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解 生命才有曙光

自我和解 生命才有曙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真的很難也有很多挑戰,每天都有不斷無法預測的新事件發生,考驗我們的心志……

2024元宵還未過呢!有人或許還沉浸在年味中。但伴隨新年而來的訊息首先是:同學的女兒從住處14樓頂跳樓輕生……那是位三十初頭歲的孩子,一路來成績優異又貼心懂事。努力準備數年,好不容易高考通過,分發教育局才一年多。但長期已重度憂鬱,此時的工作壓力如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醫療、親人、朋友的介入協助都無法接住這心碎的靈魂…於是,她選擇自我結束生命!

約莫隔了兩週,又得知另一噩耗:鄉下小姑姑喝農藥自殺了!

小姑姑的日子一直過得不開心。她與從事水泥工的小姑丈早已離婚二、三十年,三個兒子或許也因家庭因素影響,各個婚姻不順都離婚收場。老大曾酒駕沒錢繳罰鍰入獄服刑;老三對小姑姑恨之入骨,不相往來……後來,她只能孤獨地與老二住在鄉下老宅,而那老宅土地所有權雖然是小姑姑繼承,地上權卻是前姑丈……這些事真夠阿姑煩心了。加上老宅週遭遠親們,早已紛紛搬到鄰近生活機能方便的地區,阿姑幾乎沒有談話的對象,整天只能對著空蕩蕩的屋子哀嘆發呆……試想:這種走不出去,說不出口的日子,撐了數年,誰承受得了??

阿姑的後事在二表弟獨自承擔下迅速處理完畢,我再次回到那曾經生活了快十年的老宅。清楚記得阿公阿嬤住在右邊哪個房間;而左邊那間是小姑姑的,小姑姑很疼我們,我們曾一起在墊高的大木板眠床上打滾談笑,那時她未嫁。老宅門前的三合院埕,曾經有我和弟弟們騎著三輪車追逐的身影……大人的呼喊聲、孩童的嬉鬧聲、搞不清楚親戚關係的阿伯阿嬸阿叔的問候聲……曾經那麼喧囂吵雜熱鬧的三合院,不再寬闊,也少了人語。

二表弟在門埕右邊一小區土地上種了兩列紅龍果和一列無花果,雖然只有幾顆,卻長得極好。植物在攏起的泥土裡努力爭相向上,努力吸取陽光、空氣,即便空氣中長期漂來對面豬舍的豬屎味,仍然開出美麗的紅龍果花;結出碩大甜美的無花果實……如同二表弟豁達說的:「久而不聞其臭,那又如何?我就是夢想自己的住處有塊空地,假日可以讓我種種東西」。真的,二表弟雖然沒讀什麼書,一口長期嚼檳榔的黃牙,但他對於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不幸,雖然無奈卻沒有太多埋怨,他藉由植物得到療癒……

