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收假了,發現到自己也放縱了好一陣子,再這麼持續下去實在不行,覺得自己應該要有所警惕,也該收收心了。最近在新的電腦上,因為沒有自己習慣的無蝦米輸入法,一直成為自己偷懶的藉口。於是就趁著這個機會,決定來練習注音盲打。讓自己徹底擺脫糾纏了半輩子的無蝦米。

再次起飛!

再次起飛!

記得當年剛開始學無蝦米時,那種從無到有,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手感,現在重新再感受一次。也讓我再次肯定,有很多事情該來的,必然是躲不掉。當年學無蝦米,因為使用英文字根,比其他輸入法少背一組鍵盤,這下還是要還的了。

說到打字這回事,當初練到每分鐘八十多字,卻因為無蝦米公司(行易)版權收費問題,使用者長時間處於孤兒狀態,大概三十年了,終於決定斷捨離。重回每分鐘十個字的感覺,並沒有讓我感到太多難過,反而有種放飛的輕鬆感。以後不論是心手機還是新電腦,再也不用為輸入法而煩惱了!

預計至少要練到每分鐘三十個字以上吧!以我習慣的每篇文章約千字上下,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反正我不是以碼字做為工作,寫文的思考時間,也是需要的。每分鐘三十個字,算是流暢而不會干擾思考的速度。

雖然現在語音輸入法已經很進步了,但是大概是自己老了吧!載鍵盤上敲敲打打,好像已經成為一個習慣。那種手指在鍵盤上跳舞的感覺,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嗜好,現在重新再來一次,感受那種成長的感覺,就像再練一首新曲,再練一個新舞。

雖然現在還是嗑嗑碰碰,緩慢的打字速度難免會干擾到思緒。但是我相信,很快的我就可以回到之前的狀態,並且變得更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偽嘸蝦米 https://groups.google.com/g/dayi4u/c/CwVw4QF0yRM
黄骥骜-avatar-img
2024/04/19
您好,我是來自goingbus串流媒體平台的業務經理Eliis,不知您有沒有興趣與我合作~
龍阿迪-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23
黄骥骜 我沒有鄭書羽那麼有魅力,而且受眾多有重疊,感謝你的邀約
小倖-avatar-img
2024/02/17
阿迪大,無蝦米我永遠只記得一個字EIOA是尋XDDD如果試試看先用手寫文章,然後再慢慢用注音符號敲進去呢😆
龍阿迪-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8
小倖 倒是沒這樣想過,雖然現在書寫障礙的狀況已經非常輕微,但我應該還是不想這樣自虐吧 🤣🤣,我寫字超級慢,會更嚴重的干擾思考,我的思緒很可能被不斷的在等待記錄而打斷。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8會員
101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龍阿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第一次面對一個看不到臉的棋盤產生焦慮,我需要有張臉,讓所有的想像有個定案。搞不懂一個生活在西元兩千年的人,怎麼每步棋都演繹著古典的智慧。我的腦袋一直跑出佐為的烏紗帽,但這頂烏紗帽與秀策的小彌沙頭又合不起來,怎麼回事,頭好癢。
Thumbnail
第一次面對一個看不到臉的棋盤產生焦慮,我需要有張臉,讓所有的想像有個定案。搞不懂一個生活在西元兩千年的人,怎麼每步棋都演繹著古典的智慧。我的腦袋一直跑出佐為的烏紗帽,但這頂烏紗帽與秀策的小彌沙頭又合不起來,怎麼回事,頭好癢。
Thumbnail
暑假的結束,孩子終於要回到每天上下學的生活作息,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要如何引導或協助孩子逐漸調整回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暑假的結束,孩子終於要回到每天上下學的生活作息,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要如何引導或協助孩子逐漸調整回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疫情過後的每一年都給人一種,時間怎麼過去的這麼快的感覺,也可能是長大後的日子日復一日,真的給人一種沒做什麼就又過去的感覺,我也是一直這樣混混噩噩的過生活,似乎沒有真的做什麼努力的抱怨著。接近暑假的尾聲,回顧過去兩個月的日子,我經歷了一個月的旅行、短暫性失業、實習面試頻頻失敗,一下子多了很多跟自己相處
Thumbnail
疫情過後的每一年都給人一種,時間怎麼過去的這麼快的感覺,也可能是長大後的日子日復一日,真的給人一種沒做什麼就又過去的感覺,我也是一直這樣混混噩噩的過生活,似乎沒有真的做什麼努力的抱怨著。接近暑假的尾聲,回顧過去兩個月的日子,我經歷了一個月的旅行、短暫性失業、實習面試頻頻失敗,一下子多了很多跟自己相處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