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深度工作力 Deep Wor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作者:卡爾.紐波特

推薦度: ★★★★/5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承接了另外一本學習如何學習。

「如果你不習慣長時間投入深度工作,你將會難以打到最高品質與最高數量的績效,而無法滿足線近日越來越多職業領域的要求,除非你的才能與技術絕對凌駕你的競爭者,否則深度工作者的續效將超越你。」


高品質的生產工作=花費的時間 x 專注的程度


在現在網路工具的盛行,注意力與時間很多時候都花在社群媒體上,很少機會有訓練專注力的機會。專注的行為能使意識感受到生活的價值,在生活上減少無意義的淺薄工作能有效的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投入更多注意力在深度工作上。


深度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 :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每個人每天的深度工作時間都是有限,有效的製造合適的環境幫助有有價值的工作也是很重要。



在練習困難的技術時,有足夠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為了達到刻意練習,把注意力放在嘗試改善的技術或精通思想上,以及接受回饋改善成更有效率的方法上。

在任務與任務之間所產生的注意力殘留,讓注意力沒辦法馬上跟著轉換,導致注意力分散的情況。


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為了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減少有限的意志力來進入和維持專注。簡單來說,就是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建立起專注的生活習慣

本書提到的方法,試著每天不間斷的進行進行深度工作,並以X劃在日曆上形成鍊子,在旦曆上形成長鍊,故稱為鍊子法。或者試著把深度工作安排在不被打擾的時段 例如清晨以方便工作。

建立儀式

根據個人喜好制定一天的深度與淺薄工作模式。可以從可控的因素中,包括地點與時間,安排深度工作。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書裡的例子提到,成功人士都會試著搬到別的地方,例如城堡或飯店完成他們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上。


其他重點:

  • 各位工作時也試試看擁抱無聊,在需要使用網路的工作安排上線時間與其他時間,規定下班後的網路使用時間。
  • 訓練衝刺式的專注訓練,就是利用人為的時限,有系統的提高專注力,每一次完成衝刺,就是成功抵抗無聊與新鮮刺激的誘惑。
  • 大腦會有專注與發散模式,意識大腦休息時無意識輪班。這是為了注意力恢復並達到深層放鬆。
  • 當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晚上就休息,避免低價值淺薄工作
  • 為目標擬定具體計劃,不僅有助於達成目標,還能釋放認知資源去做其他事
  • 當天工作日工作時努力,結束時休息,以減少蔡加尼克效應支配注意力。
  • 根據領先指標行動,記錄深度工作時間,定期檢討成效
  • 定義活動深度,一種技術學習的困難度,可以以大學生需要學習的時間作為參考標準,以安排工作內容。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以閱讀豐富人生,以旅遊充實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溫層的人在短時間內可以互相熟識,交流想法,但思想同質時,卻沒辦法出現突破口,因此需要拓寬人脈,才能延伸思維。(深度思考) 不停的問為什麼,越來越深,作者舉例馬斯克成功發展電動車就是發現電池的限制,找出問題的根本 養出問笨問題的習慣,有些聰明人往往答不出來笨問題,因為已經習慣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金敏植,原本在電視台裡從事電視劇導演,因為工作性質的轉變,無法將閱讀到有趣的小說拍成電視劇帶給人們歡樂,後來他換個角度來思考,既然是要帶給人們歡樂那用部落格的方式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標,於是就把育兒經驗、登山日記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寫在部落格上,這本書就是作者對於寫部落格的想法。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現今少子化的時代,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卡爾·紐波特的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提供了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學習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僅適用於大學生,也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擁有良好的學習力,增進生活效率。
Thumbnail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時間花在電子郵件、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而這也讓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那就是—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本書介紹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策略,並提供了讓讀者可以實際實踐的部份。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溫層的人在短時間內可以互相熟識,交流想法,但思想同質時,卻沒辦法出現突破口,因此需要拓寬人脈,才能延伸思維。(深度思考) 不停的問為什麼,越來越深,作者舉例馬斯克成功發展電動車就是發現電池的限制,找出問題的根本 養出問笨問題的習慣,有些聰明人往往答不出來笨問題,因為已經習慣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金敏植,原本在電視台裡從事電視劇導演,因為工作性質的轉變,無法將閱讀到有趣的小說拍成電視劇帶給人們歡樂,後來他換個角度來思考,既然是要帶給人們歡樂那用部落格的方式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標,於是就把育兒經驗、登山日記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寫在部落格上,這本書就是作者對於寫部落格的想法。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現今少子化的時代,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卡爾·紐波特的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提供了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學習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僅適用於大學生,也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擁有良好的學習力,增進生活效率。
Thumbnail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時間花在電子郵件、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而這也讓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那就是—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本書介紹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策略,並提供了讓讀者可以實際實踐的部份。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