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灯籠》談《你的名字》中鏡頭與音樂的運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陣子新海誠導演的新作《天氣之子》上映了,由於筆者撰稿時該片仍未上映,因此以《你的名字》的片頭作為分析素材。

新海誠導演向來以短片見長,雖曾監督過兩部長片《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及《追逐繁星的孩子》,但……還有許多待加強的空間。《你的名字》是他第三度挑戰長片,片長107分鐘。相比於《秒速五公分》、《言葉之庭》足足長了近兩倍,而此片又是誠導第一次將作品推向商業取向,因此,掌握作品節奏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不用多說,《你的名字》在這方面處理的很好。


raw-image


一般好萊塢電影與商業取向的國片,多採取三幕劇的30-60-30原則,前30分鐘敘述背景,接著進入第一情節點,為第二情節點做鋪陳與劇情推展,當電影剩30分鐘時則進入第二情節點,進入最後的高潮,花最後的30分鐘將主角們的問題與狀況解決,並交代後續。若片長較短,則將片長除以4,第二幕為第一、三幕的兩倍長。

由於誠導以前在拍短片時本來就不按照此規則,因此多屬小眾作品。第一次將作品推向大眾,卻仍未遵循此法則。大致分析可將此片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前30分鐘,當中各花約十餘分鐘交代人物場景,前半以三葉本尊在糸守為主,後半為瀧的身體與三葉的靈魂在東京為主;第二部分自30分鐘時播放之《前前前世》為始,至瀧在2016年的糸守發現真相為止,約經歷20分鐘;第三部分則進到瀧喝下口嚼酒,只過了約莫10分鐘,可見此段密度之深;爾後第四段花40分鐘處理拯救糸守的過程。大致看下來,整部片節奏十分緊湊,劇情不斷前進,並綿延不絕地塞給你大量的資訊與情緒衝擊,然而,效果卻意外地顯著,成功將新海誠的名號打向大眾。


接下來我們花點時間來探討,這做為「總綱」《夢灯籠》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

電影一開始,也就是東寶的商標跑完之後,我們先看到多顆隕石劃過天際,穿過第一層雲層之後,聚焦在一顆隕石上,再穿過第二層雲層,畫面停在糸守湖上。誠導似乎很喜歡有東西劃過天空,從《雲之彼端》中聳入天際,將日本分成兩大陣營的高塔,到《秒五》裡那種子島冉冉升空的火箭,可能這種大世界感很酷吧。然而以隕石墜落還有其他意義,除了先預告整起故事的起因外,在瀧喝下三葉口嚼酒暈倒後所顯示的動畫,很明顯可看出誠導以隕石比喻受精卵,象徵這場災難亦可為糸守甚至日本的「重生」,我們可以說,以這象徵生命開端的受精卵「隕石」做為該部電影的開端可再適合不過了。

接著,在一小段黑畫面時,我們聽到三葉的口白「早晨醒來後,我發現自己不知為何竟然在哭,偶爾會發生這種情況…」在說這句話的後半時,畫面出現東京的俯瞰圖,為接下來人在東京的瀧的出場做準備。鏡頭移到瀧的房間,他坐在床上,瀧:「曾經夢到的夢,我卻總是想不起來。」此時,鏡頭特寫瀧舉起右手的樣子,注意這個動作我稍後解釋。「只留下…」「只留下…」兩人依次說道,鏡頭來到三葉在東京的寓所,同樣地,坐在床緣的三葉亦舉起其右手,將視線看向掌心,且說道「有什麼事物消失了的感覺,醒來後仍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地方誠導已經把哏埋好了,也就是說,三葉跟瀧之間很重要的連結,在手心上。

不久,三葉起身在鏡前「用『結』綁頭髮」,從冰箱拿了早餐出門搭電車去了。三葉與瀧都在電車上,互相用口白敘事,也是誠導在鋪哏,鋪好那片尾兩人的相遇與相認。

畫面再度全黑,我們先來看看兩人的口白「或許是始於那一天」「那天…也就是星辰墜落的日子,那簡直就像」「簡直就像夢境般的景色,就只是如此純粹而無與倫比的」「美好畫面(同聲)」新海誠再度提醒我們,整起事件圍繞在「隕石墜落」這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畫面帶出了「那一天」兩人的狀況:瀧在東京家裡的屋頂,當時是國中的瀧;而在遙遠彼端的糸守,可以看到已剪短髮,穿著浴衣,站在草地上的三葉,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彗星,分裂成隕石。在此時如果你很認真聽的話,其實《夢灯籠》的前奏已經下了,而這小段音樂其實就是《夢灯籠》這首歌主要動機的「反轉」,換句話說,在此處已經暗示你,他們解決這場災難的方式,就是看時間的回溯、反轉。

