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參加實驗室Open House活動時,哪些問題應該要問?——不必覺得沒有熱情是一種弱勢的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年2月中,清華大學生醫學院會舉辦實驗室Open House活動,邀請來自各科系背景的學生一同參與。Open House活動究竟在做什麼、以及如何進行可參考下面的文章連結。


前言

  作為實驗室的代表,我會負責介紹實驗室研究的大方向、目前研究的問題和必備技能。除此之外,還需要回答學弟妹可能會問到的一些小問題。比如「實驗室的氛圍如何?」或「教授是什麼樣的人?


.


  這些問題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於沒有實驗室經驗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不是每個學生高中時期都有科展、或去中研院實習的微職場經驗。


  除了回答,我同時也要引導學弟妹提出他們應該關心的、或看起來不能問但其實要問的問題。因此,本篇文章想分享,參加Open House活動,哪些事情應該要先想過和問過?



一、你最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沒有怎麼辦?


  坦白說大學一年級要進入符合自己志趣、滿足自我期待的理想科系不太容易,更不用說19歲就要完全明白未來志向的意義。通常到大二、大三的學生感覺到時間壓力而選實驗室時,應會赫然發現讀了一兩年基礎知識並不會讓人知道未來想要做什麼。


  不清楚要選擇哪個實驗室,不妨從「實作帶來動機」開始。換句話說,有時並非不知道自己想幹嘛,而是嘗試的方向不夠多。

  

  最理想的情況是學生很清楚想解決什麼樣的研究問題,也就是目的地。若目的地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難以僅憑意志力去忍受枯燥、長期的研究過程。在進行研究時沒有明確的目的可能會陷入無關緊要的問題,進而偏離主線。然而,在嘗試的過程中才找到熱情的大有人在。不必覺得沒有熱情是一種弱勢的狀態,而低看自己、逃避實習。


  越早覺醒發現自身的不足都是好事。


二、實驗室開會頻率?


  以我們實驗室為例,「共同會議」是每個實驗室成員都應該參加的聚會,每週一次,每次輪流由兩名實驗室成員主持;「一對一會議」是學生和教授的兩人討論,主要進行進度報告與未來方向。


  了解你在實驗室將會有多忙之後,可以計算學分,並在加入之前考慮本學期的負擔。若進行另一個研究計劃對你來說太過壓力山大,就必須考慮於下個學期或暑假期間加入,但是可先寄信給教授詢問缺額。



三、出席的情況有何要求?


  即使教授明確地說不介意,我建議與實驗室成員核實。某些領域的實驗室可以遠端做實驗,因此出席率不代表研究進度。不過還是可請教固定來實驗室的大學部、碩班學長姐是否認為有差異。此外,與實驗室成員交談可以大略了解未來同事或潛在指導學長姊的個性。


  來實驗室的好處是提早習慣未來可能面對的生活步調,而不是抱持著要趕快適應當社畜的消極心理。生活步調是可以從實習階段就體會、反思的事情:我「能否適應這種生活步調」比起問自己「能否適應這種職業」更全面。



四、實驗室的氛圍如何?


  良好的工作環境對學術表現至關重要。沒有人會想要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而喪失對學習、研究的熱情。況且,大家的研究工具(軟體、技術)可能會重疊、相互交接,潛在人際互動上的情緒成本不是單靠研究熱忱就能解決的。


  有的實驗室教授比學生更關心氛圍。如果觀察到實驗室成員之間不太熟悉,會安排一些由學生提出的活動,以確保每個人在工作場所都感到自在。雖然這種環境可遇不可求,但值得參考。


五、教授在乎的是研究進度,還是研究深度?


  做研究不僅僅是為了快速完成任務,畫結果圖交差了事。試著把這件事反過來想——我們必須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從結果圖想下一步該怎麼做。這牽扯到大量閱讀文獻、把研究徹頭徹尾咀嚼並思考是否具有邏輯性、連貫性、合理性、新穎性。自然而然,研究進度就會快起來,而非揠苗助長式地當產圖機器。


  有的教授認為結果產量是「對實驗室的貢獻有多少」的依據,把時間拿去產結果的代價就是想的時間縮水。另外一種教授會希望學生能清楚地理解結果告訴我們什麼、結果的細節處透漏著什麼訊息、以及為何這些結果對該領域有幫助。這種類型的教授不將學生視為員工,而是視為獨立的研究者。



  歡迎到Medium去看我的英文文章,下期將圍繞這篇文章做討論,〈我失敗的18歲——我們的人生不只是一張清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舟的沙龍
146會員
31內容數
閱讀一千字,成長一千倍—— 歡迎到我一千字的學涯打怪沙龍!
白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5
假設心中不排除在目前實驗室往上深造,成為預研生會是不錯的加分項。
Thumbnail
2024/12/15
假設心中不排除在目前實驗室往上深造,成為預研生會是不錯的加分項。
Thumbnail
2024/09/13
往往許多學生將細節滿滿的、非常厲害的研究計畫附上去,然而......
Thumbnail
2024/09/13
往往許多學生將細節滿滿的、非常厲害的研究計畫附上去,然而......
Thumbnail
2024/09/02
除了爭取「逕取」免去口試環節,若書審成績足夠優異還能拿獎學金,抵掉碩班學費。
Thumbnail
2024/09/02
除了爭取「逕取」免去口試環節,若書審成績足夠優異還能拿獎學金,抵掉碩班學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本學期我經歷了兩場重要發表。首先是在生物科技學院的國際會議廳,我在三分鐘內緊張地分享了我的研究。儘管評審提出建議,但這次經歷讓我深受磨練。 接著是中央研究院的人文講座,作為優良學生代表發言。我的即興發揮獲得了意外的稱讚。這兩次截然不同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場合靈活應對,也更接近我理想的模樣。
Thumbnail
本學期我經歷了兩場重要發表。首先是在生物科技學院的國際會議廳,我在三分鐘內緊張地分享了我的研究。儘管評審提出建議,但這次經歷讓我深受磨練。 接著是中央研究院的人文講座,作為優良學生代表發言。我的即興發揮獲得了意外的稱讚。這兩次截然不同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場合靈活應對,也更接近我理想的模樣。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身為一名藥學系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是每個人的必經課題,不過往往有許多人在選擇實習醫院時會不知所措。如果對醫院實習生活感到好奇,或是本身就是藥學系學生的話都歡迎看看這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目前為止實習時所體驗到以及觀察到的心得,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