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一起喝下午茶:英倫舊事

30公開內容

誠意邀請讀者來喝茶聊天,跟隨作者一起走過英國的歲月。舊文章在方格子早期已發佈過,現在都收集在這個專題並更新,以後還繼續有新的文章分享。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多佛市作為英國通往歐洲的重要港口,其壯麗的白色懸崖和豐富的歷史吸引了無數遊客。這篇文章探討了多佛港的戰略地位以及其歷史事件對英國政制的影響,同時也介紹了加拿大士嘉堡的白崖,兩地間的文化聯繫以及演變,最後還提及著名的民謠《Scarborough Fair》。
Thumbnail
以前去美國參觀密西根湖,一下車看到洶湧的海浪,以為到了海邊,嚇壞了。Scarborough Fair的改編很棒,Simon and Garfunkel從經典出發後、又創造屬於自己的經典,令人難忘
本文介紹了英國沿海幾個知名城鎮,尤其是Yarmouth與Dover的歷史與景觀。透過大文豪狄更斯的作品,作者分享了這些地區的風情與個人旅行經歷,讓讀者感受英倫的魅力與海邊生活的艱辛。無論是新鮮的海鮮美食還是獨特的地理特色,這些海邊城鎮都有值得一探的故事。
Thumbnail
喜歡讀蘿娜的旅記,從文學的、歷史的、自我體會的角度寫,並撈出腦海中的記憶。很認同風景的美否植基於親身經歷:安逸的現代都市人可能愛上海邊小港的浪漫,出海討生活的人反而畏懼它(尤其早年船上設備不如現在),而受盡痛苦的小男孩又視海邊崖上的小屋為天堂!❤️ 又,我覺得大文豪總是信口開河,他沒料到會有認真的書迷想追究「哪裡是最美麗的地方?」,哈哈。😄
本文簡略介紹英國修道院的興起和沒落,特別聚焦於南威爾斯的 Tintern Abbey。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對修道院的影響和華茲華斯在Tintern Abbey的靈感與反思,展現了詩人如何透過大自然的美來療癒自己內心的失落與迷惘。此文揭示了文化與信仰的交織及英國西南部的文化景觀。
Thumbnail
每次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歷史故事,都覺得好富神性,自然心裡感到平靜😊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英國的情感回憶,並介紹了丁騰修道院的歷史與文化背景。透過詩人華茲華斯的詩作,作者分享了大自然對心靈的治癒力量,以及旅行中的思考與反思。正如作者所言,旅遊不僅僅是視覺享受,更是一段瞭解歷史與自我的旅程,帶領人們進入更深層的思考領域。
Thumbnail
很喜歡Wordsworth的詩,寫情寫意都那麼的浪漫近人。謝謝蘿娜分享詩人的生平及浪漫情事,走在詩人走過的路上,一定更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謝謝分享,期待續文。
文章介紹了威爾斯地區擁有豐富古堡資源的歷史和地理背景,以及愛德華一世所建立的多座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堡。文章最後闡述了威爾斯近年來自治的歷史和發展。
Thumbnail
非常感謝羅娜的分享,威爾斯歷史經過這兩篇文章躍然紙上。威爾斯山海都美,可惜我只去過Cardiff、Swansea及Brecon Beacons NP這幾個地方,沒機會更北或更西一點,也沒機會去Snowdonia NP。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這歌曲是一九七八年侯德健著名的代表作,「龍的傳人」就是中國人!東方有龍,西方也有龍,這是一條赤龍,是代表大不列顛島上西南部的威爾斯! 威爾斯人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鐵器時代,不過我在這裡沒有打算講凱爾特人 Celts 的歷史⋯⋯
Thumbnail
謝謝蘿娜的分享,喜歡亞瑟王的故事。威爾斯給人很不同於蘇格蘭及英格蘭的感覺。
剛剛去了溫哥華一趟,有很意外的驚喜,因為竟然可以跟幾個老朋友相聚,他們都是我在英國中部讀書時候認識的,想不到一晃眼就是四十多年,時間過得很快啊!言談間我們說起在小鎮唐人餐館一起打工的舊趣事,昔日的留學生不像現在的這樣輕鬆,通常都是趁假期時間找散工做以賺取外快,我和其中的一個女生就在唐餐館任職
Thumbnail
剛開始也在外賣店工作過,但都在廚房打雜,從下午三四點做到半夜關門,老闆回家再順便載我回宿舍。幸好後來有獎學金也帶實習課,就不必那麼辛苦了。記得那時一個晚上大約可賺50磅,相當於一星期的房租,也算是蠻優厚的了!至於旺記,如果有到倫敦,一定會去吃個豬排飯或餛飩湯,其實也沒多好吃,純粹就是解饞及被虐吧!😅😅😅
很多人都知道每年三月十七日是愛爾蘭人的 St. Patrick’s Day…… 可是大家又知否在大不列顛的威爾斯人,三月份也有他們本族的英雄聖人「大衞紀念日」? 每年三月一日的 St.David’s Day ,在英國西南部的威爾斯雖然不是假期,但也會有很多慶祝活動,當天的婦女都會穿著傳統的服裝⋯
Thumbnail
對了,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才知道大名鼎鼎的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只會法語、不會說英語,看起來歐洲自古以來就很習慣多語的環境,也難怪加拿大可以繼承這樣的環境
最近在倫敦 St. Pancras 火車站上演一塲中英民族衝突鬧劇,劇中主角的英國鋼琴手成為網紅,這篇文章不是寫事件的來龍去脈,只是事件發生在 St. Pancras 火車站,令我聯想到去年這個車站獨一無二設計的巨型聖誕樹,讀者們看了以下的照片,一定讚嘆英國人推廣閱讀的方式很有心思和想像力!
Thumbnail
喜歡蘿娜這次分享的故事,或許是因為親身經驗,即使過了多年,寫起來溫度不減。這次從逛書店寫出一片眨眼過去的天地:坐地鐵、紅巴士、捨不得離開的書店,真是好文。❤️ 人生順遂很好,但遇到挫折也別氣餒,Foyle兄弟就是一例,謝謝蘿娜分享。❤️ 我不清楚Collet’s實際情形,為什麼冷戰期間沒被禁止?是因為MI5要留一條長線當反間諜的工具嗎?以致於冷戰結束後任務不再,也就「功成身退」了嗎?是不是我007看太多了?哈哈。😄
廿世紀一九五一年英國工黨政府,策劃了全國的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名為 Festival of Britain,希望能透過這些文娛活動,國民能夠從第二次大戰後,心靈得到療癒,泰晤士河南岸的 Royal Festival Hall 亦從此成為以後南岸的音樂會和舞蹈表演的大型中心。 第一次走進這間有二
Thumbnail
您當初是藝文天使,現在是格友天使。護校學生的日子雖然辛苦,您還是在休閒面讓它發光發熱,豐富每一個日子。然本人對於歌劇院非常陌生,而且,如今已經屬於高尚級的娛樂,但也能從您大作中的字裡行間感受到您的喜悅及熱情。沒錯,藝文活動在無意間造就了日後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