第三度的黑畫面,但也不是全黑啦,而是依新海誠的風格,將電影標題大大地打在銀幕上。野田洋次郎的歌聲響起,是一首E♭大調的歌,速度85BPM。

在接下來的十個小節裡,總共可分為三個鏡頭。首先是瀧在人群中轉身向鏡頭,再來是未剪髮的三葉亦在人群中轉身。然後,鏡頭由上往下帶,清楚看見國中的瀧與高中的三葉(2013)頭上有顆月亮,而原本綁在三葉頭上的「結」繃開,圍繞著二人,除了變夏季制服,瀧變成高中的瀧,三葉也變成短髮。在此處的暗喻應該也夠明顯了,那「結」就是紅線,「月」老下的紅線。

爾後8小節的間奏中,調性未改,但速度加快到178BPM。而在此時,誠導也以兩小節為單位來敘事,所以在這段間奏中,我們可以看到4個場景:首先,是瀧在人群中慌亂尋找三葉蹤影,這符合我們觀影的預設,以為是瀧開始先去找三葉的。再來我們看到故事發生地東京的全景,由黑夜到白天,日頭冉冉升起的過程,也許對後半段的劇情來說,真的是由黑夜到白天。第三場景,是瀧走在東京街頭,景物每兩拍變換一次。最後一個八拍,則是瀧慢步在那天橋上。誠哥又再度埋哏了,這天橋,是奧寺、瀧、三葉……許多人走過的天橋,也是瀧手機打不通,預告三葉死亡的那座天橋。

間奏結束,歌聲入耳。帶完了東京的畫面,適時該介紹糸守町了。我們看到鏡頭快速右滑,三葉坐在和室內,著傳統服飾,手上放著一條紅線,前方是組紐編織。在特寫三葉舉起手時,閃過一瞬間「之後三葉在『分身之時』時在瀧手上用奇異筆劃下那一劃」的畫面。或許想到這件事,因此三葉將手上的紅線握緊。那三葉跟瀧之間的聯繫除了紅線,應該就是那「口嚼酒」了,因此畫面左滑到典禮會場,給我們傳統下糸守的畫面。我們來看看鏡頭是怎麼運的,他先特寫三葉的臉與頭飾,再從腳往上拍,順著手往前推的舞步,將鏡頭帶到他手持的禮器。不久我們再一次地看到彗星,不過這次是遠景,三葉站在右下角。 

卻說在歌手唱的第三個「唉(あぁ)」到過門前有8個小節,誠導再度以每2小節為單位敘事。第一個八拍我們看到東京平視圖,第二個八拍則看到秋天的糸守湖,持續交代故事場景及鋪哏。最後的4個小節,則是三葉與瀧背對背站著望向廣闊無垠的天空,就是海報那場景。

音樂即將轉調,在轉調前有4個小節的過門,維持在D♭和絃上直到最後兩拍,並以鼓組大幅增加節奏性與緊湊度。此時的音樂當然適合拿來做畫面的快速切換。看到誠導又以8拍為單位,分前後兩部分來鋪哏。我們先看到瀧正面面對觀眾,三葉背對觀眾,畫面先從冬天時「國中瀧、高中三葉」開始,接著來到故事主軸,也就是夏季時的「高中瀧、高中三葉」。而接著我們看到瀧穿雨衣的樣子,應該是喝口嚼酒的那晚,有趣的是,此時三葉漸漸淡出,象徵著這個時間點可能有事情發生。最後,我們看到瀧著羽絨衣,最後是瀧穿西裝,旁有櫻花紛飛。

至於三葉,一樣先從冬天時「國中瀧、高中三葉」開始,進展到夏季時的「高中瀧、高中三葉」,注意這個地方,瀧的手腕上有「結」。再來看到著浴衣的三葉,然後是著制服剪短髮的三葉,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出事了,所以看到三葉背後的瀧淡出。最後,我們看到穿著大衣的三葉,大雪紛飛、春裝的三葉,櫻花翩翩。

