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的底層邏輯

更新於 2024/01/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非理工科,大學卻又需要修微積分的人來說,想必是一段不願回首的過往。

微分的公式落落長,積分的規則一大堆,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是考完試就忘得差不多了吧?

沒錯,我也不例外,雖然讀的是理工科,但工作幾年後的我,也差不多把當年所學的九成都還給老師了,要做理論推導或多或少還是加減需要,但是在實際應用的層面真的用不太上,使用計算軟體就能解決。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這種,只對短期成績有幫助,對長期人生卻不存在太大影響的知識呢?

在工作幾年後,不經意間我突發奇想,找到了我的答案,那就是「微積分的底層邏輯」。

廣義的層面上,我們其實在國小就已經碰過了微積分的概念,就藏在那些「速度x時間=距離」的題目裡。


「速度x時間=距離」

速度與激情,啊不是。速度與距離互為微分與積分的關係。國中時,才又再加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這時候我們理解到速度也可以越來越快或是越來越慢,亦即加速度與速度也互為微分與積分的關係。

而從這個公式裡,我體悟到的底層邏輯是,積分的意義即是累積下來的結果,微分的意義則是用來分析影響一件事的相關參數。

就用上述「加速度-速度-距離」的例子來舉例,上述三者是對時間做出微分或積分的成果,距離多遠關乎移動的速度多快,速度多快關乎到加速度多快,兩個當下以相同速度移動的物體最終誰走得更遠,取決於他們各自的加速度多快。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大家都很愛的東西,那就是錢。


「加薪幅度-薪水-資產」

想要變成有錢人,那就需要有足夠龐大的可動用資產,資產怎麼來?在不考據繼承的情況下,只能靠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在開銷一樣的慶況下,月收入越高則資產累積得更快,但是月收入穩定就會讓人因此沒有煩惱嗎?

我認為不會。人類是動物,只要是動物都渴望成長,如果收入穩定就能解決各種遺憾,那死薪水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除了資產越來越高以外,大家都希望明年可以比今年賺更多錢,加薪就是薪水的積分。

再讓我把這個邏輯移植到其他面向。


「戰略-戰術-習慣」

「不要用戰術的勤勞去彌補戰略的愚蠢」是近幾年來影響我很深的一句話。

如果努力的方向本身就不對,那麼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勞,要用更遠的視野去看待自己想追求的事物,這,也是積分。

我們應該訂定長期的人生策略,再去執行中期的階段戰術,用短期的生活習慣來檢視自己,是否偏離了自己期盼走向的人生道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的三項微積分因子都是時間,至於為什麼都是以時間當作微分或積分的指標呢?

