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就是愛,卻又不夠愛

更新於 2024/03/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在我們尚未進行「分離與個體化」之前,母嬰之間的界線是極度消融的,嬰兒無法將乳汁與母親區分開來;母親也無法將滿腔的愛與懷中的生命分開來。


用佛洛伊德的術語來說,嬰兒對母親是一種「自戀」的狀態,孩子把每一件事情都當作是自己的延伸,最初完全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期望照顧者提供食物、刺激和溫暖。


在兒童的發展階段,這些是必然的「物化」,物化就是把對方當成可以被我們使用的事或物來看待,而不是具有思想、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母親就是食物,是舒適的床,是暖和的毯。


而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無條件性的,在一個女人還不認識她子宮裡的生命之前,她就已經深深地愛著這個孩子了,這是母愛的偉大,也之所以母愛不同於世間任何一種愛的形式。


但母愛也極有可能只是在抗拒自身的存在焦慮,我們都看過有一種母親,離婚、喪偶、事業觸礁等,而過度的投入母嬰關係。這樣的母親傾向「嬰兒化」自己的孩子,透過照顧人來紓解自己的痛苦或焦慮,用現代的語言會說這是控制與情緒勒索。


接下來,進入母親與孩子終其一生都要面臨到任務:個體化與分離,從嬰兒時期視母親為「物」,到理解原來母親是「人」,開始懂得將乳汁和母親區分開來,明白了世界上的每個人有其各自存在,理解了每個人有其思想與性格,有自己的慾望、恐懼、弱點。


原來母親也是人,她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她不是百科全書,不是永遠能給出正確方向的羅盤。原來母親不是神,她有身而為人的脆弱與盲點。為母親去神格化後,做子女的才開始有能力建構自己的世界觀,透過這種內在的分離,才得以爲自己建立界線,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分離之於母親的課題,就是必須停止意象的投射。前面我們提過,一個母親在還不認識自己的孩子前,就已經深深愛著他了,但是在人互不了解之前,常常透過投射到彼此身上的意象來建立關係。因此,一位母親極有可能複製其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或是刻意避免其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創傷,一個吸毒、未婚懷孕的母親,要不是階級複製下一代,就是極力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但這種投射也意味著親子之間並未建立全然獨立、成人式的關係,做父母的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去經歷挫折、去感受痛苦、去學習經驗,他們總是早了一步就極力避免各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這種照顧的模式,則是企圖控制孩子的經驗,或是貶低、忽視孩子的感受。


所以說,為什麼親子之間的愛,是愛卻又不夠愛呢?


如果愛是一種成全,是看見一個人存在的獨立性;是看見了一朵美麗的花,但不蹲下來摘取,那麼父母好像永遠都不夠愛。但如果愛又是一種互相照顧,是母親用臍帶傳輸自己的血液和營養給孩子,那麼父母也永遠都會無條件地愛著我們。


不會有人生下來就知道要如何成為父母,每一個人在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課題時,即使再美好的家庭,也會挖出負面的影響。然而,我們卻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自己的父母,去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安撫其創傷、滿足其需求,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靈魂體驗所,在這裡,我們致力於追求更高層次的靈魂拓展,用電影、書籍、旅行完成一場人生的冒險與壯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a的靈魂體驗所 的其他內容
人類面對痛苦時,經常逃避現實,但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和死亡,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通過《魔法公主》中的故事,我們思考了面對現實的力量,勇敢接受命運安排,才能生出澄淨的力量。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遇到靈魂伴侶時,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受。靈魂伴侶關係超越任何形式,甚至不一定是戀愛關係,反而是一種無私、全然的愛,彼此支持著對方,即使隔著千山萬水。在這份承諾中,我們找到了彼此的生命力,並肯定了彼此所堅持並珍視的一切,這正是愛的真實意義。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人類面對痛苦時,經常逃避現實,但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和死亡,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通過《魔法公主》中的故事,我們思考了面對現實的力量,勇敢接受命運安排,才能生出澄淨的力量。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遇到靈魂伴侶時,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受。靈魂伴侶關係超越任何形式,甚至不一定是戀愛關係,反而是一種無私、全然的愛,彼此支持著對方,即使隔著千山萬水。在這份承諾中,我們找到了彼此的生命力,並肯定了彼此所堅持並珍視的一切,這正是愛的真實意義。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是一個非善非惡的存在,他的樣貌能屈能伸,能幻化為各種不同形態,代表了自我價值模糊的特點。討好型人格易受到拒絕的影響,內心恐懼被否定,但學會愛自己才能真正愛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時間的付出、精力的消耗 希望作品能獲得好評與支持的想法開始讓我審視媽媽與我的關係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愛。 因為條件嚴苛且單一,這一種偏執往往在大眾的眼裡視為一種瘋狂的愛 也因為這樣的描述,會很熟悉地在熱戀的戀人身上看到。 是在母親期待裡誕生和長大的孩子。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時間的付出、精力的消耗 希望作品能獲得好評與支持的想法開始讓我審視媽媽與我的關係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愛。 因為條件嚴苛且單一,這一種偏執往往在大眾的眼裡視為一種瘋狂的愛 也因為這樣的描述,會很熟悉地在熱戀的戀人身上看到。 是在母親期待裡誕生和長大的孩子。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