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四章—摘句、我的對照(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和案主之主體內所發生的情形呈現出來。我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心理治療在實際進行時,是一種極具個人性、主觀性的體驗。這種體驗有些迥然不同於客觀特徵(也就是自外部觀察而得的知識)的性質。

[我→]以上全段照錄

 

p.78

治療者的體驗

[我→]不容易摘錄,略

 

案主的體驗

[我→]不容易摘錄,略


avatar-img
89會員
668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76 治療的結果 也就是治療之後所發生的持續變化。我所談的將限於由研究證據所產生的說法。   案主在變化之後才能辨認關於自己的概念。他變得不再視自己為不可接納的人,不再認為自己不值得尊重,或必須依別人的標準而生活。他變得能將自我概念界定為有價值的人、能自我導引的人、有能力以自己的體驗為基
p.74 變化的過程 我們知道,案主會在很多個不同的向度上表現變化的運動。每一個向度都是一個連續體,而不論案主的起點何在,他最後總是會朝此連續體的上方而發展。   在個人的感覺和意義方面,他的運動方向是:離開感覺模糊難辨的狀態,離開不由自己、不能表達的感覺狀態。他要進人的是:時時刻刻都能體驗
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地方,最近去參加研習班(註:已結束),同學們自己討論、研習,老師每隔一陣子會出現,另外約時間談。裏面有位同學是以下這個樣子的,老師說她在轉型,請她邀以前的同學一起組「投射研習班」,她是班長。   以前,她會時時站起來,走來走去,或是用跳的(好像看過,但是現在不能肯定,十多年前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我上週五(12/15),最後一次去新竹參加「投射研習班」 決定不再去了,她們讓我講比較多。回來後,在群組跟大家說一下(那天有2個人沒出席)   「今天我提到我的血糖,上次醫師加了新藥後,降低了2個月, 第3個月又略高了。   第4個月繼續高了半個月,又降下來, 到現在滿1個月了,
朋友的先生突然離世,告別式辧完後,繼續跟我傳訊息,說話。   二、三個月過後,她的情緒比較穩定,生活也慢慢恢復正常,只是還有很多事情要辦,生活還沒安定下來。有一天她在訊息中列了她目前要做的事情,我看了,覺得太多,但是跟她說:「事情太多了,要減少。」是沒用的。   她要自己一個人賺錢,接送孩子
p.76 治療的結果 也就是治療之後所發生的持續變化。我所談的將限於由研究證據所產生的說法。   案主在變化之後才能辨認關於自己的概念。他變得不再視自己為不可接納的人,不再認為自己不值得尊重,或必須依別人的標準而生活。他變得能將自我概念界定為有價值的人、能自我導引的人、有能力以自己的體驗為基
p.74 變化的過程 我們知道,案主會在很多個不同的向度上表現變化的運動。每一個向度都是一個連續體,而不論案主的起點何在,他最後總是會朝此連續體的上方而發展。   在個人的感覺和意義方面,他的運動方向是:離開感覺模糊難辨的狀態,離開不由自己、不能表達的感覺狀態。他要進人的是:時時刻刻都能體驗
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地方,最近去參加研習班(註:已結束),同學們自己討論、研習,老師每隔一陣子會出現,另外約時間談。裏面有位同學是以下這個樣子的,老師說她在轉型,請她邀以前的同學一起組「投射研習班」,她是班長。   以前,她會時時站起來,走來走去,或是用跳的(好像看過,但是現在不能肯定,十多年前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我上週五(12/15),最後一次去新竹參加「投射研習班」 決定不再去了,她們讓我講比較多。回來後,在群組跟大家說一下(那天有2個人沒出席)   「今天我提到我的血糖,上次醫師加了新藥後,降低了2個月, 第3個月又略高了。   第4個月繼續高了半個月,又降下來, 到現在滿1個月了,
朋友的先生突然離世,告別式辧完後,繼續跟我傳訊息,說話。   二、三個月過後,她的情緒比較穩定,生活也慢慢恢復正常,只是還有很多事情要辦,生活還沒安定下來。有一天她在訊息中列了她目前要做的事情,我看了,覺得太多,但是跟她說:「事情太多了,要減少。」是沒用的。   她要自己一個人賺錢,接送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106 ●我的發現:人格的核心是積極的   我們的臨床經驗中產生一個相常具有革命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逐漸認識了:人的本性中、最內在的核心,或說,人格的最裡層、人之為物的根本,在本質上是積極、正面的—它本來就帶有社會性、前進的傾向,有理性、而且很實在。   這樣的觀點和目前我們這個文
Thumbnail
p.101 ●對自己的喜歡   關於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在已經發表、出版的各種研究和著作中都曾強調:心理治療的方向和成果之一乃是要人能接納自己,我們在心理治療中已建立這樣的事實,即:成功的心理治療會使人對自我的積極態度增加,而消極態度減少。   我們也曾測量過:自我接納的程度有逐漸增高的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106 ●我的發現:人格的核心是積極的   我們的臨床經驗中產生一個相常具有革命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逐漸認識了:人的本性中、最內在的核心,或說,人格的最裡層、人之為物的根本,在本質上是積極、正面的—它本來就帶有社會性、前進的傾向,有理性、而且很實在。   這樣的觀點和目前我們這個文
Thumbnail
p.101 ●對自己的喜歡   關於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在已經發表、出版的各種研究和著作中都曾強調:心理治療的方向和成果之一乃是要人能接納自己,我們在心理治療中已建立這樣的事實,即:成功的心理治療會使人對自我的積極態度增加,而消極態度減少。   我們也曾測量過:自我接納的程度有逐漸增高的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