一枝草一點露,生命自有其可貴之處。疼惜不捨二表弟的獨自承擔,卻也見識到他勇於面對的智慧,願祝福他此後順遂平安~

avatar-img
尋夢者的沙龍
3會員
27內容數
人生不容易,也多半是苦多於樂。每天總有許多的不確定,在挑戰你的韌性、底線、心志……。透過文字,記錄心境,發現週邊美好的人、事、物,讓他們成為我的心靈雞湯,讓我感恩生命,活在每個時時刻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尋夢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走出家門經常就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而這些人、事、物總帶給我不同的省思與驚喜。 今早天氣微涼,是個爬山的好日子,便前往離住家兩公里多的鳳凰山練練腳力。 ■ 今天是假日,山腳下的阿鳳姐肉粽自然又是大排長龍。會知道這號人物,是有一次看到報導的,描述陸軍官校附近那位賣了平價肉粽二、三
很多50+或者60+的媒體、文章……都經常在提醒長輩們:不要太早將金錢或者房產等移轉給孩子,否則迎來的可能是自己悲慘的晚年……於是乎,慢慢的,40-50年代最終可能孤獨老的一代,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留些養老金,留些老本,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造成子女負擔,就是留給晚輩最好的遺產。 W女是
疫情過後,大家經常討論而且深有所有感的是:通膨和低薪。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三萬多,理工科可能好一點有四到五萬。試問:三萬多在台北,扣掉租屋約一萬到一萬多,還要交通費、水電、伙食……根本抓襟見肘,還談什麼存款或者買房?難怪現今年輕人生活徬徨、對未來沒有希望、不想結婚生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你生活週邊在不知不覺間已多了一些和善、但講話一聽就能感覺不是台灣口音的人?可能在超商;在市場;在幫你服務的維修人員…… 快中秋節前,前往市場尋找弟弟一家愛吃的羊肉。這東西畢竟不像豬、牛那麼大眾化,所以,我直覺想到就近的果菜市場。 繞著逛著,看到一人潮絡繹
為了解決小美女「野格」亂尿尿的問題,我嘗試實驗性的用了以下方法: 1.在五金行買類似浴簾的塑膠布,鋪在彈簧床上,但貓咪一下子就抓破,價錢不便宜,位置也會跑掉,效果差。 2.上淘寶購買所謂可以防水的床笠。目前網路上宣稱可以防水防貓尿的床笠圖案選擇性多,都做得很漂亮,觸感也很好。可惜,所謂「防
說起與貓咪的緣份都得「感謝」寶貝女兒。剛開始是老大在北部讀大學時,說是為了有伴;為了紓壓(當時她讀工設系,作業超多)。於是,在未告知家人情況下,從浪貓收容中心領養了第一隻橘貓「提夫」。回想起來,那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我想,養貓的人都知道,有一就有二,養貓是會上癮的。接著老
走出家門經常就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而這些人、事、物總帶給我不同的省思與驚喜。 今早天氣微涼,是個爬山的好日子,便前往離住家兩公里多的鳳凰山練練腳力。 ■ 今天是假日,山腳下的阿鳳姐肉粽自然又是大排長龍。會知道這號人物,是有一次看到報導的,描述陸軍官校附近那位賣了平價肉粽二、三
很多50+或者60+的媒體、文章……都經常在提醒長輩們:不要太早將金錢或者房產等移轉給孩子,否則迎來的可能是自己悲慘的晚年……於是乎,慢慢的,40-50年代最終可能孤獨老的一代,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留些養老金,留些老本,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造成子女負擔,就是留給晚輩最好的遺產。 W女是
疫情過後,大家經常討論而且深有所有感的是:通膨和低薪。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平均起薪約三萬多,理工科可能好一點有四到五萬。試問:三萬多在台北,扣掉租屋約一萬到一萬多,還要交通費、水電、伙食……根本抓襟見肘,還談什麼存款或者買房?難怪現今年輕人生活徬徨、對未來沒有希望、不想結婚生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你生活週邊在不知不覺間已多了一些和善、但講話一聽就能感覺不是台灣口音的人?可能在超商;在市場;在幫你服務的維修人員…… 快中秋節前,前往市場尋找弟弟一家愛吃的羊肉。這東西畢竟不像豬、牛那麼大眾化,所以,我直覺想到就近的果菜市場。 繞著逛著,看到一人潮絡繹
為了解決小美女「野格」亂尿尿的問題,我嘗試實驗性的用了以下方法: 1.在五金行買類似浴簾的塑膠布,鋪在彈簧床上,但貓咪一下子就抓破,價錢不便宜,位置也會跑掉,效果差。 2.上淘寶購買所謂可以防水的床笠。目前網路上宣稱可以防水防貓尿的床笠圖案選擇性多,都做得很漂亮,觸感也很好。可惜,所謂「防
說起與貓咪的緣份都得「感謝」寶貝女兒。剛開始是老大在北部讀大學時,說是為了有伴;為了紓壓(當時她讀工設系,作業超多)。於是,在未告知家人情況下,從浪貓收容中心領養了第一隻橘貓「提夫」。回想起來,那已經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我想,養貓的人都知道,有一就有二,養貓是會上癮的。接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