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東西】一趟女性找尋自我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黑白畫面:封閉的世界

“Ba…Ba…Ba…” Bella咿咿呀呀學著說話的神情、奇怪的走路姿勢,就像個嬰兒,講著最簡單的單詞句型,呆滯的眼神顯得愚蠢。此時的她從未踏出科學家Godwin的家門外,總是用 ”God”來稱呼科學家,帶來一種極度保守且老舊的父權思想,有種「男人,是女人的所有」的既視感。


前段的電影也採用黑白螢幕,在Bella與花花公子Duncan冒險之前,眼前的世界彷彿沒有色彩般,反映在現實世界中,在那個女性平權思想還沒純熟的時代,是黑白的。而遇見Duncan後,嶄新的世界正等著Bella去一一探索。


raw-image
里斯本:雙腿之間的世界

就如一般人一樣,「長大」的第一特徵便是對自我身體的探索。Bella細膩的手指,滑過雙腿之間那深處、神秘的洞口,黃瓜進入體內的爽快,找到自我尋樂最簡單的方式。人生發展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性」探索,透過自己撫摸、呻吟,是對自我的第一認識。


性慾旺盛的她在里斯本與Duncan更是日復一日的享受肉體與肉體之間碰撞、跳躍,而這就跳脫了女性對於性的框架,也正是所謂的性解放。

有天,Bella獨自出了門,獨自探索在外的世界,一對情侶在吵著架、一位女人唱著歌,獨自吃著蛋塔,做自己想做的事,開始思考,她,是否需要成天追求這快速、廉價的性慾望。


raw-image
船:思想的世界

在船上,Bella認識了Harry和Swiney兩位朋友,透過書籍去思考為甚麼作者總是以男性的角度出發,代表她逐漸認可了自己是個女性的身分。同時她也接觸到哲學、各式各樣的思想,從原先較為感性的一面轉變為理性思考:「這些是我想要的嗎?」她也因此受到不少的啟蒙,例如面對人生的不同方式,並發掘了自己的信念


而她狠狠的賞了Duncan一巴掌,反映了此時的Bella位階比男人還高,在兩人關係中拿到了主導權,男人不再是一切,正是女性開始有了自我思想的象徵。


raw-image
亞歷山卓:邪惡的世界

「為甚麼自己能躺在這麼舒服的床上?」當Bella與朋友Harry看到一群孩子在貧民窟中垂死掙扎的樣子,發自內心大哭了出來,獲得了電影中突破性的成長


這段情節就《Barbie芭比》裡中芭比在現實世界看到路邊坐著的老太婆,因為在芭比世界中從未看過像這樣充滿皺紋的人類,對於美的定義有了新的框架,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遇到了自己從未見過景象,那種衝擊性是極為強大的


這些受苦的小孩們也反襯了Bella生前懷了一子,以一個母親的身分,只因自己一時的痛苦,而自私的跳河自殺,意味著已懷著孩子的她,這樣的行為是自私的。或許在探索時可以發現世上的人既是善良,也很邪惡。


raw-image
巴黎:女人的世界

Bella和Duncan窮光蛋的來到了巴黎。此時我們可以觀察到,Duncan只願坐在椅子上,透過哭號、喧嘩,不斷埋怨著已發生的過錯,不願放下身為男人的自尊心。反倒是Bella,即使她用了自己的身體來褻瀆,用這種最低級的方式賺錢,卻仍為自己打出一條路,掌握了人生的選擇權


此時的她,也全然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女人,兼具著理性、沉穩的特質。而活著,也要隨之面對憤怒與痛苦,活著確實有趣,躲不掉的,卻是那錯縱複雜的情緒。當世界一層一層被剝開後,留下的,只剩下憎恨。


raw-image
倫敦:自我的世界

當探索了世界,看到了所有的惡行後,最終回到了自我的本質。遇到了前夫Alfie,他就是個無禮、大男人主義、自我中心的人,此時Bella也才明白為甚麼生前要跳河,一直以來都在那令人作嘔的地方生活,面對父權社會的壓力下,最終選擇了自殘手段。


「那是別人的故事,不是Bella的」


由於活出了自我,打破了世人對於女性定義的框架,選擇了與Max較理智純樸的愛情。透過Bella在電影中的成長,體悟出生命的意義,同時又對於父權體制的諷刺,尋求自我意識的本質,就成了一趟找尋自我的旅程。


raw-image
Bella的意義:現實世界

就如Emma Stone在Golden Glodes的得獎感言所說的:


「Bella發現了活著很有趣,並試著接受世界上的好與壞,透過飾演這個角色,使我對生活有不同的感觸,並啟蒙了我。」


Bella正也像是歷史上女性的寫照,從一開始的封閉、對於性的慾望,後來慢慢探索世界,開始出現了女性自我意識,也就有了現在的女性主義思想。


raw-image

《可憐的東西》靠著古怪、性感的風格,透過Bella的視角來看普世價值、發掘世界美麗與醜陋的一面,不管觀眾是男性或女性,都能跟著她一起進步、成長、茁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躺在廣大的草地,赤裸的,享受那明媚卻又不自然的陽光。撫摸炙熱的肌膚,慢慢的,吞噬你。鏡頭聚焦在性感的身軀、濃密的毛髮、劃過臉頰的汗珠,巴洛克風格的藝術美感,在底片鏡頭的拍攝下,畫面顯得無比絕美與浪漫。
「是英雄還是暴君?」 瑪麗安東尼走向斷頭臺之路,在群眾的斥罵聲下,展現了法國當時無盡的混亂,面對經濟、政權與階級不對等的種種壓力下,她,只能成為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眼淚,一個歷史的悲劇。此時,一名來自科嘉西島的小卒看上了這個大好機會,如黑馬般衝出來拯救局勢,並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他就是拿破崙。
《花月殺手》片長長至三個半小時,這大概是我至今看過最長的電影,即使在串流平台上觀看,仍然希望自己能盡可能的憋住尿意,只為了不要打斷這刺激又「過癮」的劇情。 演員的精湛演技 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的歐內斯特,對面舅舅給的巨大壓力,瞞著自己心愛的老婆殺害她
躺在廣大的草地,赤裸的,享受那明媚卻又不自然的陽光。撫摸炙熱的肌膚,慢慢的,吞噬你。鏡頭聚焦在性感的身軀、濃密的毛髮、劃過臉頰的汗珠,巴洛克風格的藝術美感,在底片鏡頭的拍攝下,畫面顯得無比絕美與浪漫。
「是英雄還是暴君?」 瑪麗安東尼走向斷頭臺之路,在群眾的斥罵聲下,展現了法國當時無盡的混亂,面對經濟、政權與階級不對等的種種壓力下,她,只能成為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眼淚,一個歷史的悲劇。此時,一名來自科嘉西島的小卒看上了這個大好機會,如黑馬般衝出來拯救局勢,並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他就是拿破崙。
《花月殺手》片長長至三個半小時,這大概是我至今看過最長的電影,即使在串流平台上觀看,仍然希望自己能盡可能的憋住尿意,只為了不要打斷這刺激又「過癮」的劇情。 演員的精湛演技 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的歐內斯特,對面舅舅給的巨大壓力,瞞著自己心愛的老婆殺害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部美學極強的電影,友人看了預告跟我說:「很怪。」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後突然能懂為什麼這麼多讀者推薦我一定要去看,某種層面上我跟Bella的特質有很大的重疊,記得看過一篇影評討論為何要讓Bella成為妓女,大量性場景很突兀等等。從女主角的自我成長歷程出發來看,我很認同那篇影評底下的其中一段回覆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漸漸看清自己在迷霧中的樣貌, 愛參雜著自卑,像放了糖的咖啡,是一種沉癮。 那份自卑感,無法訴說的掙扎;想要抓住的那虛無飄渺的煙霧 總是找到那些不相配的拼圖,拼不出相契的位置。
Thumbnail
今天要開學了,受訓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在和基層公務員一起生活的這4周裡,看著這些未來的科長、處長或局長、部長,突然心裡有些擔憂,從以下幾點觀察說起。 觀察一:在期末測驗的前一天,安排了一整天的戶外參訪行程,課表上寫著「人文關懷與志工服務(體驗學習課程)」以及「體驗學習(參訪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部美學極強的電影,友人看了預告跟我說:「很怪。」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看完可憐的東西後突然能懂為什麼這麼多讀者推薦我一定要去看,某種層面上我跟Bella的特質有很大的重疊,記得看過一篇影評討論為何要讓Bella成為妓女,大量性場景很突兀等等。從女主角的自我成長歷程出發來看,我很認同那篇影評底下的其中一段回覆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漸漸看清自己在迷霧中的樣貌, 愛參雜著自卑,像放了糖的咖啡,是一種沉癮。 那份自卑感,無法訴說的掙扎;想要抓住的那虛無飄渺的煙霧 總是找到那些不相配的拼圖,拼不出相契的位置。
Thumbnail
今天要開學了,受訓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在和基層公務員一起生活的這4周裡,看著這些未來的科長、處長或局長、部長,突然心裡有些擔憂,從以下幾點觀察說起。 觀察一:在期末測驗的前一天,安排了一整天的戶外參訪行程,課表上寫著「人文關懷與志工服務(體驗學習課程)」以及「體驗學習(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