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街頭:逛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在倫敦 St. Pancras 火車站上演一塲中英民族衝突鬧劇,劇中主角的英國鋼琴手成為網紅,這篇文章不是寫事件的來龍去脈,只是事件發生在 St. Pancras 火車站,令我聯想到去年這個車站獨一無二設計的巨型聖誕樹,讀者們看了以下的照片,一定讚嘆英國人推廣閱讀的方式很有心思和想像力!



七、八十年代我在英國的日子,確實充實了自己,不過知識增長並非全是源自學校,而是透過課餘的活動,我在上兩篇文章寫過劇院及音樂廳,還未寫到博物館和藝術館,將來有機會才介紹,今天我只回憶一下逛書店的日子。


作者收藏的倫敦地圖:藍色箭線是著名書店街:Charing Cross Road/藍色圈是南岸文娛音樂中心。

作者收藏的倫敦地圖:藍色箭線是著名書店街:Charing Cross Road/藍色圈是南岸文娛音樂中心。


紅色雙層巴士和紅色電話亭都是倫敦的特色,學生時代,我經常是倚賴公共交通出入。自己就學和住宿的地方在西倫敦,通常我和同學們都是坐地鐵(*Tube) 去倫敦東面的牛津街,然後再乘搭紅色巴士沿著這條商店林立的街道瀏覽,看到喜歡的店舖便會跳下車,那時候的 double decker 巴士後面沒有門,因為有車掌在車廂收費,所以可以任意上落,不過後來為了安全,這麼有趣的紅色雙層巴士現在已經成為歷史。


我喜歡跟朋友一起逛百貨公司,但逛書店我只喜歡獨個兒去,因為自己可以決定逗留的時間長短。Charing Cross Road 是倫敦著名的書店街,在牛津街以東和 Tottenham Court Road 以南,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書店 Foyles 就在那裡,自己也不知道在該處渡過多少沈溺在書本中的歲月。


Foyles 書店舊址:111-119 Charing Cross Road (網路圖片)

Foyles 書店舊址:111-119 Charing Cross Road (網路圖片)


上圖顯示的 Foyles 是搬遷之前的外觀,那是一幢很舊的建築物,偌大的書店裡面沒有電梯和升降機設施*,走上走落很費力氣,樓梯的牆壁上有一張大型海報,是著名作家 Tolkien 的小說「哈比人」的一句小聲提問:「這就是通往上層的樓梯?」因為原來顧客們常會感到疑惑,爬在昏暗而又像無盡頭的舊樓梯上,總會覺得有些不對勁!店內書架與書架之間距離頗窄,真的彷如置身在叢林世界裡般,很容易迷失方向,據說曾經有些顧客花了一小時還是沒有找到出口的經驗。此外若是想找自己要買的書真的像大海撈針一樣,因為書本排列及分類沒有什麼系統,成千上萬的書本擺放頗為凌亂。我的另一困難就是個子矮小,稍為高的一列書都要找踏凳或店員幫忙,不過我還是很享受把自己埋藏在書海裡的感覺,舊書雖然有些發霉味,但新書翻開來一陣陣的油墨和紙香味,卻又叫自己捨不得離開。


Foyles 始創於一九零三年,Foyle 兩兄弟在招考公務員的公開試名落孫山後,不知道是否太氣憤,索性把所有舊課本賣掉還賺到利濶,之後覺得開二手書店也是一門好生意,於是 Foyle 在泰晤士河東南面的 Peckham 區開第一間書店,後來越做越大,才搬到蘇豪區附近的 Charing Cross Road。二零一八年,因為財務困難,被現今英國最大書店 Waterstones 收購,名字沒有改變,畢竟是百年老字號,只是搬到在同一條街的另一幢較新的建築物,此外還有其他分店,一間位於南岸文娛中心,舊文章曾介紹過該區倫敦街頭:舞榭歌台(下)


 Foyles 書店內部 (照片來源: The Guardian UK )

Foyles 書店內部 (照片來源: The Guardian UK )


我喜歡在 Charing Cross 街道上蹓躂 ,因為除了 Foyles 這間巨型書店外,整條街都有不少小規模的書店,很多都是賣二手書,不少愛書人,包括自己,總希望能夠幸運找到絕版或古董書籍,就有如尋寶遊戲一樣,我覺得很有趣並樂在其中,一點也不覺得沈悶或浪費時間。

Collet’s 是我另外一間喜歡的書店,它的出現,就是當年蘇聯共產政權在海外的大外宣,英國確是個氣度大量的國家,竟然容許「紅色思想」的書店存在。Collet’s 的創辦人是英國左傾活躍分子 Eva Collet Reckitt ,她積極在國內推動社會主義,一九三四年她開始輸入蘇聯極端的共產主義刊物,由於書店裡大部份是跟蘇聯文學和政治有關的書本,店內還會不時舉辦講座,宣揚馬克思的理念,這當然會引起 MI5* 的長期關注。


