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奇蹟課程-第四課

更新於 2024/05/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四課

這些念頭就像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
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不具任何意義

先用大約一分鐘的時間留意一下心中所浮現的念頭。然後把今天的觀念套用在那些念頭上。你一覺察到某個不悅的念頭,便可就地取材,加以運用。但也不要只選擇你認為「壞」的念頭。你若訓練自己正視自己的念頭,便不難發現它們全都善惡夾雜,很難斷定孰「好」孰「壞」。也正因如此,它們才不具任何意義

raw-image

在取材運用今天的觀念時,應照常力求具體。不要害怕選取「好」的念頭,也不避諱「壞」的念頭。

它們之中沒有一個能代表你真正的念頭,你的真念頭都被它們掩蓋住了。

」念頭至多只能算是那更殊勝之境的一道陰影 而已,而陰影會模糊人的視線。

」念頭則會擋住視線,讓人根本視而不見。 

兩者均非你之所願。這練習十分重要,以後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反覆出現。此課的目標乃是訓練你區分無意義與有意義的第一步。它只是遠程目標的一個起步,教你看出無意義者俱在身外,有意義者俱在心內。它也是教你的心去辨認何者相同、何者相異的入門訓練。


練習

你利用自己的念頭來練習今天的觀念時,請具體指出念頭中的主人翁或相關事件,例如:

有關____的念頭不具任何意義。它就像我在這房間(或街上等等地方)所看到的事物一樣。

你也能夠把這觀念套用在你視為有害的念頭上。這種練習非常有用,但不可取代「隨地取材」的練習原則。無論如何,省察你的心念時,不要超過一分鐘。因為你還算是新手上路,容易落入胡思亂想的陷阱。

此外,由於這些練習仍屬於一個起步,你會發現,特別難讓自己放下那些尾隨念頭而來的判斷。今天,複習的次數不要超過三或四回。這課是訓練你覺察,這連接到「寬恕四步驟」中的第一步(前置步驟):「覺察內在的不平安」,這個覺察是寬恕的起步

自我覺察的功夫是在寬恕學習或任何靈性學習裡的第一步因為你是覺察到內在的信念有問題,才能用方法去做轉念、做修正寬恕針對的就是我們的念頭,並不是外在的人事物。那件事或那個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投射什麼信念在它上面。

自我覺察的學習可以說是一輩子、終身的。因為小我有很多微細的、深刻的、隱微的信念潛在你裡面,而且這些信念大大地出乎你的意料

所以我們在看到時還蠻壓抑的:我內心竟然有這樣的想法。這些都是小我刻意去否認、自我欺騙,企圖去掩蓋的信念。


|操練要點|

  • 1. 何者相同(W-4.2-3)

不論是好的念頭,還是壞的念頭,都是屬於小我的,因為是二元對立的兩邊,這兩種念頭你都要把它帶入今天的練習裡。

「何者相同」指好跟壞,我們自以為的區分幫助人是好的,傷害人是不好的,結果覺察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以為好的念頭和不好的念頭都是相同的,都是從小我出來的。

不管你對這個世界的評判是好還是不好,都是不具任何意義的,這是這課要告訴我們的。  

  • 2. 何者相異(W-4.3)

「何者相異」指要你去區分「什麼是小我思維,什麼是聖靈思維」。

整部奇蹟課程的學習的最重要關鍵,就是把小我思維跟聖靈思維區分開來,這課就是我們的起點。這個區分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去做百分百清楚的區分,否則如果中間有模糊地帶的話,我們在抉擇時一定會抉擇到小我那邊去。

小我的念頭並不是全然的好、全然的善、全然的愛。但它又假裝它是愛,所以看起來小我並不像是罪大惡極的東西,因為它有假裝,所以看起來是「善惡夾雜」。總歸來說,沒有一個終極真正的意義。不論是好的念頭,還是壞的念頭,都是屬於小我的,因為是二元對立的兩邊


