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主文章-我在台股用市值型ETF買下全世界全市場的實測投資結果,因有不少屬於個人主觀判斷與實際做法,所以另起文章放至本文。
此篇文章將持續動態更新,或是視情況新增多篇文章來呈現,除了作為實測投資結果的呈現,這也是我自己持續投資的過程紀錄。目前數據最後更新時間為[2024/08/30]。
目前的股債比是以8:2來配置。
原先是打算以110法則來決定股債比例,但後來因考慮到自己開始指數化投資的時間算晚了,加上自己還算可接受與認同指數化投資的理論與做法,因此決定增加一點股票比例,透過多承擔一點風險來提高報酬(變相透漏年齡?)。
如主文章-我在台股用市值型ETF買下全世界全市場,我用以下幾檔ETF作為投資標的。
00646 元大標普500基金
00662 富邦NASDAQ-100基金
00645富邦日本
00709 富時歐洲ETF基金
0050 元大台灣50基金/006208 富邦台50
同主文章所述,各檔標的的配置比例主要是依VT的持股比例參考而成。
資產配置以美國市場占最大比例,持有S&P500近五成;資產配置加入日本市場,除了在VT是占第二高比例外,也因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歐盟市場也是西方市場的重點角色,雖然在台北股市不易感到與其相關,但對於想投資全市場來說,是勢必加入的標的。
個人將台股持有比例放大到三成,主要有幾個考量。雖然可能會有人說是近鄉偏誤,但個人以世界市場而言確實算看好台股,也因台股ETF沒有其他好的新興市場相關ETF、資產比例的管理考量等,故將其他新興市場的價值、動能等因素,集中以投資在台股上作替代。
放大台股比例還有個隱性優點,就是能在自己與其他國內投資朋友們交流時,仍舊能夠以存股、有買0050/006208而接上話題。畢竟在國內知曉VT的人應仍是少數,透過台股ETF來買下全世界全市場的人想必更少。指數化投資這條路是要走十年以上是甚至數十年的,如果一路上都是獨自一人,難免會在無形中提高放棄這條路的可能。所以我認為將資產配置持有一定比例的台股,能夠讓自己在投資路上不孤單。
如主文章-我在台股用市值型ETF買下全世界全市場,我用以下二檔ETF作為投資標的。
00697B 元大美國政府7至10年期債券
00719B 元大美國政府1至3年期債券
以持有美國公債ETF,並以中短期債券為主。資產配置中加入債券,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風險而非增加報酬,公司債與股市的連動性偏高,雖然投報率比美國公債要高,但個人認為想增加報酬應以放大股市持有比例,加入公司並不是首選;長債同理,因短中期債券通常擁有較低的利率風險和波動性,才能更有效地抵禦市場波動。
因執行指數化投資的時間還不到兩年,無法用年化報酬率呈現,故能先以逐月呈現。
投資成果如下圖。
2023/03/31至2024/08/31。
我於2023/03/31接觸並了解指數化投資後,便直接一次性投入所有銀彈參與市場(參考文章:一次買滿 VS 定期定額 你不曾思考過的優缺點),並持續投入手邊閒錢不中斷。
我以Max Drawdown(最大回撤)來呈現直觀的風險數據。
Max Drawdown表示在某一段期間內,投資組合價值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最大跌幅,這是一種衡量風險的方式。
下表是以月線收盤價計算市值,以此峰值與最低點的最大跌幅。
標示為0%代表著上漲且漲過了前一波的峰值。
上表可以確認到2023/08~10月當時有過一波回檔,而且以2024/08月收盤價來看,資產其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那麼為了確實計算與感受一下風險程度,我將同樣峰值以月線收盤價計算,最高點為2024/07月;低點則改以2024/08/05股災當天,用所有標的的最低價計算。
結果如下:
結果很明顯可以看到,相較於去年花兩個月達到的跌幅,這次2024/08/05股災竟是在幾天內就超過其程度,同時也能感受到股市反漲回來的力道之大。
此外,上表也具體呈現出,股債搭配的資產配置是確實能有效降低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