白色情人節,還要再過一個七夕情人節。感情跟戀愛應該是所有占卜師最常被問到的議題。
這本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從行為科學的觀點,分析人類許多認知偏差。
裡面有一點提到,分辨短期伴侶跟長期伴侶,短期伴侶比較像是五宮的娛樂宮位,或是金星火星的行星座落星座掌管的,它就是要have fun,跟能夠一起長久生活其實關係不大。
長期伴侶則比較像是7宮合作宮位的概念。就像開一間公司,你找供應商或是員工,在簽合約的時候,你應該不會希望這個供應商自己財務有危機,常常不能穩定供貨,或是員工動輒搞消失,隨便曠職不來上班吧。
這本書的作者,要大家好好思考當我們在講戀愛、伴侶,到底是要找哪一種。發現很多書都有提到,人類尋找伴侶其實跟演化、遺傳非常有關,瘋狂人類進化史也有提到這一點,人類會被自己的生殖上的賀爾蒙期程推動,人類傾向會找跟自己基因不相同的人當伴侶。哈佛這本書提到,如果女性停止使用避孕藥之後,反而會傾向喜歡截然不同類型的人!!!這點真的滿有趣的。也許是藥物本來就會改變我們的內分泌。
就像這本書的出發點,行為科學。人脫離不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的生活會長成怎樣,脫離不了我們的認知以及現有的格局。用5宮的娛樂當出發點,當然就比較可能吸引來喜歡hang out,但是個人衛生習慣很差的人選。要擺脫渣男渣女吸引機,戀愛跟擇偶本身,其實是一種認識自己的過程。必須很誠實地去看自我內在的恐懼。
長期伴侶關係,就跟商業上合夥一樣。從行為科學的角度,當然重視彼此處理財務的方式、同財共居的行為模式。比如書中舉例:作者建議她的客戶離開一個垃圾桶爆滿,廁所還沒有衛生紙的短期伴侶。看這本書的時候,會覺得作者精闢到有點冷酷:『哪一種人更有可能準備好成家,是一位會維持廁所乾淨的男生,還是一位自以為住在大學宿舍的男生?』
『每個決策點,都能讓受試者的大腦從無意識思考模式切換到刻意決策模式的機會』(頁214)
書中有一章談到重視同居、結婚的意義,明確定義關係再往下走,這其實滿中肯的。
因為這就是在執行決策點。
社會意義的結婚,它是有拘束力的。之前讀某一本書談到社會拘束力對於一個人會走向好或變犯罪者有很大的關係,旁邊的人都是遵守規矩,在這個規範圈裡面,我們就會發揮一種自制力。但同居,或是意義不明的住在一起,本身就沒有社會拘束力的保護。(某程度婚姻平權,同志婚姻規範化其實也是具有這種意味,被社會認可,等於有社會的約束力與保護力)
同居跟結婚,涉及八宮的親密關係深化。要不要一起買房子,一起養的狗以後怎樣分。這本書提到的決策點,就是提醒人們,在進入下一個階段時,自我的思考,有意識地想,跟無意識地就進入下一階段,就是有差別。
會有曖昧不明的狀態,其實是自我根本還想不清楚要往哪裡走。就像公司已經決定要生產高階晶片,決策既然定了,接著就是執行下去。還在擔憂、搞不清楚公司的未來,要繼續待在沒有競爭力的產業,還是轉向新的研發,在混亂中的決策通常都會很糟糕。
自我的感覺很重要。
書中的一個測試:如果伴侶是你衣櫥裡的衣服,會是怎樣的衣服。是保暖的羊毛衣,還是到處破洞的t-shirt,還是已經是臭襪子了。
在人際關係裡面坦率跟有所保留,其實都是一種平衡。但最重要的是坦率或是造成衝突,並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盡力維持關係的穩定與和諧,我覺得這很像國際關係,其實通常都是不打仗優於打仗,衝突之後,重點還是和談啦~~就像俄國跟烏克蘭,北宋跟邊境諸國,最後可以坐下來和平談判就是交易成本最低的決策點。
人際關係是一種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