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喝酒 | 說白了酒精其實是一種毒品,不喝酒也可以很開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過去的日子,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知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raw-image


很多不好的習慣,不只酒,菸阿,糖阿,肉啊都知道對身體有害,但要改變這些習慣,需要自己發自內心而非僅透過別人的忠告就能改變的了。且愛喝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到「喝酒傷身」,只會滿腦子「喝酒開心」。的確,研究指出酒精會釋放大腦中的腦內啡,使人在喝酒時感到愉悅。

raw-image


大腦重新設定「對酒的看法」

我對酒的態度轉變是在去年下半年吧,忘了某天為何開始閱讀酒精傷腦的資料,總之,在了解到酒精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後,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自己在家喝酒,連買酒回家的慾望也沒有;現在只在社交場合喝。

去年 12 月 Youtuber 老高發了一支酒精勸世片,深入淺入地介紹「酒的危害」、「酒如何對大腦產生作用」以及「如何治療酒精依賴」,並下了聳動的標題「千萬不要喝,喝了毀一生」。然而,廣告卻常將酒與「品味」、「歡樂」、「解憂」等概念緊緊扣在一起,隻字未提酒對身體的危害。

老高在影片中指出:

「說白了酒精其實是一種毒品。」



比較菸酒法規,酒業享盡特權

相較於菸品廣告的全面禁止,酒業簡直盡享特權。看看《菸害防制法》 與 《菸酒管理法》的最初版:1997 年制定的菸害防制法第二章第九條明列「 9 點菸品不得促銷或為廣告的規範」,而晚兩年制定的菸酒管理法卻反其道而行,不僅開放廣告或促銷,還幽默地點出酒業廣告中「不得含有鼓勵或提倡飲酒」的情形。




這讓我笑了。即便廣告沒有建議每天來一杯,也不代表沒有「鼓勵或提倡飲酒」的含義。例如 2022 年的台灣啤酒廣告,其腳本和敘述方式堪稱一絕,僅花 60 秒就將「千萬不要喝,喝了毀一生」的酒業拉高至「注重環保」、「熱愛土地」和「力挺音樂」的社會企業。

厲害,厲害。



菸酒管理法》還有一點很有趣,它說:

酒之廣告或促銷,應明顯標示『禁止酒駕』,並應標示『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或其他警語。

『並』應標示,『或』其他警語。」想當然爾,若要再加上除了「禁止酒駕」以外的警語,多數酒商當然傾向使用比「有害健康」殺傷力還低的警語以避免影響銷售,像是「禁止酒駕🚫 未成年請勿飲酒」或「禁止酒駕🚫 酒駕找代駕,平安送到家」。

酒業不只在廣告上享盡紅利,連在包裝上也隨心所欲。菸品依規須強制在包裝上露出警示圖文,但你看陳列架上一排排的酒,沒有任何一支外包裝上有標示「喝酒會導致肝癌」、「酒精會造成腦損傷」等警語;包裝更是別出心裁:精緻的浮雕瓶身、高級的蠟封瓶口、現代感的外觀設計⋯⋯ 再搭配代言人強力推薦、影視文化的巧妙置入和同儕影響。多年來,大眾被「美酒」宣傳深深洗腦,使人很容易忘記「喝酒傷身、傷肝、傷腦」的事實。

我想我是醒了。
raw-image


從無酒不歡到節制飲酒

過去兩年在高雄大概是我人生喝最瘋的時候,雖然之前在台北時也喝不少,但喝的時間只限週末晚上或偶爾平日晚上。然而在高雄,不只週末加平日,白天加晚上,且宿醉還沒醒又再乾下一杯。一週喝個三四天是基本,走火入魔時會一連喝五天。我平常不太喝手搖,但啤酒就像我的手搖飲。

然而現在,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會想買酒回家,更不會「想」一個人喝酒。雖然和朋友相聚時還是會喝,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沒有節制。