因為世界上逐步變大且不會停止的,就是時間增加,時間讓我們從年輕走向衰老,讓我們可以獲得美好的體驗而累積回憶。

「速度x時間=距離」在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一樣的情況下, 一個人這輩子能走多遠,取決於他的速度夠不夠快,堅持地夠不夠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現代社會,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帶著電子用品一起旅行,像是手機、平板、筆電,這些都是我們很常攜帶工具,然而只要是電子用品就需要供電,只要關乎到充電,就勢必得要找到插座才能充電,如何避免在旅行的時候電器沒電呢?
我的貴人在哪? 富人與窮人的差別 相同命運不同人生的兩人 扛責任好累,我只想躺平
開創論好運有三項先決條件 能力、運氣,好與壞的四種人 運勢上升與下降的行動法則 應對危機的三種類型
在現代社會,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帶著電子用品一起旅行,像是手機、平板、筆電,這些都是我們很常攜帶工具,然而只要是電子用品就需要供電,只要關乎到充電,就勢必得要找到插座才能充電,如何避免在旅行的時候電器沒電呢?
我的貴人在哪? 富人與窮人的差別 相同命運不同人生的兩人 扛責任好累,我只想躺平
開創論好運有三項先決條件 能力、運氣,好與壞的四種人 運勢上升與下降的行動法則 應對危機的三種類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最近閱讀了吳軍的著作《數學通識講義》,深入探討了微積分的發展歷程,特別著墨於牛頓和萊布尼茲之間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這篇文章引領我們回顧微積分的起源和演進,揭示了兩位偉大數學家的獨特貢獻。 微積分的誕生 微積分的發展始於牛頓的長篇手稿《論以無窮像方程進行分析》。這份手稿總結了他在倒數方面
Thumbnail
變是唯一的不變,從福爾摩斯、阿基米德到托爾斯泰 「微積分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拿到什麼!」 ★廣受好評的《塗鴉學數學》作者最新力作,28篇迷人的故事將微積分連結至人生各個角落! ★超大量塗鴉×瞬間的變化×永恆的智慧,深入微積分「不危機」的世界!
Thumbnail
  本篇文章從將延續上文脈絡,從上文探討的座標、割線定義,接續探討連續函數的切線,說明割線與切線之間的關係。並銜接之後對微分幾何意義總結所做的文章。 (四)連續函數的切線    有了割線的觀念後,切線的觀念就十分容易理解了。想像函數圖形上有相異兩點(x1, f(x1))和(x2, f(x2)),經由
Thumbnail
至今為止,本文都使用代數的方式來討論微分,並以生活、科學中的瞬間變化率,如:速度等,對微分的定義做出詮釋,這篇文章則將用幾何角度來了解函數微分。上文已引入代數和幾何的觀念;概略介紹函數的圖形定義;本篇文章則從字源學引入割線的概念,若未讀過上篇的讀者,可按此連結上篇。
Thumbnail
  至今為止,本文都使用代數的方式來討論微分,並以生活、科學中的瞬間變化率,如:速度等,對微分的定義做出詮釋。這一系列主題文章「函數微分的幾何意義」將分多集探討,用幾何角度來了解函數微分。本文章第一集將先引入代數和幾何的觀念;在概略介紹函數的圖形定義。
Thumbnail
《影音課程》 台大開放式課程(朱樺老師) 交大開放式課程(莊重老師) 中央大學開放式課程(單維彰老師)
Thumbnail
你曾有燒開水或煮火鍋的經驗嗎?如果將開水或湯的溫度,過一段時間後,測量兩次後畫在紙上,就可以計算兩點間的斜率,本文將從燒開水的生活經驗切入,探討上篇中沒有探討的遞增型斜率,並總結正、負斜率的幾何意義,
Thumbnail
在上文透過探討生活中變化率,延伸到數學中兩點斜率公式。本文將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分上、下兩篇詮釋數學斜率的幾何意義,上篇將從日常生活中的斜坡與剖面圖,引入直線、斜率,直角座標平面,從圖形解釋兩點斜率的基本幾何意義。
Thumbnail
這是微積分科普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於上文以極限的反思作結,告訴讀者透過實驗與推測,不能確定函數的極限,因此本文將以嚴格的數學定義,說明如何證明函數的極限,回答上文中的反思問題,了解定義後,未來再證明函數極限的加、減、乘、除;第二部分:將以生活對話向你解釋「無限大、無限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最近閱讀了吳軍的著作《數學通識講義》,深入探討了微積分的發展歷程,特別著墨於牛頓和萊布尼茲之間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這篇文章引領我們回顧微積分的起源和演進,揭示了兩位偉大數學家的獨特貢獻。 微積分的誕生 微積分的發展始於牛頓的長篇手稿《論以無窮像方程進行分析》。這份手稿總結了他在倒數方面
Thumbnail
變是唯一的不變,從福爾摩斯、阿基米德到托爾斯泰 「微積分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拿到什麼!」 ★廣受好評的《塗鴉學數學》作者最新力作,28篇迷人的故事將微積分連結至人生各個角落! ★超大量塗鴉×瞬間的變化×永恆的智慧,深入微積分「不危機」的世界!
Thumbnail
  本篇文章從將延續上文脈絡,從上文探討的座標、割線定義,接續探討連續函數的切線,說明割線與切線之間的關係。並銜接之後對微分幾何意義總結所做的文章。 (四)連續函數的切線    有了割線的觀念後,切線的觀念就十分容易理解了。想像函數圖形上有相異兩點(x1, f(x1))和(x2, f(x2)),經由
Thumbnail
至今為止,本文都使用代數的方式來討論微分,並以生活、科學中的瞬間變化率,如:速度等,對微分的定義做出詮釋,這篇文章則將用幾何角度來了解函數微分。上文已引入代數和幾何的觀念;概略介紹函數的圖形定義;本篇文章則從字源學引入割線的概念,若未讀過上篇的讀者,可按此連結上篇。
Thumbnail
  至今為止,本文都使用代數的方式來討論微分,並以生活、科學中的瞬間變化率,如:速度等,對微分的定義做出詮釋。這一系列主題文章「函數微分的幾何意義」將分多集探討,用幾何角度來了解函數微分。本文章第一集將先引入代數和幾何的觀念;在概略介紹函數的圖形定義。
Thumbnail
《影音課程》 台大開放式課程(朱樺老師) 交大開放式課程(莊重老師) 中央大學開放式課程(單維彰老師)
Thumbnail
你曾有燒開水或煮火鍋的經驗嗎?如果將開水或湯的溫度,過一段時間後,測量兩次後畫在紙上,就可以計算兩點間的斜率,本文將從燒開水的生活經驗切入,探討上篇中沒有探討的遞增型斜率,並總結正、負斜率的幾何意義,
Thumbnail
在上文透過探討生活中變化率,延伸到數學中兩點斜率公式。本文將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分上、下兩篇詮釋數學斜率的幾何意義,上篇將從日常生活中的斜坡與剖面圖,引入直線、斜率,直角座標平面,從圖形解釋兩點斜率的基本幾何意義。
Thumbnail
這是微積分科普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於上文以極限的反思作結,告訴讀者透過實驗與推測,不能確定函數的極限,因此本文將以嚴格的數學定義,說明如何證明函數的極限,回答上文中的反思問題,了解定義後,未來再證明函數極限的加、減、乘、除;第二部分:將以生活對話向你解釋「無限大、無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