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幸福教養】先無條件的愛自己,才能無條件的愛孩子

2024/0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在追尋「歸屬感」。從我們長期的實地觀察,孩子可以從下述四項正項情境中得到歸屬感:

  • 無條件的愛
  • 作主的權力
  • 貢獻的價值
  • 成長的能力

如果孩子無法浸潤在上述的情境中,就會衍生出錯誤目標,錯誤目標也是孩子獲取歸屬感的方法:

  • 過度關注
  • 權力鬥爭
  • 破壞報復
  • 無能放棄

我們鼓勵與建議父母,在家庭中營造「正向情境」,如此就自然避免了孩子需要發展「錯誤目標」的必要性。

然而不少父母跟我反映:「我發現我無法無條件的愛孩子耶!我該怎麼做?」

我們提供父母許多做法,像是:

  • 冷靜角:當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產生負面情緒時,父母先到冷靜角調整心情,「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調整好之後再和孩子對話
  • 積極傾聽:以開放式的問句回應孩子,而不是封閉性的方式,也不是採取建議或指責,由衷的想要瞭解孩子,而不只是敷衍了事
  • 我訊息:當孩子的行為對自己產生困擾時,使用「我訊息」與孩子溝通,多數的父母使用的是「你訊息」--你應該、你要、你怎麼不...,如此的「你訊息」只會招致孩子的反彈。而「我訊息」包含了:「你的行為」、「造成的影響」、「我的感受」三個部份,因為孩子在意父母的感受,因此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下,孩子會願意調整行為
  • 雙贏的解決方法:傳統的方法,不是父母贏孩子輸、就是孩子贏父母輸,如此都會造成其中一方感覺「可惡的他、可憐的我」,然而我們需要更有智慧的去思考和討論出「雙贏的解決方法」
  • 家庭會議:家庭會議提供全家人一個固定時間、可以暢所欲言的「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情境,善用積極傾聽、我訊息、雙贏的解決方法,可以讓家庭會議更加順利,家庭成員之間也會更加信任

這些做法,幫助了許多父母改善了和孩子的關係,孩子大幅的降低不良行為,也不再隱瞞、逃避、否認、說謊、責怪別人,因為如此的正向循環,孩子也就有機會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

然而仍有父母告訴我:「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我還是很直覺的會去否定孩子,我還是習慣用『剝奪愛』來威脅孩子,我還是無法『無條件的愛孩子』,該怎麼辦呢?」

我發現這群父母是相當辛苦的,他們想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卻又一再證明自己的失敗,然後自責、否定、懊悔、氣餒的感覺湧現,就陷在情緒漩渦當中。

其中一部份的父母,在努力了一陣子之後,就會放棄了,回到他們較為習慣和舒適的教養模式,也不想要再提及任何關於「無條件的愛」的議題,只是親子的衝突與矛盾依舊存在,無法改善。

而仍在努力的父母,我想要告訴你:

你無法無條件的愛孩子,是因為你沒有無條件的愛自己!

你想要「完美無瑕」、你想要「面面俱到」、你想要「顧全大局」、你想要「不犯錯」、你想要「立即改變」、你想要⋯⋯

每一個「你想要」的內容,都成為你的壓力來源,也都更加讓你覺得不夠好,回到最核心,你此刻最迫切的需要的,並不是如何教養孩子,而是:「悅納自己!

悅納自己的「不完美」、悅納自己的「無法兼顧」、悅納自己的「會犯錯」⋯⋯

悅納自己「是人,不是神」!悅納自己之後,你要開始「愛自己!

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樂趣,和自己單獨約會,讓自己有充電和放鬆的機會,把自己照顧好。

當你開始「悅納自己」和「愛自己」之後,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懂得如何「無條件的愛孩子」了。

過程中或許並不容易,因為你並無法抛夫棄子的進行上述改變,你原本的生活仍然繼續在走,要在本來就很忙碌緊繃的生活當中抽出心力和時間改變,的確會是很大的挑戰。

教養,無法單打獨鬥,因此我鼓勵你要組成「教養支援團隊」,你可以讓另一伴成為「神隊友」,充分的授權與信任另一伴負責育兒,即使和你的教養有所不同,也必須放心放手。你可以找尋親朋好友的幫忙。或者,你可以加入我們的團體,找到與自己的教養方向志同道合的夥伴,偶爾你可以讓孩子參與對方家庭的活動,讓自己可以抽身,偶爾則交換由你來帶對方的孩子。

期待,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然後,你就能無條件的愛孩子!

26會員
15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