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列式の讀書筆記-84] 第二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 (4) 備忘訊息

2.第一大腦的錯覺,凡事只要我們擁有了印象,潛意識就認為我們懂了或理解了,事實上,從「印象」到「認識、理解和掌握」的道路是非常遙遠的,永遠停留在「印象」附近,無法抵達真正的「認識和掌握」。

3.第一大腦如何配合第二大腦 (作者:人機協作) 來達到激發創新的最佳效果,作者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 (1) 用漫遊的方式,經常回訪第二大腦:不用給自己規定任何明確的目標,也不把自己限定在一個既定的計畫和目標裡,而是在第二大腦空間裡漫遊,如此反而常常能發現一些新的連結,一些新的值得放大、深入的探討點位,甚至是一些新的想法。
我:可以一天安排一點時間,或是在突然什麼事也不想做的那段時間,隨意去看自己Evernote中的所有記事
  • (2) 專注盯著看:針對某一主題或是記事本,對其內文及各相關連結一個一個進行整體閱覽,在想像中和這些資訊對話,甚至可以印出來
  • (3) 學習將內容讀出來:讀出聲音,可以讓內容更加潛移默化的進入大腦中,更可以刺激思考

4.摘錄的閱讀方式僅僅只能獲得印象,我們還需要對摘錄的話語深入思考,常常回去咀嚼摘錄的內容,最後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一次,那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5.一個人的讀書活動,應該是和書的一場對話,我們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閱讀,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要透過自己的思考去吸收前人的成果,學習將別人的思考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如果我們盡量把大腦中每一次的想法及感受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和管理,也就是「想法管理」,人生可能會更加高效,也可能會更加幸福。

7.除非我們對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有足夠的了解,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要對不知道的事情有了解,就要常常且主動地去接收有價值的新資訊。

8.記錄至少有3大功能

  • (1) 保存記憶,為思考積累素材
  • (2) 人腦借助記錄展開思考,完整的記錄本身就是系統化的思考,也可以說記錄本身就是思考
  • (3) 記錄塑造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說明我們如何一點一滴地打造自我、成為自我,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

9.曾經看過電腦玩物Esor有句話,跟本書想要傳達的觀念很像:『單純的累積或收集其實也會有幫助,但是比起一個收集「他人資料」的他方資料庫,建構一個「自己曾經想過」的個人知識庫,後者的意義更重大,幫助也更大』。

