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情練習 | 做真正的自己,就是斷開假好友,封鎖不屬於你生命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白色聖誕節》是《黑鏡》第二季的特別篇,該劇的黑科技是一種植入人體的「智能眼」。而智能眼其中一個功能是能「封鎖」現實中的任何人,一旦按下封鎖鍵,被封鎖者和你都會化為人型糊影,聲音也會被屏蔽為無法辨識的回音,彼此看得見但不得其貌,聽得見但不得其音,連含有你的所有影像對方也都看不見。更狠的是,被封鎖者也無法透過任何方式聯繫你,除非你解除封鎖或死去,否則對方將永遠被關在「沒有你的世界」裡。

然而劇終究是劇,即便我們有智能眼,礙於現實複雜的職場或社交圈,也難以任性地一鍵封鎖,頂多在社群上「封鎖」或「噤聲」不合拍的人。且別說封鎖了,連「退追」和「移除好友」對多數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就是那多數人的其中之一。

人是我的長處,也是我的軟肋

在職場上我是一名業務,相較於執行端的工作,我對應對技巧和人際互動的提升更感興趣。在私下,我是一個不怕生、擅長融入社交場合中的人。由於對人的喜好和好奇心,我喜歡與人交流,因此在談話中我更傾向提問而較少發言,然而這同時也讓我培養出高超的偽裝技能。

於公於私,只要察覺到某人針對我,我也會維持表面和氣,能自然地對話、開玩笑;若遭到刻意冷漠,我也會裝沒事,甚至還能在下次見面時主動打招呼。幽默的是,我在職場上常給人嚴肅和霸氣的印象,但遇到這種事卻像孬種「表裡不一」,也因此我也不會(應該說是不敢)退追對方或移除我的社群假好友。

或許是不敢得罪別人吧,所以會盡量減少各種衝突的可能性;也或許是不想傷對方的心,因此寧願維持表面的網友關係。但長期下來,我意識到這種的做法其實都在消耗我的能量,因為偽裝本身就是違背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然而就在去年下半年,壓垮我的最後兩根稻草終於來臨,讓我有機會練習絕情。


練習絕情,拿回關係中的主導權

在發生最後的稻草事件前,我已遭受超過半年的連續技攻擊(以下稱他們為蛇與蠍)。兩者攻擊我的招式不同,蛇善於側面襲擊,蠍善於背後偷襲。如上述所說,這大半年我無論如何都維持表面和氣,忍功開到極致。

忍到某天,可能是看到蛇的動態更新吧,原本想不著痕跡的噤聲,但想了想覺得,我為何要繼續偽裝?對方知道我退追又如何?於是果斷按下「移除好友」和「取消關注」。

哇,這是什麼神奇的魔法?看著關注數和好友數各自降低的瞬間,我感覺自己拿回了某種具有主導權的力量。Practices makes perfect,幾個月後我又再次執行絕情練習,相較於第一次,這次更加上手,大大減少「按下移除和退追的猶豫期」。


分享英國前首相 柴契爾夫人 曾說過的一段話: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注意你的想法,它們會變成言語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成行為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注意你的行為,它們會變成習慣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注意你的習慣,它們會變成性格 An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注意你的性格,它會成為你的命運

絕情無需卑鄙,淡然是最高雅的心境

絕情是我過去一直以來的恐懼之一,大至與人切割,小至拒絕別人,而這也養成了我心口不一的 習慣。然而偽裝久了,雖看似能暫時避免外在衝突,但卻製造內在更大的矛盾,形成「沒有勇氣做自己」的 性格

不是說要徹底改掉偽裝的習慣,偽裝有時也是生存的必要之計。這裡的不偽裝指的是「內外一致」:若打從心裡討厭一個人,那就做出一致的行為。這部分蛇蠍倒是挺忠於自我,只是他們的手段欠缺高明。

經過兩次的絕情練習,我發現絕情無需像蛇蠍般卑鄙,也無需故作和氣來偽裝自己──淡然是最高雅的心境。然而,生活中仍須面對那些不可避免的相遇,這時不必擔心,想像開啟「智能眼封鎖」:當看到他們,就視之為一坨糊影;當聽到他們的聲音,就當作嗡嗡嗡的音頻;心如止水,就像無視眼前的塵埃,他們不值得我們的注意力。



生活中有敵人倒也不是件壞事 他們就像高舉著旗子告訴你:嘿!我不屬於你的生命 比起那些不對盤還賴著不走的關係 蛇蠍費盡心思地將你踢出局 反而大大省下你「思考如何遠離他們」的精力

無須恨 愛與恨的能量同等強烈 愛是愛完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恨是恨不完別人反過來刺自己 世界是你的意念反射 你多一天臭臉 世界也不會給你好臉色

