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兒童長新冠: 情緒、行為和學習問題

A.H.-avatar-img
發佈於新冠科普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星期五《美國科學人》刊登的一篇題為「長新冠正在傷害太多孩童」(Long COVID Is Harming Too Many Kids)實在令人痛心,其中提到兒童長新冠問題中,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議題,不得不在A.H.科普中提醒大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53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新冠科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0/24
謝謝小a的分享及提醒!文中有很棒的建議!雖然第二張圖片超級吶喊!🤣 (看到有學習問題的孩子,要考量他是否長新冠!!)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5
❦ 莊小昕 也要特別注意⚠️ #兒童長新冠的"情緒症狀狀 (悲傷、壓⼒力力、憤怒、憂鬱、焦慮)"喔⋯ https://www.tscap.org.tw/tw/NewsColumn/ugC_News_Detail.asp?hidNewsCatID=18&hidNewsID=201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14會員
278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A.H.科普(pScience)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2025年4月24日,今天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荷爾蒙日。是一個你身體秘密信差的大日子!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就像微小的信差或超級英雄,不斷地在身體中工作,發出指令,讓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準等一切運作順利。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是讓每個人都談論這些荷爾蒙對於保持健康和感覺良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想法實際上始於..
Thumbnail
2025/04/24
2025年4月24日,今天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荷爾蒙日。是一個你身體秘密信差的大日子!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就像微小的信差或超級英雄,不斷地在身體中工作,發出指令,讓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準等一切運作順利。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是讓每個人都談論這些荷爾蒙對於保持健康和感覺良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想法實際上始於..
Thumbnail
2025/04/23
2025年,耶魯大學C.J. Carlson等人在《自然評論:生物多樣性》上發表了「病原體和星球變化」 ,試圖繪製這些微觀擾動,聆聽我們在微生物世界中匆忙的迴聲。這顯示我們的加速正在引起漣漪、意想不到的潮流,將古老的生命形式帶入新的、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23
2025年,耶魯大學C.J. Carlson等人在《自然評論:生物多樣性》上發表了「病原體和星球變化」 ,試圖繪製這些微觀擾動,聆聽我們在微生物世界中匆忙的迴聲。這顯示我們的加速正在引起漣漪、意想不到的潮流,將古老的生命形式帶入新的、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22
曾幾何時,在一個不起眼的星系中,一顆岌岌可危發高燒的行星,名叫地球🌍。在這裡,一群咖啡因含量高有些驚慌失措科學家們認為受夠了。地球人走向環境災難的速度竟然比智慧手機在長途通勤中耗盡電池的速度還快,因此,需要有人為此做點什麼。前哨星球獎,時空回到2022年。。。
Thumbnail
2025/04/22
曾幾何時,在一個不起眼的星系中,一顆岌岌可危發高燒的行星,名叫地球🌍。在這裡,一群咖啡因含量高有些驚慌失措科學家們認為受夠了。地球人走向環境災難的速度竟然比智慧手機在長途通勤中耗盡電池的速度還快,因此,需要有人為此做點什麼。前哨星球獎,時空回到2022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上星期五《美國科學人》刊登的一篇題為「長新冠正在傷害太多孩童」(Long COVID Is Harming Too Many Kids)實在令人痛心,其中提到兒童長新冠問題中,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上星期五《美國科學人》刊登的一篇題為「長新冠正在傷害太多孩童」(Long COVID Is Harming Too Many Kids)實在令人痛心,其中提到兒童長新冠問題中,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Thumbnail
近日香港的學童輕生個案創新高,讓我不禁關注香港教育制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因此寫了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根據截至去年11月的數字,學童輕生的原因主要是學校、家庭以及精神健康因素。學校因素有學業成績及校園欺凌,學生因學業問題與朋輩關係,也許會承受壓力與煩惱。專家建議父母聽到孩子的傾訴時,應多
Thumbnail