往下覺察、挖掘

想想看,我們很多時候有善意,但這個善意往往是出自我們自己的想法和投射,很難講對當事人是否真的好,我們也不知道。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熵妮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83會員
71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做人的限制 選擇體驗做人,其實就是來選擇體驗受限制。這句話並沒有批評的意味在裡面。做為人,體驗到受限制,本就是很自然的事。不過同時,理解這種局限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你總是可以擴展你體驗的範圍。
上帝的恩賜會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 在<奇蹟課程>這本書中,提過上帝的恩賜會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我曾經認為上帝的恩賜滿足的是我們物質上的需求,但現在我認識到,上帝的恩賜不是物質的? 上帝的恩賜確實不是物質的。上帝的恩賜就是你,是你所具足的本性,是你與上帝一樣無盡的潛能。
只有變得完美了,才能體驗富足嗎? 除非我們能活得完全沒有困惑﹑憤怒,沒有不和諧時,才能體驗到成功與富足嗎? 我很難相信,我們得變得完美了,才能開始體驗富足。 其實需要做的,是思維完全的清晰。"我們得變得完美了,才能體驗富足。”,是把前因後果顛倒過來了。
開悟就像治癒你的失憶症 我們都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關於我們日常的行為以及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我們已經盡我們的最大能力﹐聽從指導﹐不再抗爭﹐只做帶給我們安寧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挺順利﹐然而我們的家庭財務卻越來越難保持收支衡平。我們現在做對了嗎?
清楚你的動機 去創造你喜歡的﹐不過要清楚你的動機是什麼 問﹕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嗎? 答﹕當你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不會出現在你的詞彙中。那時,你只知道圓滿具足與同一體。
創造中的選擇 在思維裡,對於“創造”的運作過程有許多困惑。其實,你會體驗到你所選擇的看法。雖然你本是一個完整﹑完美的眾生,本沒有一絲匱乏的感覺,但如果你願意,你還是可以讓自己相信,你之所以努力去創造物質的需求,是因為你缺它不可。
做人的限制 選擇體驗做人,其實就是來選擇體驗受限制。這句話並沒有批評的意味在裡面。做為人,體驗到受限制,本就是很自然的事。不過同時,理解這種局限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你總是可以擴展你體驗的範圍。
上帝的恩賜會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 在<奇蹟課程>這本書中,提過上帝的恩賜會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我曾經認為上帝的恩賜滿足的是我們物質上的需求,但現在我認識到,上帝的恩賜不是物質的? 上帝的恩賜確實不是物質的。上帝的恩賜就是你,是你所具足的本性,是你與上帝一樣無盡的潛能。
只有變得完美了,才能體驗富足嗎? 除非我們能活得完全沒有困惑﹑憤怒,沒有不和諧時,才能體驗到成功與富足嗎? 我很難相信,我們得變得完美了,才能開始體驗富足。 其實需要做的,是思維完全的清晰。"我們得變得完美了,才能體驗富足。”,是把前因後果顛倒過來了。
開悟就像治癒你的失憶症 我們都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關於我們日常的行為以及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我們已經盡我們的最大能力﹐聽從指導﹐不再抗爭﹐只做帶給我們安寧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挺順利﹐然而我們的家庭財務卻越來越難保持收支衡平。我們現在做對了嗎?
清楚你的動機 去創造你喜歡的﹐不過要清楚你的動機是什麼 問﹕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嗎? 答﹕當你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不會出現在你的詞彙中。那時,你只知道圓滿具足與同一體。
創造中的選擇 在思維裡,對於“創造”的運作過程有許多困惑。其實,你會體驗到你所選擇的看法。雖然你本是一個完整﹑完美的眾生,本沒有一絲匱乏的感覺,但如果你願意,你還是可以讓自己相信,你之所以努力去創造物質的需求,是因為你缺它不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Thumbnail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某物,例如上節課提到的"蘋果",你之所以知道這東西叫"蘋果",是因為你根據過去記憶的經驗所解釋出來的,這個蘋果的意義等同於過去的經驗 如果沒有過去的經驗,你看到上節課提到的"蘋果圖像"時,你可能會說:「嗯,紅紅的,看起來像果實」;但事實上,不管你說什麼,還是根據過
Thumbnail
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標題這種說法聽起來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了不存在的事物?那東西明明在那?討厭的事明明就發生了,為什麼說它們"不存在" 我們現做一個簡單實驗, 請看下圖 你看到的時候,是否心中出現蘋果或Apple的心聲,可能會覺得"好吃",甚至感受到甜度…但事實上我們
Thumbnail
