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居民等了30年、史上最難蓋的金門跨海大橋!為何年底發生的死亡車禍,會引起車道設計爭議?

2023/12/22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金門大橋,可說是台灣史上最長、也最難施工的跨海大橋,尤其整個工程得克服海象、濃霧、地質等等問題,讓金門大橋在興建的過程中,出現不少風波。不過從2011年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後,過了10年多的時間,終於在2022年10月完工通車,讓這座曾經被當地人形容是選舉浮橋的金門大橋,終於實際出現大家眼前。


但在通車後,金門大橋最近又傳出了一個爭議,也就是發生首次的死亡車禍後,出現了汽車與機車是否分流的討論,當地民眾與議員都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座金門大橋,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興建過程出現那些棘手問題、以及最近的混合車道爭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想要了解更多台灣重大工程的觀眾,還記得按下訂閱跟喜歡哦!


台灣解碼中是個專注於「交通建設、重大工程、區域發展」三大議題的YouTube頻道,點選下方傳送門可以看到精美動態地圖所呈現的內容!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rY45cQoRV6s


基本資料

歡迎來到台灣解碼中,我是Allen。金門大橋,全長5.4公里,主要是從西邊的烈嶼(小金門)后頭地區,連接至東邊金門本島金寧鄉的湖下地區,是個跨越金烈水道、並且銜接大小金門島的台灣第一座大規模跨海橋梁,如果跟澎湖跨海大橋相比,金門大橋可說是國內首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raw-image


橋面淨寬是15公尺,車道部分是雙向各1線車道與1線人行、自行車道,設計速率為時速60公里。主要從2011年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在2022年10月28日完工、10月30日通車,讓大小金門只要開車5到10分鐘就能抵達。

raw-image


整座金門大橋可以區分成主橋段、邊橋段及引橋段三個部分,當然這部分要說得很仔細的話,會蹦出很多艱深的知識跟專有名詞,我們這邊就集中看幾個特點就好。

第一個主橋段全長1050公尺,主要跨越平均水深20m~23m深槽區,還要配合5,000GT 客貨輪航道寬度須求,所以要儘量減少落墩,最大跨徑來到200公尺,採用5塔6跨預力箱型梁脊背橋,欸...相信我,這是裡面提到唯一一個艱深的名詞。

raw-image


那翻成最簡單的形容詞,就是畫面上看到的這5個高高、白白、看起來很像塔的東東,那這個塔的特殊造型,是經過金門縣民票選出來、代表金門的高粱穗心,整體高度從海平面起算來到約78.5公尺,真的夭壽高,不過這麼高的狀況下,也讓金門在進入東北季風季節與霧季盛行時,帶來相當大的施工挑戰。

raw-image


其餘部分則是邊橋段的各360公尺,主要位於主橋段的兩側,一樣考量主橋跨徑的銜接,還有海上施工困難而減少落墩。

raw-image


最後則是引橋段的1925公尺與1075公尺,負責銜接海上的橋梁到陸域引道。

raw-image



金門大橋的總建設經費為96億6千萬元,分成中央政府的48.13億元、地方政府的39.67億元,以及解約廠商履保金8.82億元,而針對這部分,有人認為跟先前中央政府承諾的「中央負擔三分之二」有不小的落差。

OK,那在大致了解金門大橋一點點的基礎資訊後,我們得先回過頭來問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興建金門大橋的契機是什麼?其實跟解除戒嚴令有非常大的關係。


當時的時空背景

金門,主要由本島、烈嶼、大膽、二膽等多個島嶼組成,而當中人口最多、面積最大就屬本島,不過以距離來看,本島與中國最短距離約為2300公尺,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對面的陸地,而這個特性也讓金門成為以前還在國共內戰時,相當重要的防守陣地,也是今日金門以戰地觀光為主要發展產業的原因。

raw-image


回顧以前的歷史,1949年因為國際情勢的演變,中央政府下達5月19日戒嚴,而金門馬祖則是在1956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體制。那什麼是戰地政務呢?

