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1公升瓶裝水含24萬顆塑膠顆粒 {PNAS}

2024/02/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根據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中顯示,瓶裝水中含有約24萬顆微米/奈米塑膠顆粒 [PNAS, 121, e2300582121 (2024)]。

研究重要分析結果

  • ž研究人員分析三種品牌瓶裝水,並經由回推,計算出每公升瓶裝水約含24萬顆塑膠顆粒
  • ž當中尺寸1微米 (1 µm)以上的塑膠微粒數量約為3萬個,占了整體塑膠顆粒的10%左右,也就是將近90%都是奈米等級塑膠顆粒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大於1微米 (1µm)的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大於1微米 (1µm)的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塑膠顆粒重量和種類

  • 微奈米塑膠顆粒如果以重量算,估計約 10 ng/L,也就是每公升約含1億分之一公克的塑膠顆粒。
  • 當中主要塑膠成份為PA (尼龍)、PS (聚苯乙烯)、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P (聚丙烯)、PE (聚乙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VC (聚氯乙烯),品牌A和B都以PA塑膠微粒為主,品牌C則以PS和PET為主
  • 品牌C以數量計算時,以PS塑膠顆粒占比最多,但以重量算時以PET占比最多,這是因為PET塑膠顆粒大多數體積比較大 (尺寸分佈集中100~200微米),而PS則體積比較小 (尺寸分佈集中100~200奈米)。
  • 各塑膠微粒除了尺寸大小分佈廣外,形狀也呈現多樣性。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大於1微米 (1µm)的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三個瓶裝水品牌中大於1微米 (1µm)的塑膠顆粒數量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不同材質塑膠顆粒的長徑比 (形狀) [以文章內圖修改]。

不同材質塑膠顆粒的長徑比 (形狀) [以文章內圖修改]。

可能汙染原因

  • PA (尼龍):原水中存在 [1],也是逆滲透過濾淨水時最常用的薄膜材質,可能是過濾時進入水中 [2]。
  • žPS (聚苯乙烯):離子交換樹脂中的主要材料 (可去除水中金屬離子),可能是處理時進入水中 [4]。
  • žPET:包裝用的塑膠 [3],或原水中存在 [1]。
  • žPVC:原水中存在 [1] 。
  • žPE:扭轉瓶蓋密封時產生 [1]。
  • žPP:扭轉瓶蓋密封時產生 [3]。

對人體影響

  • ž雖然以重量計算每公升才一億分之一公克,微奈米顆粒引起的毒性不僅與劑量有關,也與顆粒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對細胞相互作用有關。
  • ž微奈米塑膠微粒會造成細胞的膜損傷及氧化壓力上升 (導致發炎) [5]。
  • 奈米塑膠顆粒雖然對重量的貢獻很少,但其跨越人體生物屏障的能力很高 [6],因此可能對人體產生更大的傷害。

快速總結

  1. 研究分析三種品牌瓶裝水,結果顯示每公升約含24萬顆塑膠顆粒,當中將近90%的尺寸只有奈米大小。
  2. 當中以PA (尼龍)、PS (聚苯乙烯)、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三種塑膠最多,可能的汙染原因為原水中存在而沒被除掉、淨水時產生、和為保特瓶包裝材料。
  3. 微奈米塑膠微粒已被報導會造成細胞的膜損傷及氧化壓力上升 (導致發炎),且奈米塑膠顆粒有很高的穿透人體生物屏障能力,對人體的傷害可能更大

文章:

N. Qian, X. Gao, X. Lang, H. Deng, T.M. Bratu, Q. Chen, P. Stapleton, B. Yan, W. Min, Rapid single- 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NAS, 121, e2300582121 (2024).


References :

  1. J. Weisser, I. Beer, B. Hufnagl, et al., From the well to the bottle: Identifying sources of microplastics in mineral water. Water, 13, 841 (2021).
  2. G.M. Geise, Why polyamide reverse-osmosis membranes work so well. Science, 371, 31 (202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icroplastics in drinking-water. (2019).
  4. F. Vagliasindi, V. Belgiorno, R.M. Napoli, “Water treatment in remote and rural areas: A conceptual screening protocol for appropriate pou/poe technologi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Renewable Energy, R. Gavasci, S. Zandaryaa, Eds. (Elsevier, 1998), pp. 329–336.
  5. A. Banerjee, W.L. Shelver, Micro- and nanoplastic induced cellular toxicity in mammals: A review. Sci. Total. Environ., 755, 142518 (2021).
  6. S.B. Fournier, J.N. D’Errico, D.S. Adler, et al. Nanopolystyrene translocation and fetal deposition after acute lung exposure during late-stage pregnancy. Part. Fibre. Toxicol., 17, 55 (2020).
0會員
6內容數
簡單介紹科學/科技新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