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失敗沒關係,國父孫中山也是革命11次才成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安慰別人的話?先不管這句話有沒有達到安慰的效果,國父孫中山革命11次,在過往教科書陳述下,成為了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事實上,第10次的黃花崗跟第11次的武昌起義,孫中山並沒實際參與「革命作戰」,而是在海外募款。
仔細回想一下,清末民初能叫得出名字來的歷史人物,好像不多。《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介紹了黃興、宋教仁、陳炯明、汪精衛等清末民初的歷史人物,其中有很多內容跟我們過往所學不太一樣。
看完《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後,才發現,原來歷史課本沒什麼提到的黃興,在同盟會發動的8次革命中,基本上都在國內主持大局,尤其在黃花崗起義中,被流彈打中右手食指與中指,為了激勵士氣,黃興繼續用右手無名指扣板機作戰,直到起義失敗。
如果以對革命的直接貢獻來說,孫中山跟黃興哪個比較大?顯然是後者,不過比起黃興的貢獻,在教科書上出現的他的比例簡直不成正比。
另外,以漢奸被敘述的汪精衛其實曾經以實際行動暗殺清朝攝政王載灃,雖然最後失敗被關;30歲時就被暗殺身亡的宋教仁,其實是智多星,用制度搞定袁世凱;背叛孫中山的陳炯明,其實是想把廣東建設成模範省份,以和平統一中國,這點跟孫中山以武力統一中國的想法不同。
在歷史的洪流中,眾多人物先後登場與激盪,造就不同的結局跟走向。即使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是要藉由和平或是會流血的革命手段達成目的,也會產生不同意見。就像是革命,要怎麼革命?宋教仁曾提出三大戰略,第一是首都革命,直接在北京起義,不過難度太大;第二是中區革命,在長江中下游重要城市起義,優點是宣傳度高,可以號召其他城市跟進,缺點是仍有正規軍存在;第三是邊區革命,在沿海地帶發動起義,優點是因偏僻,所以容易成功,缺點是無法吸引注意。
宋教仁認為方案二為佳,孫中山認為沿海容易偷渡武器、接應方便,所以方案三較佳,在黃興支持下,最後先實施方案三。不過多次邊區革命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尤其廣州三二九黃花崗起義同盟會損失慘重。最後宋教仁在日本期間,以讀書會方式,慢慢滲透清朝的新軍,最後武昌起義成功。
所以,一個人的功過,如果只以短短幾句話論定,勢必有失偏頗。歷史人物不應該只有好跟壞的二元分法,而是要從多角度切入,了解歷史人物的背景與理念,才能理解在那個時空環境當下,他為何會做出那個決定。
《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作者用易懂易讀且幽默的方式,講解過往很多在歷史課本上出現篇幅很少的清末民初歷史人物,沒有教科書的生硬,讓歷史人物不光只有名字,而有了鮮明的畫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