簡單來說,可以視為一切以軍事為重、並且以軍領政的管理狀態,而對於人民一般生活影響比較明顯的事情,包括了宵禁、燈火、入出境、電信、金融、電器用品等等多種管制,像是就連籃球、乒乓球等等,所有可能會浮在海面上的浮具都要列管、出門要申請通行證背誦口令、只能使用金門專屬貨幣等等,可說是對日常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而在戰地政務的管制下,時間繼續往下走,1958年爆發著名的823砲戰,雖然後續砲擊的頻率大大減緩,但這場戰役一直持續了21年,最後在1979年1月1日結束,而在約10年後,1987年7月14日,當時的總統蔣經國批准了台灣地區在隔天,也就是7月15日解嚴,讓長達38年又2個月的戒嚴令走入歷史、開放黨禁報禁,但對於馬祖跟金門兩個離島來說,卻因為鄰近中國的緣故,而作為戰地被排除在外。

甚至在1991年5月1日,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宣告結束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下,國防部在前一天4月30日,又對金門和馬祖發布了臨時戒嚴令,5月1日生效,理由一樣與可能發生戰爭有關,被視為第二次戒嚴,因此引發當地民眾許多不滿,進而衍伸出後續許多抗議遊行。最終才在1992年解除戒嚴並終止戰地政務,生活逐漸回復正常,而第一屆民選縣長與議員則是在1993與1994年舉行,跟台灣本島可說是有一大段的時間差距。

raw-image


所以我們從上面一段歷史中看到,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與戒嚴前,金馬地區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是以軍事為第一考量。當然,這並不是說往哪個方向發展是絕對的好或壞,因為每個時期,有不同的現實狀況與歷史背景考量,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數都往戰地設施方面投入,相對就會排擠到其他民生與公共設施,也造成金馬地區發展出來的產業,大多都跟當地的駐軍有關,甚至國發會在先前的研究中也指出,當時金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仍不及本島多數地區。

raw-image


那從建設計畫來看,在1992年以後,政府才開始著手推動金馬地區,各種公共設施與基礎建設,那金門大橋,就是其中一項重大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改善金門地區的經濟條件,並且透過整合資源的形式、把大小金門的土地做完整規劃使用,避免造成基礎建設重複投資的情形,也能減少政府的預算支出,更能穩定水、電的供應。


為何拖這麼久才正式動工?

其實在計畫正式啟動前,就有不少人提出興建一座跨海大橋,把大小金門連接起來的想法,後續則是在1993年,金門縣臨時議會通過建請興建的提案,並且由縣政府委託顧問辦理—大小金門離島交通改善整體規劃報告書,讓金門大橋正式進入先期作業。而整個報告針對了各種交通形式評估,像是纜車、直升機、海底隧道、船舶、橋梁等等方式,最終結論是大小金門以橋樑連接的方式最為適合,成為金門大橋最一開始提出的時間點。

不過除了剛剛提到那些興建目的,對於大小金門居民來說,最實際的影響應該還是以水、電、交通往返、緊急救護以及經濟收入為最重要的考量。像是報告中提到,以金門2007年的家戶所得平均來看,烈嶼鄉家戶平均所得只約有新台幣59.7萬元,落後大金門的四個鎮,甚至連當時收入最高、金城鎮的125.7萬元一半都沒有,因此支持興建金門大橋的一方認為,如果有金門大橋,就能讓進入金門旅遊的旅客,有更大的機會前往小金門,並且吸引企業在這邊設立旅館,增加當地居民工作機會與收入,畢竟這裡也存在不少戰地相關的觀光景點。

raw-image


而過去以船隻的通行方式,很容易受到船班時間、甚至是氣候的影響,連帶讓小金門地區的居民就醫之路相當遙遠。而水電部分則是以經營和維護成本考量下,希望能由大金門的電廠,經由附掛在金門大橋上的電纜供應到小金門,這樣不只可以降低發電廠成本,也能減少海底管線維護問題,而自來水聯通管線也是類似的原因。

但是,雖然有不少當地居民支持金門大橋的興建,整體推動進度卻相當緩慢,從時間來看的話,從1993年決定以跨海橋梁的方式連接後,一直到2009年,金門縣政府才提報金門大橋建設計畫,行政院則在隔年2010年核定。而會拖這麼久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在經濟效益與政府預算兩大層面有所考量。

