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陷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回提到,要想有效率的運用發生在生活周遭的資訊,單純記得所有的資訊並不是好的方法,畢竟同時發生在世界上的資訊太多,我們更該將自身遇到的經驗經思考轉化為可用的反思。


這些反思最好包含對事件的完整理解,包含做事當下我們的假設為何、做決定的時空背景為何、做決定當下我們的情緒為何,收集的越完善,我們越有機會將反思的推論套用在未來具體的情境下。

將生活事件以第三者的角度進行詳盡記錄,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記錄下外人的角度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行動,回頭看我們當時有什麼目標與設想,那麼到了現在是否真正滿足預期,兩者之間的差距是什麼,會不會遇上了什麼困難?依照這些一條一條進行記錄,我們就可以先對事情有完整的了解。


接著要針對其中可以操縱的元素進行反思,假設任一個元素改變了,會不會影響事情的走向,是不是事前能進行更詳盡的調查,是不是執行層面可以進行改善等,是不是能再多學習些什麼。

進行這些反思後,我們可以在下一次遇到一樣的事情時進行實驗,看我們的猜測是否真正讓事情朝向我們希望的方向去,並在一次次的反思之間持續改善。


以上就是標準的反思流程,依此,我們就可以將過去的經驗拆解,變成現在我們成長的養分,並且在未來我們下決定的時候指引我們一條道路。

但是,我們永遠不可能100%了解事實,而只能從我們的觀點出發,將事情的全貌盡可能保留下來,但我們所見與事實的差距無法被證明,換言之,使用我們自己反思的每一項行動,都可能建立於錯誤的觀點、片面的事實。


除此之外,就算我們努力客觀中立,回想過去的動機、情境仍是挑戰,我們很可能陷入動機性推理的漩渦,也就是我們先看到了最終我們做了或沒做,再來編織理由合理化當下行為的現象。

這可能讓我們對生活經驗的反思產生危險,我們可能都以為自己做的很棒、將事情都想成對自身有利,但實際上可能有事前調查的盲點、執行中的盲點等,這些需要多加學習來加以排除。

即使我們的反思採用的都是危險的證據-記憶,但將這些記憶經過轉譯成文字後,可以確保外在的一致性,可以確保記錄下來的東西不會改變,減少回憶長久之前的記憶產生的錯誤。所以,除了我們在回憶中與當時的自己對話,留下的文字記錄也方便我們跟過去的自己對話,看做事當下的自己、回顧當下的自己、跟離開當下情境的自己,是不是有些事情經過時間的考驗出現不一樣的觀點,也就能知道當下的反思還有什麼不足的觀點可以在未來使用。


利用發生在身邊的事件進行反思,可以將世界中零碎的資料轉換成有意義的訊息、知識,長久運用可以發展成自身的智慧。但切記,反思的切入點只能是自身受限的觀點而非事實,以此建立的知識也會受動機性推理影響,只有多次進行實驗、反覆進行反思,才可能達成真正有效的改變。

3會員
10內容數
這裡記錄了一位貓派人士的奇妙發想,期待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迷你發想能給予你一點樂趣、一點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