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2.第一大腦的錯覺,凡事只要我們擁有了印象,潛意識就認為我們懂了或理解了,事實上,從「印象」到「認識、理解和掌握」的道路是非常遙遠的,永遠停留在「印象」附近,無法抵達真正的「認識和掌握」。
3.第一大腦如何配合第二大腦 (作者:人機協作) 來達到激發創新的最佳效果,作者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我:可以一天安排一點時間,或是在突然什麼事也不想做的那段時間,隨意去看自己Evernote中的所有記事
4.摘錄的閱讀方式僅僅只能獲得印象,我們還需要對摘錄的話語深入思考,常常回去咀嚼摘錄的內容,最後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一次,那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5.一個人的讀書活動,應該是和書的一場對話,我們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閱讀,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要透過自己的思考去吸收前人的成果,學習將別人的思考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如果我們盡量把大腦中每一次的想法及感受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和管理,也就是「想法管理」,人生可能會更加高效,也可能會更加幸福。
7.除非我們對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有足夠的了解,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要對不知道的事情有了解,就要常常且主動地去接收有價值的新資訊。
8.記錄至少有3大功能
9.曾經看過電腦玩物Esor有句話,跟本書想要傳達的觀念很像:『單純的累積或收集其實也會有幫助,但是比起一個收集「他人資料」的他方資料庫,建構一個「自己曾經想過」的個人知識庫,後者的意義更重大,幫助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