首先,政府預算的部分原因就比較單純,像是2005年中央政府對於金門大橋的綜合規劃審議結果,認為工程經費高達44億元,加上興建時程與預算有限,建議金門縣政府改採加強海運運輸設施,以取代橋樑興建。

raw-image


甚至在更早之前的2000年,也有把金門大橋原本的北路廊方案,調整成長度較短的南路廊,以減少工程成本。而經濟效益部分,也是中央與地方政府抱持兩種不同意見,像是2001年的補充資料中寫到,如果單純考量金門大橋興建後的過橋費收入,整個計畫的淨現值是-55.3億元,但如果是把像是旅行節省時間、觀光效益、土地增值效益等等算進去,淨現值則高達209億元,修正後內部報酬率達到11.13%。

raw-image


當然,有些經濟效益的數據是預估出來,所以不會這麼的準確,但在兩者數據差異相當巨大的狀況下,成為當時地方與中央政府拉鋸的原因。而在長時間沒看到動工跡象的情況下,許多居民也把金門大橋稱作是選舉浮橋,意思這座金門大橋只有在選舉時才會被提出,選舉結束後又消失匿跡,直到下次選舉才又會被提起。

不過還好,最終終於在2011年舉行了動工典禮,正式宣告金門大橋進入了下一階段。不過,就算進入正式動工階段,金門大橋的進度依然沒有這麼順利。


承包商倒2個

金門大橋在2011年舉行了動工典禮後,總算讓這座居民口中的選舉浮橋,正式進入施工階段,但在這個階段裡,也陸陸續續碰到許多問題,其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更換了兩次的施工單位。

首先,金門大橋一開始的興建廠商叫做樺棋營造,主要是在2012年5月1日正式開工,但後續被當時也有參與投標的榮工工程,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申訴,認為樺棋營造的廠商資格不符,而最主要不符的部分,是樺棋營造只有棧橋式碼頭的工程實績,沒有橋梁工程的承作經驗,加上工程實績金額也有問題,出現了與標案要求不符的狀況。後續經過審核後,樺棋營造被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跟金門縣政府,在2012年12月撤銷決標、終止契約,並且追償損失,讓金門大橋整個工程只執行了短短的7個月,又得重新招標。

raw-image


那金門大橋的第2個施工單位,叫做國登營造,主要在2013年4月以66.8億元,得標金門大橋興建工程。不過在得標初期,就有不少當時的朝野立委質疑,國登營造在五楊高架、聯勤中科汙水處理工程、北山交流道鷹架倒塌等項目上,有許多工程與公安問題傳出,不僅質疑國登營造,能不能順利的把金門大橋蓋完,以及在這麼多過去的事件下,為何沒有把這間公司,列入採購法的黑名單。而當時的交通部國工局則是表示,採購法規定的重大違規項目有相關門檻,先前也委託法律顧問評估,並沒有達到重大違規的情形。而公共工程委員會則認為,他們已經多次函文給交通部,建議他們將國登列為拒絕往來名單,但如果他們不願意也沒辦法強迫。在上述種種質疑下,國登營造的得標資格沒有被取消,並且在2013年中開始施工。

raw-image


但很不幸的,後面幾年開始陸續傳出施工進度延宕的消息,實際數據則是在開工3年多後,2016年初時比預定進度落後約12%,而當時國登營造董事長洪金富表示,目前確實在施作上遭遇一些困難,包括深槽區的環評審查作業拖延1年多,讓整體工程受到延誤,因此不能全怪罪廠商。不過在整體進度過於落後、並且多次督促無效的情況下,最終國工局在同年6月29日終止契約關係,讓金門大橋經過短短幾年時間,又得再度更換施工單位。


艱難的施工環境

在國登營造被終止契約後,金門大橋再度發包,但如同前面提到的,金門大橋的施工困難度相當的高,導致整個工程發生多次、沒有廠商投標而流標的情況,最終在流標3次後,總算由東丕營造在2016年11月得標、12月動工,讓金門大橋興建工程再次動了起來。