對付蛇蠍之輩 先切割,再淡然,後感激 切割社群上的一切聯繫 淡然將之視為糊影 感激他們讓你學會拿回自己的力量 淘汰一個敵人也沒有少一個朋友 因為你也絕不可能和這種人當朋友 再次感激 內心的雜草叢生多虧絕情才能芳草如茵 懂得絕情而不濫情 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1/15
現實生會中我們還是會有很多不喜歡的朋友,不得不交往。因為社會就是這樣子形成的,有你喜歡的,不喜歡的。或許不喜歡的這樣更多數。但我們要學習包容。自己有自信,自然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愉快自如。分享哦!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5
普普文創 如果被屢屢攻擊實在難以包容,不攻擊也不反擊就是我對蛇蠍最仁慈的態度了哈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9
avatar-img
Ree 的思想角落
69會員
48內容數
如果你除了文章也想看一些日常的我,那就加入沙龍吧❤️
Ree 的思想角落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回想小時候,我們常被長輩叮嚀「看到人要問好。」而在被教導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問好」是一種禮儀。隨著大人的機會教育,我們逐漸從肆意生長的野草,慢慢收斂成懂事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學會「排隊」、「輕聲細語」等公共場合的禮儀。 然而長大後,這條「習禮之路」並沒有因年齡增長而停止,只是身邊少了那個會不厭其煩地
Thumbnail
2025/04/07
回想小時候,我們常被長輩叮嚀「看到人要問好。」而在被教導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問好」是一種禮儀。隨著大人的機會教育,我們逐漸從肆意生長的野草,慢慢收斂成懂事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學會「排隊」、「輕聲細語」等公共場合的禮儀。 然而長大後,這條「習禮之路」並沒有因年齡增長而停止,只是身邊少了那個會不厭其煩地
Thumbnail
2025/02/21
2025 年 7 月,我拖著兩個行李箱、10 萬元存款,及一張效期一年的工作簽證,踏上飛往多倫多的航班。當年我 24 歲,大學休學,英文程度中下,僅有幾份服務業的工作經驗。然而,我選擇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加拿大,用打工度假的方式,歸零。 出發前,我滿懷熱情地想像自己在快時尚服飾店整理衣架,或在街邊
Thumbnail
2025/02/21
2025 年 7 月,我拖著兩個行李箱、10 萬元存款,及一張效期一年的工作簽證,踏上飛往多倫多的航班。當年我 24 歲,大學休學,英文程度中下,僅有幾份服務業的工作經驗。然而,我選擇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加拿大,用打工度假的方式,歸零。 出發前,我滿懷熱情地想像自己在快時尚服飾店整理衣架,或在街邊
Thumbnail
2024/12/24
我家陽台是公寓走廊外推的格局,晾衣區屬公共空間。某次我在晾衣服時遇見鄰居太太,她返家將物品交代孩子拿進去後,又出來整理放在陽台裡的盆栽,此時我打破沉默: 「隔壁蓋房子,這樣太陽都進不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和鄰居太太說話。以往我們在為數不多的走廊相遇,最多僅微微抬眼相視和點頭,好像對眼是種侵犯似地
Thumbnail
2024/12/24
我家陽台是公寓走廊外推的格局,晾衣區屬公共空間。某次我在晾衣服時遇見鄰居太太,她返家將物品交代孩子拿進去後,又出來整理放在陽台裡的盆栽,此時我打破沉默: 「隔壁蓋房子,這樣太陽都進不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和鄰居太太說話。以往我們在為數不多的走廊相遇,最多僅微微抬眼相視和點頭,好像對眼是種侵犯似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它是戲臺上的黑衣怪客,它是推動浪潮的無形力量,它是遮蔽世界的蛛網,它是神靈不可捉摸的催促。它是靈魂背面的低語,它亦是不可說者之手。   ——《無名者的日誌》殘片
Thumbnail
  它是戲臺上的黑衣怪客,它是推動浪潮的無形力量,它是遮蔽世界的蛛網,它是神靈不可捉摸的催促。它是靈魂背面的低語,它亦是不可說者之手。   ——《無名者的日誌》殘片
Thumbnail
  在不同場合戴上不同面具是門技術,那些說她偽善者不過是出於己身技不如人的忌妒。
Thumbnail
  在不同場合戴上不同面具是門技術,那些說她偽善者不過是出於己身技不如人的忌妒。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紅色房間》一句點名主旨的台詞——「你猜,這世界上誰最不會說謊?──是鬼魂,因為它們能夠被看透。」正因為鬼魂能夠被看穿,而人類並無法,因此電影留下了並未道破的結局,我們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形貌,也因此在這個過分透明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某程度上都成為了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Thumbnail
「紅色房間」意指在暗網中開設直播,以折磨少女的肉體來獲得打賞,用鮮活的生命作為暗網流動市場中的價值資本。然而,這部片特別之處在於,導演拒絕迎合犯罪事件窺看者的獵奇心理,拒絕以視覺展現房間裡發生的一切,即使「看不到」兇手的犯行、受害者的慘況,但絕對足以達成對觀影者的合理加害。
Thumbnail
「紅色房間」意指在暗網中開設直播,以折磨少女的肉體來獲得打賞,用鮮活的生命作為暗網流動市場中的價值資本。然而,這部片特別之處在於,導演拒絕迎合犯罪事件窺看者的獵奇心理,拒絕以視覺展現房間裡發生的一切,即使「看不到」兇手的犯行、受害者的慘況,但絕對足以達成對觀影者的合理加害。
Thumbnail
偷竊在任何情境下都是不被接受的行為,但作品的形成,多半時候是建立在偷竊之上。只不過在《黃臉》中,它會猶如在坐雲霄飛車般瘋狂。
Thumbnail
偷竊在任何情境下都是不被接受的行為,但作品的形成,多半時候是建立在偷竊之上。只不過在《黃臉》中,它會猶如在坐雲霄飛車般瘋狂。
Thumbnail
有一群囚徒,從小被關在一個深不可測的地下洞穴中,被鎖鏈拴在洞壁前。他們無法轉身,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只能從面前的牆上看到被太陽的光與洞穴裡的火炬所投射的、洞外事物的影子。
Thumbnail
有一群囚徒,從小被關在一個深不可測的地下洞穴中,被鎖鏈拴在洞壁前。他們無法轉身,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只能從面前的牆上看到被太陽的光與洞穴裡的火炬所投射的、洞外事物的影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