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騷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如果有一天總統穿上救生衣,媒體的標題會寫著:「總統不會游泳。」
這就是新聞媒體的政治。也許你不喜歡這個人,因此你會跟著相信與揶揄。

每當調降利率,股市下跌,媒體會說:「因為經濟前景不好,所以調降利率。」反之調降利率,股市上漲,媒體會說:「調降利率後有助刺激經濟成長。」這就是新聞媒體的股市經濟。你可能隨著自身持有股票的多寡而去選擇相信前者或後者。

新聞媒體固然有其責任與收視考量的偏頗,但被動吸收訊息、拿著鐵鎚眼見之處都是釘子就誤以為是客觀中立的自己也責無旁貸。不同的是,政治上最終人數多的會形成共識與選票,但在股市裡則會一起推向毀滅,只有少數才是贏家。

raw-image


●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夠形塑心靈狀態。
●新聞以自然平緩的語調對我們侃侃而談,毫不提及其充滿前提假設的觀點。
●新聞機構必須讓我們了解個別事件究竟歸屬於什麼宏大的主題之下。

●我們獲得心理平靜的能力終究取決於我們的期待。
●新聞從來不肯向我們充分說明一項議題周圍環繞了多少複雜的問題。
●最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法似乎總是因為當事者的愚蠢而遭到忽略。

●每當看見一種似乎取得過高共識的觀點時,就應該要戒慎警惕。
●大眾對於異常現象的關注取決於對正常情形的熟知。
●金融新聞裡的數字與圖表只是簡略的標記,必須找出潛藏在其背後的故事與影像。

●新聞沒有揭露的是:這種活動不只是單純報導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而是根據其本身高度的特殊關注,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形塑出新的世界。
●商業活動中就太值得注意也具有太重大的意義,其描述與報導不能只為有意在其中投資賺錢的人士著想。

●要對任何一項資訊產生興趣,就必須能夠為該資訊賦予「定位」,也就是說必須讓這項資訊與我們早已關注的議題產生連結。
●我總是想辦法鎮靜下來,盡量什麼都不想,因為你的腦子一旦出現任何念頭,你的麻煩就大了。
●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缺可靠的事實,重點不在於我們需要更多的事實,而是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已經擁有的事實。