前幾天開車時聽到一段廣播,大意是疫情漫延的這三年來,小小孩和大人在家以外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長時間戴著口罩,專家們發現這一世代的孩子,被診斷出口語能力表達障礙的案例高出平均值許多,更有研究數據指出,這一個世代的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常常會做出許多白目行為,惹得家長怒氣衝天而不自知。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
Thumbnail
前幾天開車時聽到一段廣播,大意是疫情漫延的這三年來,小小孩和大人在家以外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長時間戴著口罩,專家們發現這一世代的孩子,被診斷出口語能力表達障礙的案例高出平均值許多,更有研究數據指出,這一個世代的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常常會做出許多白目行為,惹得家長怒氣衝天而不自知。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
Thumbnail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Thumbnail
全球迎來後疫情時代,當我們逐漸適應了新日常,有些孩子和家庭還在奮力趕上,而我們可以再努力的,也許是拉他們一把。 原文刊登於基督徒救世會電子期刊:疫情對兒少及家庭的衝擊與影響
Thumbnail
今天的確診人數破了9萬大關,數字又創下新高,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個個都擔心受怕,該不該讓小孩上學?上學容易被同學傳染,不上學在家必須要有後援,如果沒有後援真的感染了,自已又會陷入自責而後悔不已。 一、拿藥: 二、補充營養: 三、大量水份的補充: 確診過程中,建議家中要有兩個儀器 康復過程的後遺症
Thumbnail
今天的確診人數破了9萬大關,數字又創下新高,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個個都擔心受怕,該不該讓小孩上學?上學容易被同學傳染,不上學在家必須要有後援,如果沒有後援真的感染了,自已又會陷入自責而後悔不已。 一、拿藥: 二、補充營養: 三、大量水份的補充: 確診過程中,建議家中要有兩個儀器 康復過程的後遺症
Thumbnail
中等收入國家或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因為負擔不起虛擬或遠程學習,是 COVID-19 中學習公平的最大受害者。 📷|2021SDGs Report 📷 https://unstats.un.org/sdgs/report/2021/
Thumbnail
中等收入國家或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因為負擔不起虛擬或遠程學習,是 COVID-19 中學習公平的最大受害者。 📷|2021SDGs Report 📷 https://unstats.un.org/sdgs/report/2021/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讓人措手不及,在家防疫期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你跟家人的相處都還好嗎?在生理和心理都很緊繃的時刻,別忘了適度地保持距離、適時放空,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試試觀察家人不同的一面。 也要提醒家長們,這段時間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變長,請一定要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危機,及練習求助與回應喔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讓人措手不及,在家防疫期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你跟家人的相處都還好嗎?在生理和心理都很緊繃的時刻,別忘了適度地保持距離、適時放空,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試試觀察家人不同的一面。 也要提醒家長們,這段時間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變長,請一定要與孩子討論網路上的風險危機,及練習求助與回應喔
Thumbnail
身為父母,您必須接受多數孩子的注意力較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當兒童遇到注意力問題時,ADH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原因,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視。
Thumbnail
身為父母,您必須接受多數孩子的注意力較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當兒童遇到注意力問題時,ADH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 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原因,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視。
Thumbnail
你說,這世界這麼危險,我怎麼教小孩呢?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談新冠病毒嗎?還是只談勤洗手、戴口罩就可以了嗎? 我想,當一個新聞事件被大幅報導,不趁機跟孩子聊聊,就太可惜了…… 特定新聞事件持續在媒體上發燒,就足以構成某種主題教學。也因為與生活切身相關,不妨用來當作親子對話或教學的切入點。 特別是新冠病毒
Thumbnail
你說,這世界這麼危險,我怎麼教小孩呢?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談新冠病毒嗎?還是只談勤洗手、戴口罩就可以了嗎? 我想,當一個新聞事件被大幅報導,不趁機跟孩子聊聊,就太可惜了…… 特定新聞事件持續在媒體上發燒,就足以構成某種主題教學。也因為與生活切身相關,不妨用來當作親子對話或教學的切入點。 特別是新冠病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