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學習時,所有知識同等重要嗎?無用知識的啟發?《深度學習的技術》ep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有寫過些書的心得,也繼續把其中一部分寫出來

這本書作者是楊大輝,是4think部落格作者,以下舉出書中觀念,並寫些我的心得

raw-image


⬛跨領域學習

內行人都有共同盲點,而外行人則更可能用新的角度來突破盲點,建議在一領域專精,以及策略性擴展知識邊疆,並且提到多元思維模型,這些模型來自於不同的學科,查理蒙格稱之為「魯拉帕路薩效應」,可以避免陷入單一學科思維,並讓不同領域知識合起來產生湧現

所有知識都同等重要嗎?

不是,例如摩爾摩斯的推理能力強大,他對於化學、法律、解剖學等領域知識都有涉獵,但不會將所有的知識看成同等重要,像是福爾摩斯就不知道太陽系的瑣碎知識

要如何知道自己該學什麼? 兩種方式

一、尋求前輩給你建議,參考前人或高手們會選擇什麼領域來研究

二、自己花時間進行探索,除了專注在那些明顯對你有用的領域之外,許還應該把一小部分時間在看似無關的領域,進行隨機探索,可以用80/20法則來分配學習。也就80%時間對專業明顯重要的領域,20%時間探索陌生領域

而例如達爾文故事,如果透過現代的標準來分類的話,人口學的知識是屬於經濟學範疇,而達爾文想到地的演化論則是生物學範疇,透過跨領域學習帶來的碰撞,達爾文產生新思想,也因此拓展了生物學的知識版圖。

那這些靈感是忽然發生的嗎? 不是,是經過大量思考和研究,讓創見慢慢變完整,想法才慢慢出現

⬛無用的啟發

有些具體知識,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確實沒有實際效用,例如光速為每秒299,792,458公尺,但作者認為,知識就算沒有「實際效用」,也常有「啟發作用」

例如前面提到的光速,當作者仔細思考「光速為每秒299,792,458公尺」時,聯想到「到底是什麼樣的瘋子才會想到要去測量光速啊?」,接著去進行搜索,看看以前的人測量光速的方式

因此如果能在看到知識的第一反應之外,再多想一層:「這知識和我目前所做的東西,有什麼關聯」,或許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raw-image


⬛心得

對於知識的啟發作用,我有想到一個類似的例子,之前有學校上課學過雙因素理論,有句話是說:滿意的相反不是不滿意,是沒有滿意。

這個概念我覺得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例如要思考如何改善生活時,可以思考到痛苦的相反不一定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那如果要改善生活,除了提高快樂之外,也能思考如何減少痛苦,從這兩方面下手,或許未來就能朝這兩方向努力,讓大家都能活得更好

而作者對於跨領域學習的介紹,算是讓我對於學習內容來說有更多理解,因為我有時也會去思考,一個人的時間有限,而學科很多,因此不太可能每個領域都分配同個時間

以上觀念讓我想到「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書中提到的以主題為主,以領域為從,主題是你追求的論點,領域就是心理學、歷史,或是文學等內容的分類科目,例如從生物學(領域)中的螞蟻社會運作,有些螞蟻遊手好閒,這就能對於組織管理(主題)帶來啟發,這也算是知識的啟發作用

而我在看一些書籍和文章的時候,也常常能看見作者以自身專業為主,涉略不同領域知識,例如在哲學家探討自由意志的問題時,可以去向生物學和腦科學研究或AI領域獲得啟發;在生物書籍中,可以看見作者依照自身研究,提出對於環境和生態的一些思考,就可能會涉及一些地理學和倫理學等知識;一些醫生寫有關於生死議題,也能從哲學思考中獲取啟發

當自己對於一些問題有興趣時,也能從不同學科獲取啟發,例如對於做決策感興趣,可以在心理學內容裡學到人類認知的偏誤、在生物學到人類祖先生活型態對於大腦的影響、在經濟學的可用成本和收益等方式來看待

以上內容給大家參考

avatar-img
129會員
363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參與matters活動徵文,「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本書作者為寺田真理子,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結合我的一些心得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本書作者為書評家土井英司,這本書探討有關於商業書籍如何閱讀,對於閱讀下的定義,是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各種後續行動的閱讀,以下列出幾個書中觀念,有些加上我的一些心得
參與matters活動徵文,「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本書作者為寺田真理子,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結合我的一些心得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本書作者為書評家土井英司,這本書探討有關於商業書籍如何閱讀,對於閱讀下的定義,是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各種後續行動的閱讀,以下列出幾個書中觀念,有些加上我的一些心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運用創造性思考來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並促進新舊知識的融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排好今年想分享的書單(文字或音檔輸出),有些書是重讀,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悟: 1.思維進化:用思考突破人生所有障礙. 遠流 2.深度思考的技術:最受歡迎的百萬思考課,養成不被時代淘汰的5大思考力. 遠流 3.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 遠流 4.高手心態:「精英日課」人氣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透過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將新學的知識與現有知識體系結合,並解決現實問題。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運用創造性思考來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並促進新舊知識的融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中的五大學習部分:記憶力,理解力,知識網,拓展能力與生活應用。作者分享了對於這些學習部分的心得與建議,並提供了主題相關的書籍推薦及閱讀資料。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排好今年想分享的書單(文字或音檔輸出),有些書是重讀,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悟: 1.思維進化:用思考突破人生所有障礙. 遠流 2.深度思考的技術:最受歡迎的百萬思考課,養成不被時代淘汰的5大思考力. 遠流 3.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 遠流 4.高手心態:「精英日課」人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