不過在得標後,整個工程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第一個最重要的,主要是中間經過2間施工單位遭到終止契約下,讓許多銀行認為金門大橋的工程風險太高,因此沒有意願再承接保證業務,導致初期在資金取得上難度相當大,最終才在2017年,由台銀與彰銀完成約14億元的聯貸案,解決資金上的問題。

raw-image


另外,我們從金門大橋的環境影響來看的話,整個橋梁經過的深水槽區,水深最深來到約23公尺,每日潮差最大來到6公尺,同時還有夏季的西南湧浪問題,而且從金門地區的洋流流速分布圖來看,可以發現整個金烈水道的流速,是呈現黃色至橘色,最快可以達到每秒1.4公尺,再加上橋梁路線與小三通航道正交,導致船隻航行時容易干擾工程進行,以及10月~3月的東北季風強勁,3月~5月又容易有濃霧發生,就能知道有許多自然環境因素,都不利於橋梁工程施工,每天都需要根據海象與氣象預測,進行即時的船隊與工班調整。

raw-image


不只如此,在整體施工方面,整個金門地區因為是堅硬的花崗岩、以及海底岩面起伏變化大,容易遇到傾斜岩面,連帶讓鑽頭損耗量提高。還有國內首座的海中鋼箱圍堰基礎,在工程進行時得抵抗強大的浮力與波浪,還得克服海水滲漏的問題。以及因為整個環境是極嚴重鹽害區,因此包括鋼筋、混凝土、鋼絞線等等各種相關材料,都得進行防蝕效果的處理和研究,並且金門大橋是台灣相當重要的重大建設,所以把使用年限設計從常見的50年,提升到100年,因此也要裝設許多監測偵測系統,讓這座橋能達到百年的使用年限。

raw-image


除此之外,為了提升整體工程的效率,以及大幅降低長時間在高空施工風險,因此整個工程出現所謂的預鑄節塊,但因為金門腹地不足,所以得從高雄興達港以海運的方式運送到金門大橋的施工區域,每趟運距大概是260公里、載運時間需要約40小時,而預鑄節塊的重量最重來到 268噸。每項環節都顯示出整個金門大橋的施工難度,究竟有多麼的高,還好最終是順利把工程完工,並且在2022年10月30日通車,真的要給這些專家與施工人員一個掌聲。

raw-image


車道設計爭議

金門大橋從規劃、設計、發包、施工到通車,歷經了多任市長、整個工程花費的時間,快要接近30年,也總算把這座許多當地人殷切期盼的建設,變成真實可以使用的交通工程。但很不幸的是,在金門大橋通車一年後,2023年12月發生了第一起死亡車禍,這邊就不詳細說明整個事發經過,簡單來說是死者所騎乘的機車,遭到後方轎車追撞,而這件事情的發生,引起許多人關注,甚至引發了金門大橋汽機車混流設計的討論。

raw-image


而整個討論最大的爭議點,主要是縣府提出了將行人專用道改為機車道,讓汽機車分流的初步改善方法,引發許多民眾的不滿,表示今天會發生憾事,是後方轎車的駕駛人未成年無照、未保持安全車距以及疑似超速才發生,與汽機車沒有分流沒有直接關係,不解為何縣府要採用這種改善方式。而支持的一方則是認為,金門大橋長度來到5.4公里長度太長,加上風速很強、行人專用道的使用率其實不高,如果機車改走人行道,是否會讓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raw-image


當然,汽機車分流這件事情,在台灣一直存在爭議,但老實說,這起金門大橋的車禍意外,就如同上面提到的是無照、沒有保持安全車距與疑似超速,所以在肇事駕駛本身的行為,就存在相當大的危險性下,這種改善方式,我自己是認為沒有對症下藥,畢竟就算把事件中被撞的一方,從機車換成汽車,在同樣的危險行為下,也不能保證一定不會發生憾事,交通安全觀念才是最重要、而且最根本的原因。

另外,如果從金門大橋當初的車道設計來看,橋梁開通初期是以兩車道加人行、自行車道的規劃,分別是4公尺與3公尺,不過其實金門大橋有預留其他的規劃,也就是如果未來交通量成長,整個金門大橋可以調整雙向四車道,分別是3.5公尺與3.25公尺,並且把行人與自行車道,移到橋面下的設計,也就是在未來的擴充版本,也是有混合車道的規劃,如果現在改成汽機車分流,其實在未來還是會碰到一樣的問題。當然,最終的改善方式究竟是走哪種方向,就得看政府單位如何決定了。


台灣解碼中是個專注於「交通建設、重大工程、區域發展」三大議題的YouTube頻道,點選下方傳送門可以看到精美動態地圖所呈現的內容!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rY45cQoRV6s
2.4K會員
47內容數
目前專注於全台灣各縣市交通建設、重大工程與區域發展的YouTube頻道,這裡是圖片與稿件的存放區,歡迎到YT觀看最新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