音樂轉調前的最後一個和絃是E♭,本來預期會轉到A♭大調,但開頭的和絃卻是Fm7,是小調嗎?倒也不是,它真的是A♭大調。如此出其不意常常出現在此片中。首先,我們以為屋頂上的應該是國中的瀧,欸不是,是高中的瀧,望向遠方,鏡頭往前zoom in,到身在糸守的三葉家中的臥房。原本正在整理頭髮的三葉轉過頭來,似在呼應瀧在遠方的凝視。此時呼應歌詞剛好唱到的「即使被五次元玩弄,我還是會凝視著你。」畫面切換到在東京街道上的瀧,他的手比出所謂的「五」,比向一朵積雨雲,與此同時,三葉站在大草原上,也將手伸出比出了五,比向了同一朵積雨雲。此刻兩地都有風,輕拂在兩人的臉上。瀧滿意地笑了,將手收了回來,三葉也是。除了呼應此時歌詞中「約定初次見面的暗號」,也呼應首段的一句歌詞「在喊『せ-の』時,就把那約定說出口」。三葉將手伸回來後,走向畫面左邊;而身在東京的瀧,則走向畫面的右邊,無形中似兩人約定好般面對面地走去。

畫面最後定格在兩人著制服,周圍圍著紅線的場景,畫面中間大剌剌地打著「原作・脚本・監督 新海誠」。而音樂則結束在E♭和弦,對轉調前來說是回到一級和弦,的確,這首歌結束了;但對轉調後來說,則是五級和弦,是個半終止,也就是有未完成的感覺,搭配音樂最後的急切,的確讓人措手不及。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在預告這部電影將會終止在一句熱切卻尷尬的「君の名は」,但我會說,這未完成感,是因為電影才過了3分28秒,好戲才正要開始呢!

