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幸福教養】規矩,不該建立在恐懼感之上

2024/02/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一位男性藝人在臉書的育兒分享,因為女兒沒有在時間內將玩具收好,因此藝人將女兒的玩具撕毁丟掉,引發網友超過2000次的回應。後來藝人有再說明了事件的前因後果,我花了些時間瀏覽,多數網友不支持如此的育兒方式,也有網友提出自身的幼年經驗,說明這樣的畫面是會深刻一輩子的。

(註:我還是認為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育兒方式,都需要被尊重,因此我不會在對方的臉書留言。我可以做的,是在自己的網誌和臉書分享我的經驗,提供有緣有心的家長思考)

我非常同意在教養與教育的歷程中,讓孩子習得「規矩」,然而其困難點在於,每個人、甚至不同社會的「規矩」不盡相同。

它是屬於個人「價值觀」的一部份,因此我建議父母和老師的目標,不只是放在「要求孩子遵守大人的規矩」,而是需要看得更長遠一點:「讓孩子建立自己的規矩,並且願意自主自律地遵守與執行」。

目標,會影響行動與計畫。多數的父母和老師,因為目標放在「要求孩子遵守大人的規矩」,也因此打罵、賞罰、威脅、利誘⋯⋯等手段自然而然就會出現,理論基礎是「行為學派學習理論」,藉由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增強作用的運用,期待孩子改變行為。

行為學派的手段,對所有的動物都會產生一定的效果,甚至會讓人覺得快又有效。

在「古典制約實驗」中,心理學家讓狗看見食物同時聽到鈴聲,不久後,狗即使沒有看見食物、只聽到鈴聲,也會自然地流口水。

而在「好奇猴子實驗」中,心理學家在籠子中間放了座梯子,梯子的頂端有串香蕉,但只要猴子爬上梯子就會被潑濕,很快地猴子就不再爬梯子,之後放入新的猴子,而當新猴子要去爬的時候,還會被老猴子痛毆一頓,最後所有猴子都換成新的,也都沒有被潑濕的經驗,但只要有猴子要爬梯子,仍然會被其他猴子痛毆。

第一項實驗是「正向增強」,也是獎賞的立論基礎,當孩子做好事就會得到獎賞,之後只要有獎賞就會讓孩子想做好事;第二項實驗則是「負向增強」,也是處罰的立論基礎,當孩子的行為會被外力造成不舒服的感覺,之後孩子會為了不想不舒服,而不再重覆某些行為。

不過,孩子不是狗、也不是猴子,儘管行為學派的手段快又有效,但孩子內在強大的心理動力,就會突破這些手段,追求更高的「歸屬感」。

放眼人類的歷史,一幕幕都在告訴我們這項事實,歷代的君主帝王,誰不是大量地使用行為學派的手段呢?人類如果那麼輕易地就被制約、就受到增強作用而停下腳步,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革命事件發生了。

再看社會的法律、學校的校規、許多家庭的家規,也是從「違反-被處罰」的角度所設置的,然而即使存在著刑罰、記過、懲罰,是否就能讓孩子的不良行為徹底消失呢?或許會和我有相同的感覺,所謂好學生與壞學生的差別,只是不良行為有沒有被發現而已。

「規矩,不該建立在恐懼感之上」

換個角度講也成立:「建立在恐懼感之上的,不是真的規矩」,我們將孩子的玩具撕毁丟掉,孩子會痛哭的心理因素,不僅僅是覺得自己的玩具毁壞消失,更大的因素來自於孩子依附的父母,以自身的權力甚至是暴力,摧毁了孩子對於父母的信任感,孩子恐懼玩具消失、更恐懼和父母的依附感崩解。

短期之間,孩子應該會在時間內將玩具收好,因為孩子不想活在恐懼之中;但不出半年,類似的情境會再出現,可能不是慢慢收玩具,而是慢慢吃飯、慢慢穿衣服、慢慢刷牙、慢慢收背包⋯⋯

父母只用賞罰試圖控制孩子的「行為表象」,卻沒有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從行為目的提供孩子所需要的「有人愛、有權力、有價值、有能力」,那麼再多的賞罰,也只會讓孩子和父母漸行漸遠而已。

時間再拉長些,最慢到孩子青春期時,父母的賞罰在孩子眼中將一文不值,當孩子不再在意賞罰、而父母又只會賞罰時,親子關係又會是怎麼樣的畫面呢?

談到這裡,我想提供大家思考的點是:「要求孩子遵守大人的規矩」不僅無效,還有很大的可能讓孩子「反其道而行」,大人愈希望孩子好,孩子反而愈壞呢!

至於要如何「讓孩子建立自己的規矩,並且願意自主自律地遵守與執行」?簡單兩句話:「父母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合理的結果」,每天重覆落實在生活當中,就能達成目標。

但困難的地方在於,溫和與放縱的拿捏、堅定與嚴厲的不同、自然結果的自然發生、合理結果的合理邏輯、結果和處罰的不同⋯⋯,都考驗著父母和老師的智慧,可以先從我的其他文章和書《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當中學習基礎的脈絡喔!

26會員
15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