自己喜歡這間替共產黨宣傳的書店,完全是出於好奇心,店內的擺設獨特新穎,因為書籍數量有限,空間顯得寬敞,光線亦很充足,比較起來,Foyles 就顯得亂和舊,燈光也不夠明亮。在 Collet’s 書店裡還可以找到不少俄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學作品、有趣的小擺設、書韱和不少藝術名畫複印海報,價格相當便宜,當年買下幾幅掛在宿舍牆上,陪伴了我艱辛學習的日子。


可惜那時沒有手機,若是能夠把這些特色的書店拍攝下來,應該是很珍貴的回憶。一九九一年冷戰時代終結,Collet’s 亦於一九九三年結業,雖然附近另外一間東歐書店收購了 Collet’s 的存貨,不過最後這間替共產政權宣傳的東歐書店亦於一九九七年關閉。


隨著科技的發展,實體書店的將來真的不被看好,Charing Cross Road 昔日幾十間書店,現在只剩下幾間。英國的 Waterstones 書局曾經蠻有野心要跟 Amazon 一拼高下,後來卻要廹著跟它合作,不過到最後還是一山不能藏二虎,終結合作關係,它沒有關門結業已是萬幸。


現代社會,不要說實體書,連電子書的市場也不太樂觀,年輕人更喜歡把時間花在社交媒體或遊戲機上,而且他們的專注力亦不會太長,若還要奢望他們多看書本,是否妄想? 英國的出版商及書店願意花這麼大筆經費,在 St Pancras 設計的書本聖誕樹,希望能夠喚醒大眾重拾閱讀書本的樂趣,確實用心良苦!


後記:

以下 Simon & Garfunkel 的一首舊歌: Old Friends + Bookends,是我寫完這篇文章後的心情。回想從前跟朋友在倫敦街道和海德公園漫步的日子,幾十年光景,好像一霎時,眨眼之間便過去。



備註:

*Tube: 倫敦地下鐵的俗稱,正名是 London Underground,英國不像北美洲,Subway 不是地下鐵路,而是橋底或地下的行人隧道。

*後期在裝修工程中,工人無意中才發現 Foyles 的建築物有一座隱藏和很舊的升降機。

*MI5: Military Intelligence, Section 5 (英國本土軍情第五局)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yles