原文書於2019/09/06,發布於正心中學校刊社Instagram 上篇 下篇
或是在我的個人網站瀏覽 從《夢灯籠》談《你的名字》中鏡頭與音樂的運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de's Blog
5會員
25內容數
這裡是Wade的部落格,寫一些日常的觀察。
Wade'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沒有吃早餐是對的,快下午一點吃山次郎還是很撐。 在札幌的行程除了大麻之外都是リン安排的。由於北大真的很大,真的非常大,早上幾乎只逛了博物館而已。(其實我連交大校史館在哪都不知道。)博物館主要分成兩個部分:札幌農學校的校史,以及現在各個科系的介紹。 札幌農學校是由克拉克校長所創,其名言「Boy
Thumbnail
2024/07/07
沒有吃早餐是對的,快下午一點吃山次郎還是很撐。 在札幌的行程除了大麻之外都是リン安排的。由於北大真的很大,真的非常大,早上幾乎只逛了博物館而已。(其實我連交大校史館在哪都不知道。)博物館主要分成兩個部分:札幌農學校的校史,以及現在各個科系的介紹。 札幌農學校是由克拉克校長所創,其名言「Boy
Thumbnail
2024/07/07
今天是待在音別的最後一天,將在10點10分搭公車前往白糠站,搭特急轉快速到Es Con Field所在的北廣島站看軟銀對火腿的比賽,結束之後再到札幌住在朋友家。 公車不像星期三一樣在公車站等,而是在音別站旁的停車場。也許是希望乘客時間到了再上車比較好。拉開音別車站的大門,有個阿公已經先在等車了,之
Thumbnail
2024/07/07
今天是待在音別的最後一天,將在10點10分搭公車前往白糠站,搭特急轉快速到Es Con Field所在的北廣島站看軟銀對火腿的比賽,結束之後再到札幌住在朋友家。 公車不像星期三一樣在公車站等,而是在音別站旁的停車場。也許是希望乘客時間到了再上車比較好。拉開音別車站的大門,有個阿公已經先在等車了,之
Thumbnail
2024/07/07
一早搭火車動身從音別前往釧路,一趟就是970日圓啊……釧路算是比較大一點的城市,大概有接近斗六的規模。主要來釧路有三件想做的事:洗澡、看電影,以及到Uniqlo買長袖。 由於這些地方都比較晚開門,我先到後站的ブックス.ハンター找有沒有我想買的二手漫畫。裡面有各式舊雜誌、文庫、漫畫、唱片等等,挑了幾
Thumbnail
2024/07/07
一早搭火車動身從音別前往釧路,一趟就是970日圓啊……釧路算是比較大一點的城市,大概有接近斗六的規模。主要來釧路有三件想做的事:洗澡、看電影,以及到Uniqlo買長袖。 由於這些地方都比較晚開門,我先到後站的ブックス.ハンター找有沒有我想買的二手漫畫。裡面有各式舊雜誌、文庫、漫畫、唱片等等,挑了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海鷗》是一部很不「主流」敍事的電影,主角「演員」何一唱和「作家」周迅生更像從小說中走出來講故事,不過電影抽走了小說中讓我們可以理解角色心路歷程的第一身敍述。而換言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作為「第三者」、扮演觀眾的我們可以變成「演員」也可以變成「作家」,思考角色的動機。
Thumbnail
《海鷗》是一部很不「主流」敍事的電影,主角「演員」何一唱和「作家」周迅生更像從小說中走出來講故事,不過電影抽走了小說中讓我們可以理解角色心路歷程的第一身敍述。而換言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作為「第三者」、扮演觀眾的我們可以變成「演員」也可以變成「作家」,思考角色的動機。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早在2月初已經看了《填詞L》優先場,看完即想馬上衝回家揮筆疾書,將當刻的共鳴及感觸寫下來(這是誇張的修辭技巧) 這套電影有甚麼吸引之處?講追夢、講貼地、講廣東話、講香港,但其實最最開心,是看到新一代香港導演有第二套商業作品面世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好學校買 艾德導演的影像魔術 - 一個人拍出生活中的電影感 有一段時間了,我總是很片段的去觀看內容,實際上我還沒有真正的去實際練習過,只是在這幾天想好好地從頭筆記、去思考老師說的話。 它像是一個節奏感,又有點像是聽音樂的方式,找到你喜歡聽的音調、節奏,然後用自我浪漫的態度來取悅自己。 — 艾德導
Thumbnail
在好學校買 艾德導演的影像魔術 - 一個人拍出生活中的電影感 有一段時間了,我總是很片段的去觀看內容,實際上我還沒有真正的去實際練習過,只是在這幾天想好好地從頭筆記、去思考老師說的話。 它像是一個節奏感,又有點像是聽音樂的方式,找到你喜歡聽的音調、節奏,然後用自我浪漫的態度來取悅自己。 — 艾德導
Thumbnail
新海誠的電影前前後後大概看了五部以上,坦白說除了《追逐繁星的孩子》跟《秒速五公分》其他比較不是我的菜,而昨天想說來看看新海誠 2022 年最新的作品《鈴芽之旅》,沒想到劇情內容超中我!《鈴芽之旅》是目前我看過新海誠所有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部!
Thumbnail
新海誠的電影前前後後大概看了五部以上,坦白說除了《追逐繁星的孩子》跟《秒速五公分》其他比較不是我的菜,而昨天想說來看看新海誠 2022 年最新的作品《鈴芽之旅》,沒想到劇情內容超中我!《鈴芽之旅》是目前我看過新海誠所有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部!
Thumbnail
從書裡侯導的自述可以看出來,他的電影之所以藝術,因為那是個人化的,從個體出發,挖掘自己的生活、成長過程、喜愛的東西。他的電影是從這些內涵裡,疊加出來所謂的真實,反映著東方人生活和情感的本質。這些電影拍出一段個人記憶,也拍出我們所有人的記憶
Thumbnail
從書裡侯導的自述可以看出來,他的電影之所以藝術,因為那是個人化的,從個體出發,挖掘自己的生活、成長過程、喜愛的東西。他的電影是從這些內涵裡,疊加出來所謂的真實,反映著東方人生活和情感的本質。這些電影拍出一段個人記憶,也拍出我們所有人的記憶
Thumbnail
廢年固定發布的短評。 《天氣之子》 就像另一種版本的《你的名字》。設定上更扯了些,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大概就是雷片了。是可以看出新海誠越來越擅於說故事,無論是角色間的互動上⋯⋯ 《白色情迷》 奇士勞斯基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三部曲,n年前只看了《藍色》,最近象山日光珈琲有重映,想說來補完好⋯⋯
Thumbnail
廢年固定發布的短評。 《天氣之子》 就像另一種版本的《你的名字》。設定上更扯了些,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大概就是雷片了。是可以看出新海誠越來越擅於說故事,無論是角色間的互動上⋯⋯ 《白色情迷》 奇士勞斯基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三部曲,n年前只看了《藍色》,最近象山日光珈琲有重映,想說來補完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