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的底層邏輯

2024/01/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非理工科,大學卻又需要修微積分的人來說,想必是一段不願回首的過往。

微分的公式落落長,積分的規則一大堆,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是考完試就忘得差不多了吧?

沒錯,我也不例外,雖然讀的是理工科,但工作幾年後的我,也差不多把當年所學的九成都還給老師了,要做理論推導或多或少還是加減需要,但是在實際應用的層面真的用不太上,使用計算軟體就能解決。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這種,只對短期成績有幫助,對長期人生卻不存在太大影響的知識呢?

在工作幾年後,不經意間我突發奇想,找到了我的答案,那就是「微積分的底層邏輯」。

廣義的層面上,我們其實在國小就已經碰過了微積分的概念,就藏在那些「速度x時間=距離」的題目裡。


「速度x時間=距離」

速度與激情,啊不是。速度與距離互為微分與積分的關係。國中時,才又再加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這時候我們理解到速度也可以越來越快或是越來越慢,亦即加速度與速度也互為微分與積分的關係。

而從這個公式裡,我體悟到的底層邏輯是,積分的意義即是累積下來的結果,微分的意義則是用來分析影響一件事的相關參數。

就用上述「加速度-速度-距離」的例子來舉例,上述三者是對時間做出微分或積分的成果,距離多遠關乎移動的速度多快,速度多快關乎到加速度多快,兩個當下以相同速度移動的物體最終誰走得更遠,取決於他們各自的加速度多快。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大家都很愛的東西,那就是錢。


「加薪幅度-薪水-資產」

想要變成有錢人,那就需要有足夠龐大的可動用資產,資產怎麼來?在不考據繼承的情況下,只能靠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在開銷一樣的慶況下,月收入越高則資產累積得更快,但是月收入穩定就會讓人因此沒有煩惱嗎?

我認為不會。人類是動物,只要是動物都渴望成長,如果收入穩定就能解決各種遺憾,那死薪水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除了資產越來越高以外,大家都希望明年可以比今年賺更多錢,加薪就是薪水的積分。

再讓我把這個邏輯移植到其他面向。


「戰略-戰術-習慣」

「不要用戰術的勤勞去彌補戰略的愚蠢」是近幾年來影響我很深的一句話。

如果努力的方向本身就不對,那麼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勞,要用更遠的視野去看待自己想追求的事物,這,也是積分。

我們應該訂定長期的人生策略,再去執行中期的階段戰術,用短期的生活習慣來檢視自己,是否偏離了自己期盼走向的人生道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的三項微積分因子都是時間,至於為什麼都是以時間當作微分或積分的指標呢?

因為世界上逐步變大且不會停止的,就是時間增加,時間讓我們從年輕走向衰老,讓我們可以獲得美好的體驗而累積回憶。

「速度x時間=距離」在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一樣的情況下, 一個人這輩子能走多遠,取決於他的速度夠不夠快,堅持地夠不夠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