2023 年跨年在朋友家,朋友問要不要喝酒?我說喝一點就好。朋友說你怎麼喝那麼慢?我說慢慢喝就好。現在看自己,和過去相比簡直 180 度大轉變。不過對於自己的轉變我很開心,喝酒不好,不喝酒我也可以很開心。

raw-image



真相如果容易被看見,那就不叫真相了 真相若是出自於別人口中,也往往被忽略 真相需要自己主動挖掘、理性思考 真相需要通過「堅持」的考驗 真相無法眷顧搖擺不定的人 真相是信念的延伸 但信念也能創造假象 因為人傾向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如果說真相與假象都在一念之間 那麼世界也沒有所謂的現實 現實是主觀的 現實是你的意念、你如何解讀世界 現實是這個世界用何種方式影響你 而現實也是你如何用清醒去抵抗世界


給予是豐盛的開始
▶️點我贊助雪力◀️


和這篇有關,你可能會想看

爛醉交易 | 酒精其實不是用來麻痺,而是教你讀懂社會、人性和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r. Colin-avatar-img
2024/01/18
把維持健康想成是一輩子的事 就會更有動力維持~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9
Mr. Colin 現在看到酒會自動浮現:對身體不好對身體不好對身體不好......
因為不菸不酒很長時間了,所以真心覺得,菸酒不僅傷身、更傷心理!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9
林燃(創作小說家) 不菸不酒👏🏻👏🏻 真的,還傷荷包!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1
三十以後 | 不需要等到完美才行動,我的30歲體悟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4
01-06 ,2024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寫心雪R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3
全我之巔 | 忙碌上班族竟能持續健身兩個月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Ree 的思想角落
69會員
48內容數
如果你除了文章也想看一些日常的我,那就加入沙龍吧❤️
Ree 的思想角落的其他內容
2024/10/21
20 歲的人不懂 30 歲的掙扎,30 歲的人不懂 40 歲的苦衷,這或許也是為何網路上不乏「__ 歲才懂的體悟」類似文章,畢竟這些話題若放在現實中討論,往往一言難盡。也難怪,大人常以「等你以後就知道了」回應孩子的疑問。而我,好不容易等了 33 年,終於等到了所謂的「以後」。
Thumbnail
2024/10/21
20 歲的人不懂 30 歲的掙扎,30 歲的人不懂 40 歲的苦衷,這或許也是為何網路上不乏「__ 歲才懂的體悟」類似文章,畢竟這些話題若放在現實中討論,往往一言難盡。也難怪,大人常以「等你以後就知道了」回應孩子的疑問。而我,好不容易等了 33 年,終於等到了所謂的「以後」。
Thumbnail
2024/09/19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這種感受,只要中秋節沒烤到肉,內心就會感到莫名焦慮? 我有。 印象很深刻,某年我因「完全沒有烤肉局」而焦慮大發,於是決定去買路邊串燒,好安慰自己「有過到中秋」。同時,對比手機裡、發好發滿的中秋烤肉照,我的內心充滿孤立感。就這樣,「每年中秋一定要烤肉或吃燒烤」成了我多年的執念,是
Thumbnail
2024/09/19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這種感受,只要中秋節沒烤到肉,內心就會感到莫名焦慮? 我有。 印象很深刻,某年我因「完全沒有烤肉局」而焦慮大發,於是決定去買路邊串燒,好安慰自己「有過到中秋」。同時,對比手機裡、發好發滿的中秋烤肉照,我的內心充滿孤立感。就這樣,「每年中秋一定要烤肉或吃燒烤」成了我多年的執念,是
Thumbnail
2024/07/05
9m88 曾於 Ted Talk 上分享,自己在「找自己」的路上並成為歌手的過程。演講中提出的「找自己公式」讓我印象深刻: 從「我想」成為,到我夠格的「我能」,最終是「我要」它成為職業。 眼神發光地敘述他如何將想法付諸行動。然而,這公式恐無助於那些對人生感到迷茫的人,因為他們的煩惱並非「如何從我
Thumbnail
2024/07/05
9m88 曾於 Ted Talk 上分享,自己在「找自己」的路上並成為歌手的過程。演講中提出的「找自己公式」讓我印象深刻: 從「我想」成為,到我夠格的「我能」,最終是「我要」它成為職業。 眼神發光地敘述他如何將想法付諸行動。然而,這公式恐無助於那些對人生感到迷茫的人,因為他們的煩惱並非「如何從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常被視為社交和慶祝的核心,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社會觀念的變化,無酒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麼,為什麼無酒生活會成為新潮流?本文將深入探討無酒生活的各種好處,從社會觀念轉變、自我挑戰、自我提升、生活質量的提升,到新型社交模式和長期規劃等角度,全面分析。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酒精常被視為社交和慶祝的核心,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社會觀念的變化,無酒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那麼,為什麼無酒生活會成為新潮流?本文將深入探討無酒生活的各種好處,從社會觀念轉變、自我挑戰、自我提升、生活質量的提升,到新型社交模式和長期規劃等角度,全面分析。