我絕不是為了我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前面的課程要求我們否定外在環境及念頭的意義,這一課要我們面對那些會引起煩惱,或者是任何負面情緒的念頭 你這麼說,可能又會問,那我是為了什麼理由而感到生氣呢?這一課賣了一個關子不提,在下一課會給出答案;J兄總是不那麼在意給你答案,因為答案總是帶來意義,他更希望你擺脫頭
Thumbnail
這些念頭就像房間所看到的事物一樣,不具任何意義 前面我們做完「外在環境」的無意義練習,這一課要我們開始做「內境」的無意義練習,也就是拿頭腦裏的念頭來做練習 不管是外在的環境,或是腦內的念頭,都一樣屬於意識大夢中的「現象」;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物質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自然損壞;同樣的,腦中的念頭也來來
我並不了解我在這房間看到的一切 此練習要你學習去看它的原貌,你才會明白自己對它的認識微乎其微 我們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其背後,都受到過去信念的干擾 其實不只是過去的信念,就連上一刻的「感受」都隱性的影響著你的判斷; 舉例來說,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子的,有三杯水,中間是溫水,左右各一冷一熱水;接下來
Thumbnail
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意義,都是我自己賦予的 是的,你是手握顏料的孩同,隨意的在心中的畫板上塗鴉,再看看自己畫出什麼,給它們名稱,給它們意義,就這樣,你的夢中故事就展開了。 這一課,J兄要你再次環顧四週,不分大小輕重,先從有形有象的「物質」下手,再次指出這些物件不具任何意義。 你會問,椅子不具意義,
Thumbnail
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 這一課要你環顧外在現象,也就是「外境」(後面的課要你審察「心智活動」的內境)並對它們說「不具任何意義」。 為什麼要對外在境界說不具任何意義呢?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當你如此尋問,請看看你在問什麼;你可知,就是這個習慣讓你活在意義中;也是因為
你改變對方,就如同你在改變妳內在分裂之自我,但是這個自我的存在是有其正當性的,他是你分裂並創造出來,為你承擔你所不願意樂見之一切的那個部分靈魂。你改變它,你就是在否定他,你否定他,你就是在否定自己。你的動作只是在加深分裂,擴大妳與那個分裂自我之間的鴻溝。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Thumbnail
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某物,例如上節課提到的"蘋果",你之所以知道這東西叫"蘋果",是因為你根據過去記憶的經驗所解釋出來的,這個蘋果的意義等同於過去的經驗 如果沒有過去的經驗,你看到上節課提到的"蘋果圖像"時,你可能會說:「嗯,紅紅的,看起來像果實」;但事實上,不管你說什麼,還是根據過
Thumbnail
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標題這種說法聽起來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了不存在的事物?那東西明明在那?討厭的事明明就發生了,為什麼說它們"不存在" 我們現做一個簡單實驗, 請看下圖 你看到的時候,是否心中出現蘋果或Apple的心聲,可能會覺得"好吃",甚至感受到甜度…但事實上我們
Thumbnail
我絕不是為了我所認定的理由而煩惱 前面的課程要求我們否定外在環境及念頭的意義,這一課要我們面對那些會引起煩惱,或者是任何負面情緒的念頭 你這麼說,可能又會問,那我是為了什麼理由而感到生氣呢?這一課賣了一個關子不提,在下一課會給出答案;J兄總是不那麼在意給你答案,因為答案總是帶來意義,他更希望你擺脫頭
Thumbnail
這些念頭就像房間所看到的事物一樣,不具任何意義 前面我們做完「外在環境」的無意義練習,這一課要我們開始做「內境」的無意義練習,也就是拿頭腦裏的念頭來做練習 不管是外在的環境,或是腦內的念頭,都一樣屬於意識大夢中的「現象」;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物質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自然損壞;同樣的,腦中的念頭也來來
我並不了解我在這房間看到的一切 此練習要你學習去看它的原貌,你才會明白自己對它的認識微乎其微 我們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其背後,都受到過去信念的干擾 其實不只是過去的信念,就連上一刻的「感受」都隱性的影響著你的判斷; 舉例來說,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子的,有三杯水,中間是溫水,左右各一冷一熱水;接下來
Thumbnail
我在這房間所看到的一切意義,都是我自己賦予的 是的,你是手握顏料的孩同,隨意的在心中的畫板上塗鴉,再看看自己畫出什麼,給它們名稱,給它們意義,就這樣,你的夢中故事就展開了。 這一課,J兄要你再次環顧四週,不分大小輕重,先從有形有象的「物質」下手,再次指出這些物件不具任何意義。 你會問,椅子不具意義,
Thumbnail
我在這房間(街上、窗口、此地)所看到的一切,不具任何意義 這一課要你環顧外在現象,也就是「外境」(後面的課要你審察「心智活動」的內境)並對它們說「不具任何意義」。 為什麼要對外在境界說不具任何意義呢?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當你如此尋問,請看看你在問什麼;你可知,就是這個習慣讓你活在意義中;也是因為
你改變對方,就如同你在改變妳內在分裂之自我,但是這個自我的存在是有其正當性的,他是你分裂並創造出來,為你承擔你所不願意樂見之一切的那個部分靈魂。你改變它,你就是在否定他,你否定他,你就是在否定自己。你的動作只是在加深分裂,擴大妳與那個分裂自我之間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