https://kaggsysbookishramblings.wordpress.com/tag/collet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2/02
喜歡蘿娜這次分享的故事,或許是因為親身經驗,即使過了多年,寫起來溫度不減。這次從逛書店寫出一片眨眼過去的天地:坐地鐵、紅巴士、捨不得離開的書店,真是好文。❤️ 人生順遂很好,但遇到挫折也別氣餒,Foyle兄弟就是一例,謝謝蘿娜分享。❤️ 我不清楚Collet’s實際情形,為什麼冷戰期間沒被禁止?是因為MI5要留一條長線當反間諜的工具嗎?以致於冷戰結束後任務不再,也就「功成身退」了嗎?是不是我007看太多了?哈哈。😄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2
陽台觀察者 多年前的記憶猶在,所以趁還未失智,便用文字寫下來,亦可以跟別人分享😊觀察者肯定是 007 迷吧😂MI5現在更忙了,要對付多方面的滲透,包括 「孔子學院」?
拜現代科技所賜,人們無需花費太多的精神體力甚至金錢,就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讀萬卷書,甚至於行萬里路。但過去須行萬里路也才有機會讀萬卷書,那樣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甚至獨一無二的。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2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古人說的「行萬里路」,我確實做到了,自己能夠有機會在年青的時候出外闖,十分感恩!
氣泡水-avatar-img
2024/02/02
謝謝蘿娜分享逛書店的日子和好聽的歌。好喜歡這棵巨型的聖誕樹(書),外型美麗有創意,又有濃濃的書香氣息。舊書的霉味和新書的油墨味,是一種既衝突又沒有違和感的氣味,夾雜著一種愛書人才知道的感覺。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2
氣泡水 謝謝妳的閱讀!我從氣泡水小姐的文章,學習怎樣用文字表達氣味出來,但文筆還要多多練習,妳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呢!
bookarchery-avatar-img
2024/02/03
書店的確是城市裡不可或缺的人文風景。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3
bookarchery 可惜越來越少實體書店了,Charing Cross Road 全盛時期有幾十間,現在只剩下幾間😔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趟英國,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英國男人講話很性感…😆😆😆感謝蘿娜分享這麽美的聖誕樹。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2
林燃(創作小說家) 英國確實很值得一遊!
avatar-img
楓林茶館
141會員
129內容數
歡迎來喝茶吃餅,談天說地。
楓林茶館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七十年代在英國讀預科的女生回憶記錄,描述了她在校園裡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發生的趣事,以及課餘時間與朋友相處的點滴。文章情節生動,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學生之間的互動及那個年代的校園氛圍。
Thumbnail
2025/04/05
七十年代在英國讀預科的女生回憶記錄,描述了她在校園裡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發生的趣事,以及課餘時間與朋友相處的點滴。文章情節生動,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學生之間的互動及那個年代的校園氛圍。
Thumbnail
2024/12/1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英國度過的第一次聖誕節的珍貴回憶。透過房東太太送上的心意禮物,作者感受到人情味的溫暖,並深刻理解了真正的禮物是分享愛與關懷。在這寒冷的季節中,溫暖的陪伴與真誠的情感成為了最美好的贈禮。作者也引用聖經經文,表達對於聖誕節的深刻意義與祝福。
Thumbnail
2024/12/1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英國度過的第一次聖誕節的珍貴回憶。透過房東太太送上的心意禮物,作者感受到人情味的溫暖,並深刻理解了真正的禮物是分享愛與關懷。在這寒冷的季節中,溫暖的陪伴與真誠的情感成為了最美好的贈禮。作者也引用聖經經文,表達對於聖誕節的深刻意義與祝福。
Thumbnail
2024/11/08
多佛市作為英國通往歐洲的重要港口,其壯麗的白色懸崖和豐富的歷史吸引了無數遊客。這篇文章探討了多佛港的戰略地位以及其歷史事件對英國政制的影響,同時也介紹了加拿大士嘉堡的白崖,兩地間的文化聯繫以及演變,最後還提及著名的民謠《Scarborough Fair》。
Thumbnail
2024/11/08
多佛市作為英國通往歐洲的重要港口,其壯麗的白色懸崖和豐富的歷史吸引了無數遊客。這篇文章探討了多佛港的戰略地位以及其歷史事件對英國政制的影響,同時也介紹了加拿大士嘉堡的白崖,兩地間的文化聯繫以及演變,最後還提及著名的民謠《Scarborough Fai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番外不番外!一樁從未揭露的事件……《聖羅罕市電車夜話》「前傳」大公開──
Thumbnail
番外不番外!一樁從未揭露的事件……《聖羅罕市電車夜話》「前傳」大公開──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每天搭乘的捷運、地鐵,每個站名的意義。又或者你經過某些站時,就會勾起特別的回憶,一起約會、聚餐、上課、上班路線。那有沒有想過這些站名的意義,一個習以為常的定點,可能是某個城市意象或是具有歷史脈絡的特點,在巴黎就是這樣充滿戲劇張力的命名;除了有的是歷史重要的時刻,也有某些名人的命名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每天搭乘的捷運、地鐵,每個站名的意義。又或者你經過某些站時,就會勾起特別的回憶,一起約會、聚餐、上課、上班路線。那有沒有想過這些站名的意義,一個習以為常的定點,可能是某個城市意象或是具有歷史脈絡的特點,在巴黎就是這樣充滿戲劇張力的命名;除了有的是歷史重要的時刻,也有某些名人的命名
Thumbnail
Day 3-4 倫敦的火車站非常的多 偏偏每個火車站又都有著各自的路線 想去曼徹斯特、利物浦,在尤斯頓車站搭乘 想去劍橋、約克、愛丁堡,在國王十字車站搭乘 想去溫莎、南安普頓,在滑鐵盧車站搭乘 想去布萊頓、坎特伯里,在維多利亞車站搭乘 至於觀光客最想去的牛津、巴斯,在帕丁頓車站搭乘
Thumbnail
Day 3-4 倫敦的火車站非常的多 偏偏每個火車站又都有著各自的路線 想去曼徹斯特、利物浦,在尤斯頓車站搭乘 想去劍橋、約克、愛丁堡,在國王十字車站搭乘 想去溫莎、南安普頓,在滑鐵盧車站搭乘 想去布萊頓、坎特伯里,在維多利亞車站搭乘 至於觀光客最想去的牛津、巴斯,在帕丁頓車站搭乘
Thumbnail
熟悉的開門聲,一場爭奇鬥豔的華麗即將襲來。 稱得上專業的厭世,自帶氣場吹動的髮絲都展現了個性,抓住那一刻的光亮。
Thumbnail
熟悉的開門聲,一場爭奇鬥豔的華麗即將襲來。 稱得上專業的厭世,自帶氣場吹動的髮絲都展現了個性,抓住那一刻的光亮。
Thumbnail
今天(21日)上午11點,台中捷運綠線發生男子持刀傷人事件。列車被迫停站,文心崇德至文心櫻花站單線雙向運轉。三人受傷,警方查獲三把刀,並封鎖捷運市政府站,調查嫌犯動機。
Thumbnail
今天(21日)上午11點,台中捷運綠線發生男子持刀傷人事件。列車被迫停站,文心崇德至文心櫻花站單線雙向運轉。三人受傷,警方查獲三把刀,並封鎖捷運市政府站,調查嫌犯動機。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宜蘭車站前後站之間的跨站體驗、車站的特色、印章、交通號誌和轉運站等景點,並提到了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可以欣賞宜蘭的照片、蓋印章,逛超商和伴手禮店,以及進入圖書館乘涼。文章中提到的宜蘭車站、交通號誌、紫色花朵結合艷陽和幾米裝置藝術主題等
Thumbnail
宜蘭車站前後站之間的跨站體驗、車站的特色、印章、交通號誌和轉運站等景點,並提到了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可以欣賞宜蘭的照片、蓋印章,逛超商和伴手禮店,以及進入圖書館乘涼。文章中提到的宜蘭車站、交通號誌、紫色花朵結合艷陽和幾米裝置藝術主題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