Thumbnail
俄國史期末考題:「試論造成俄國人民普遍得酗酒問題及原因為何?俄國政府採取的政策為何?成效為何?」
Thumbnail
俄國史期末考題:「試論造成俄國人民普遍得酗酒問題及原因為何?俄國政府採取的政策為何?成效為何?」
Thumbnail
調酒的出現原因百百種,但以生活上來說,調酒出現的原因是來自於禁酒令時期大家自行私釀的酒太難喝,放入了各種香草香料來提升不好喝的味道,調酒就是如此出現的,但今天的Side Car,卻無法打破這個詛咒。 材料/ 白蘭地 60ml 君度橙酒 30ml 新鮮檸檬汁 15ml(此次使用檸檬冰磚)
Thumbnail
調酒的出現原因百百種,但以生活上來說,調酒出現的原因是來自於禁酒令時期大家自行私釀的酒太難喝,放入了各種香草香料來提升不好喝的味道,調酒就是如此出現的,但今天的Side Car,卻無法打破這個詛咒。 材料/ 白蘭地 60ml 君度橙酒 30ml 新鮮檸檬汁 15ml(此次使用檸檬冰磚)
Thumbnail
酒桌文化是職場的重要社交活動,了解這些潛規則,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酒桌文化是職場的重要社交活動,了解這些潛規則,才能讓你如魚得水,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店名:福泰洋行 地址:駁二藝術特區 ⚠️未成年請勿飲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 很少在市集裡面有看到販賣酒的攤位,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是無酒不歡❤️ 超級喜歡喝酒 經過這個攤位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圍在攤販前 他們家的酒品幾乎都是梅酒類,現場有擺出不
Thumbnail
店名:福泰洋行 地址:駁二藝術特區 ⚠️未成年請勿飲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 很少在市集裡面有看到販賣酒的攤位,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是無酒不歡❤️ 超級喜歡喝酒 經過這個攤位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圍在攤販前 他們家的酒品幾乎都是梅酒類,現場有擺出不
Thumbnail
尾牙季節到了,但適當飲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分享了酒精成癮與危害,並提供判斷自己是否酒精成癮的方法。同時也提到了個人的酒精攝取經驗以及對酒書的閱讀感受。
Thumbnail
尾牙季節到了,但適當飲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分享了酒精成癮與危害,並提供判斷自己是否酒精成癮的方法。同時也提到了個人的酒精攝取經驗以及對酒書的閱讀感受。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Thumbnail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市面上販賣酒類飲料商店林立取得便利,民眾下班或閒暇之餘會小酌一杯,適量的飲酒會帶來短暫歡愉及興奮感,但飲酒過量,會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亦會造成家庭與社會的問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守護市民身心健康,持續爭取衛生福利部「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讓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者每人
Thumbnail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市面上販賣酒類飲料商店林立取得便利,民眾下班或閒暇之餘會小酌一杯,適量的飲酒會帶來短暫歡愉及興奮感,但飲酒過量,會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亦會造成家庭與社會的問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守護市民身心健康,持續爭取衛生福利部「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讓有問題性飲酒或酒癮者每人
Thumbnail
醉好的時光 | 評價 7.8/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450757 如果有人說,喝酒是為了提升工作表現,你相信嗎?試圖用酒精幫苦悶生活換檔,換來的是全然釋放,還是更多副作用?這就是丹麥名導湯瑪斯·凡提柏格與丹麥一哥麥斯
Thumbnail
醉好的時光 | 評價 7.8/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450757 如果有人說,喝酒是為了提升工作表現,你相信嗎?試圖用酒精幫苦悶生活換檔,換來的是全然釋放,還是更多副作用?這就是丹麥名導湯瑪斯·凡提柏格與丹麥一哥麥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