avatar-img
11會員
80內容數
山的智慧、書的溫度、投資的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川四季 的其他內容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旁邊那一本高虹安的〝面試郭台銘〞,我絕對不會翻開這本「防彈交易心理學」,看過不少交易心理的書籍之中,就屬這本書的書名最沒有亮點。
一本討論跟錢好好相處的書籍,如果在控制消費與節儉的方式著墨太多就有點可惜了,畢竟消費與節儉方式從來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所在,而金錢也從來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
當下是什麼?目前為止最喜歡也最實用的一個方法是:「試著問自己,下一秒在想什麼?」當你把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時間線性壓縮成上一秒、當下與下一秒時,你根本無法也來不及思考自己的下一秒在想什麼,此時此刻即是當下。
查理‧蒙格說:「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你這一年就白過了。」蒙格是誰?他是每年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和巴菲特並肩而坐,大會結束後巴菲特總會問著蒙格,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他是巴菲特50年的智慧合夥人,巴菲特更曾說蒙格用思想的力量讓他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他會比現在窮得多。
還記得你上一次廢寢忘食是什麼時候?為了什麼事嗎?看一本書、打電動、與好久不見朋友聊天或者趕月底的業績壓力?心流就是一個人全身貫注於某件事而渾然忘我的當下,只是往往需要特殊的誘因、外在環境的刺激才容易進入心流。
年輕不要留白,但如果沒有留一點白,你不會知道其他的色彩有多亮麗;一本書若沒有留白,你沒有空間可以寫下一些註解。想像你的工作態度是吸氣,吐氣是你的休息態度,適當的吐氣與留白時間是同樣重要且不可缺。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旁邊那一本高虹安的〝面試郭台銘〞,我絕對不會翻開這本「防彈交易心理學」,看過不少交易心理的書籍之中,就屬這本書的書名最沒有亮點。
一本討論跟錢好好相處的書籍,如果在控制消費與節儉的方式著墨太多就有點可惜了,畢竟消費與節儉方式從來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所在,而金錢也從來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
當下是什麼?目前為止最喜歡也最實用的一個方法是:「試著問自己,下一秒在想什麼?」當你把過去、當下與未來的時間線性壓縮成上一秒、當下與下一秒時,你根本無法也來不及思考自己的下一秒在想什麼,此時此刻即是當下。
查理‧蒙格說:「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你這一年就白過了。」蒙格是誰?他是每年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和巴菲特並肩而坐,大會結束後巴菲特總會問著蒙格,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他是巴菲特50年的智慧合夥人,巴菲特更曾說蒙格用思想的力量讓他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他會比現在窮得多。
還記得你上一次廢寢忘食是什麼時候?為了什麼事嗎?看一本書、打電動、與好久不見朋友聊天或者趕月底的業績壓力?心流就是一個人全身貫注於某件事而渾然忘我的當下,只是往往需要特殊的誘因、外在環境的刺激才容易進入心流。
年輕不要留白,但如果沒有留一點白,你不會知道其他的色彩有多亮麗;一本書若沒有留白,你沒有空間可以寫下一些註解。想像你的工作態度是吸氣,吐氣是你的休息態度,適當的吐氣與留白時間是同樣重要且不可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如果你不看新聞,你就會跟世界脫節;但如果你看新聞,你會跟現實脫節。 —Denzel Washington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獲取新聞越來越方便,只要你打開手機就可以透過各種媒體看到新聞,每天無時無刻都有新聞,但獲得這麼多資訊真的是必要的嗎?
Thumbnail
Elon Musk 推出的人工智慧系統 Grok 在回答用戶問題時,將 Musk 自己列為在 Twitter/X 平台上傳播錯誤資訊的主要人物之一。
有學員問院長近期熱門的泡泡瑪特(9992.HK)怎麼看? 這家北京公司香港上市放眼全球的潮玩公司,幾年前香港上市時曾經泡沫化,股價自2021年2月高點到2022年10月低點,1年8個月的時間跌了9成,當時的時空背景當然有大陸疫情的影響、烏俄戰爭、美國升息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泡泡瑪特原本主要是靠盲盒
今天看到經濟日報的這則報導,有不少的感觸,兩年前跟人說封測股好時,很多人的回應都是"封測股的宿命就是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價就是不會大漲,沒有興趣。市場多數都在追逐熱度高已經上漲一段的,而不願等待被低估的價值股。 "封測廠都是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價都不會漲",這是一年半以前聽到、看到的評論,力成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總統穿上救生衣,媒體的標題會寫著:「總統不會游泳。」 這就是新聞媒體的政治。也許你不喜歡這個人,因此你會跟著相信與揶揄。 每當調降利率,股市下跌,媒體會說:「因為經濟前景不好,所以調降利率。」反之調降利率,股市上漲,媒體會說:「調降利率後有助刺激經濟成長。」這就是新聞媒體的股市經濟。
Thumbnail
She said 看到兩名記者挺身追線採訪寫稿,他們奮力體現新聞價值,而非娛樂效果, 這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書裡詳載著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他們和溫斯坦團隊的來回攻防,他們用專業克服質疑和挑戰。 面對受害者的憂慮和退縮,展現了不只是身為人類的同理心,透過更齊全的準備和更嚴厲的校正,他們將
財團法人法訂的規則大多是由主管機關訂定,能否契合社福身障機構,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如果你不看新聞,你就會跟世界脫節;但如果你看新聞,你會跟現實脫節。 —Denzel Washington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獲取新聞越來越方便,只要你打開手機就可以透過各種媒體看到新聞,每天無時無刻都有新聞,但獲得這麼多資訊真的是必要的嗎?
Thumbnail
Elon Musk 推出的人工智慧系統 Grok 在回答用戶問題時,將 Musk 自己列為在 Twitter/X 平台上傳播錯誤資訊的主要人物之一。
有學員問院長近期熱門的泡泡瑪特(9992.HK)怎麼看? 這家北京公司香港上市放眼全球的潮玩公司,幾年前香港上市時曾經泡沫化,股價自2021年2月高點到2022年10月低點,1年8個月的時間跌了9成,當時的時空背景當然有大陸疫情的影響、烏俄戰爭、美國升息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泡泡瑪特原本主要是靠盲盒
今天看到經濟日報的這則報導,有不少的感觸,兩年前跟人說封測股好時,很多人的回應都是"封測股的宿命就是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價就是不會大漲,沒有興趣。市場多數都在追逐熱度高已經上漲一段的,而不願等待被低估的價值股。 "封測廠都是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價都不會漲",這是一年半以前聽到、看到的評論,力成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總統穿上救生衣,媒體的標題會寫著:「總統不會游泳。」 這就是新聞媒體的政治。也許你不喜歡這個人,因此你會跟著相信與揶揄。 每當調降利率,股市下跌,媒體會說:「因為經濟前景不好,所以調降利率。」反之調降利率,股市上漲,媒體會說:「調降利率後有助刺激經濟成長。」這就是新聞媒體的股市經濟。
Thumbnail
She said 看到兩名記者挺身追線採訪寫稿,他們奮力體現新聞價值,而非娛樂效果, 這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書裡詳載著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他們和溫斯坦團隊的來回攻防,他們用專業克服質疑和挑戰。 面對受害者的憂慮和退縮,展現了不只是身為人類的同理心,透過更齊全的準備和更嚴厲的校正,他們將
財團法人法訂的規則大多是由主管機關訂定,能否契合社福身障機構,有很大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