7年級末段班的中年超男子|生活、反省、閱讀、投資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軟裝師(decorator)著重在生活使用機能,動線配置的流暢性,比起畫面的浪漫成分來說,是否能讓屋主便於打理、維護才是軟裝師第一使命。 2.必須先把日常雜務都先整理好,才有談美、談風格的基礎。 3.定時檢視自己的所有物品 (例如半年一次),並只留下真正使用到的東西。 4.不同季節或是較不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1.前半段都是在說一些拖延會造成人生什麼影響,不拖延的人,人生又有什麼幫助;但是看這本書就是想學該如何避免拖延,好像沒什麼必要。 2.作者剛好提到一個可以應用的行銷方式,在文案中,同時去強調利益及損失,讓人感受到比較後的落差會更有效果,此也稱為"對比效應";例如:只強調利益的說法:這是優惠活動的最
1.自己必須正確掌握花了多少時間在哪些地方,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並思考著希望之後在哪些地方花更多的時間;時間管理的核心應該在於「正確知道自己所使用的時間在何處,並依照自己需要訂出個人規則」。 2.若想擁有成功的人生,就須洞悉時間的價值,因為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就是重視時間價值並加以管理,邁向成功之
1.作者開宗明義表示,金錢的功用就是可以買到時間及自主性,另外就是可以買到體驗。 2.過多的選擇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則會阻礙快樂。 3.如果要教小孩學習一樣財務技能,那一定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4.阻礙我們的22種錯誤思維 (1) 我們太在意短期的結果 (2
1.軟裝師(decorator)著重在生活使用機能,動線配置的流暢性,比起畫面的浪漫成分來說,是否能讓屋主便於打理、維護才是軟裝師第一使命。 2.必須先把日常雜務都先整理好,才有談美、談風格的基礎。 3.定時檢視自己的所有物品 (例如半年一次),並只留下真正使用到的東西。 4.不同季節或是較不
1.作者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協助讀者創造出最符合生理機能,每天2個小時的高效能狀態;其策略如下 (1) 辨識每個決定點 (2) 管理心智能量 (3) 停止對抗分心 (4) 妥善利用身心關聯性 (5) 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2.學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運用時間。 3.如果你每次在面臨決定點時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1.前半段都是在說一些拖延會造成人生什麼影響,不拖延的人,人生又有什麼幫助;但是看這本書就是想學該如何避免拖延,好像沒什麼必要。 2.作者剛好提到一個可以應用的行銷方式,在文案中,同時去強調利益及損失,讓人感受到比較後的落差會更有效果,此也稱為"對比效應";例如:只強調利益的說法:這是優惠活動的最
1.自己必須正確掌握花了多少時間在哪些地方,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並思考著希望之後在哪些地方花更多的時間;時間管理的核心應該在於「正確知道自己所使用的時間在何處,並依照自己需要訂出個人規則」。 2.若想擁有成功的人生,就須洞悉時間的價值,因為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就是重視時間價值並加以管理,邁向成功之
1.作者開宗明義表示,金錢的功用就是可以買到時間及自主性,另外就是可以買到體驗。 2.過多的選擇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則會阻礙快樂。 3.如果要教小孩學習一樣財務技能,那一定就是延遲滿足的能力。 4.阻礙我們的22種錯誤思維 (1) 我們太在意短期的結果 (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提供關於股票投資策略的建議,涵蓋風險控管、波段操作、技術指標和選股方法等面向。文中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建議投資人設定停損點,並根據基本面和技術面指標做出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股市的基本與進階知識,包括成交量對流動性的影響、利率與市場心理對股價的影響,以及投機者與賭徒的區別。透過歷史事件分析股市情緒波動,強調投資者需具備基本的市場知識和心理素質,以應對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文章最後也闡述政府政策與央行行動對股市的影響,並提供對未來市場走勢的洞察。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1.作者提到的10個人生關鍵禮物羅列如下 (1) 為自己出發,勇敢跨出舒適圈 (2) 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 (3) 結交10個互相了解的朋友 (4) 改變美中不足的能力 (5) 從Q&A學習 (增加閱讀,常常試著對自己Q&A,由不同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事情) (6) 接納生命的擁有與失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提供關於股票投資策略的建議,涵蓋風險控管、波段操作、技術指標和選股方法等面向。文中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建議投資人設定停損點,並根據基本面和技術面指標做出投資決策。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股市的基本與進階知識,包括成交量對流動性的影響、利率與市場心理對股價的影響,以及投機者與賭徒的區別。透過歷史事件分析股市情緒波動,強調投資者需具備基本的市場知識和心理素質,以應對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文章最後也闡述政府政策與央行行動對股市的影響,並提供對未來市場走勢的洞察。
「記憶有兩種:Memory 是記住的,Recall是記住的也能回想起來的。」 這句話是我在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中遇到, 引發我對Obsidian筆記庫與第二大腦的思考。 你是否聽過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呢? 現在的Mackbook,iPad,iPhone很方便,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1.人生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碎片與碎片的意外組合,才會產生那些意想不到的創意。 2.如果將問題全留在自己心中煩惱,便不會拓寬眼界;要試著將自己的疑問拋向世界,互相摩擦碰撞,才是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也更有機會突破自己的盲點,獲得更深一層或是新的思考。 3.以主觀創造事物之後,必定要以客觀比對答案;以理
Thumbnail
1.作者提及之一行日記內容及其四個步驟 (1) 今日記事:寫下當日發生覺得有趣的事或是挑選一個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事件,用簡短的筆記記錄下來即可 (2) 對自己的意義:以「這件事對我有什麼意義」回頭思考所發生的事情 (3) 新發現:發現自己的思想所代表的意涵 (4) 我的行動:針對這件事情,自己
Thumbnail
1.作者提到的10個人生關鍵禮物羅列如下 (1) 為自己出發,勇敢跨出舒適圈 (2) 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 (3) 結交10個互相了解的朋友 (4) 改變美中不足的能力 (5) 從Q&A學習 (增加閱讀,常常試著對自己Q&A,由不同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事情) (6) 接納生命的擁有與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