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凡人之意,行斷路 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經歷了半個學期的摧殘後,時間漸漸地接近期中考。


我姑且算是能苟活在這個學校中。


包括數學、國文、物理、化學等領域,我都把最基礎的部分試著搞懂了。


這得以讓我大部分的課程,我的平時小考成績大略都在40分上下。


對於只想要求及格分數的我來說,應該綽綽有餘。


一切都是多虧了老師在課餘時間,很耐心地指導我的關係。


我真的要好好感謝每個老師,雖然他們也很感謝我就是了...


記得那位來自日本、指導我們亞洲文學的老師。


曾經在輔導我後,拍著我的肩膀說過:


「這邊學生對我的態度...唉~沒有什麼禮儀。安德森同學,在這件事情上你就做得很好!」


日本,或者說亞洲國家都十分重視禮儀這回事。


所以就那位老師來看,班上同學的行為可以說是顛覆了他的價值觀吧?


「死老頭,我這邊哪裡有錯了!?」


「這邊安德蠢寫這樣你給他對?最好是這麼簡單的答案?」


很多次在上課的時候,都曾經爆發這種激烈的爭論。


雖然我們國家重視學生和老師對等討論的權益,但再怎麼說他們的態度也未免太無理...有時候我不禁這樣想。


「不爽的話,現在我們可以來辯論,我給你5分鐘時間整理思緒。」


「室內運動場就在旁邊,來單挑啊?」


他們衝突的方式相當的一般,和以前在國中看到的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他們都有維持在規則上吧?


辯論...格鬥這些東西,他們拿捏自己情緒的抒發口和解決問題在很好的平衡點上。


這算是融入了...天才的特色嗎?每次在看到他們吵架的時候,我都不禁會心一笑。


吵架就吵架,從沒看過這麼理智的。




1


另一方面,在小考卷的結果處理這件事上。


好在跟國民中學不一樣,沒有什麼家長簽名這種要求。


我媽到現在還不知道,我換學校這回事。


應該說,就算我跟她說了她也不會相信吧?


每天早出晚歸基本算是常態,每次晚回家我還得想些理由搪塞過去。


而像是小考卷什麼的,自然也就不會讓她知道了。


若是我說了,可能會聽到:


「考不好就考不好,沒必要撒這種謊吧?」


又或者是:


「換學校?你覺得帝國政府有可能會犯這種錯誤嗎?」


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體制已經建立了60餘年,這之中從來沒有聽過有這種案例的。


換作是我,我也不會相信自己的小孩發生這種事。


說不定,還會有兩三巴掌呼在我臉上也說不定呢?


光是想到這裡,我的臉頰就已經感覺有點微微疼痛感了。


可能是我被打習慣了吧,自言自語的我就這樣笑了起來。


而這獨自一人的傻笑聲,傳遍嚴肅的整間教室乃至整間學校。


換作是平常的話,絕對不會有人留意到我在旁邊笑。


可是現在學校中的嚴肅氣氛,令平時喧鬧不已的下課時間陷入一片沉寂。


這莊嚴的場景,狠狠壓制住我浮動的心。


同時我們正迎來,在這所學校的第一次期中考。


------------------------------------------------------------------------------------

在經歷了半個學期後,我明顯察覺到自己的直覺、反應變得比以前遲鈍些。


這就是所謂的環境會影響一個人吧!


所有的科目:經濟學、數學、國文等等,教授的範圍實在是太小了。


先不論之前小考的成績我都拿滿分,連老師說的「加分題」,難度都太低了。


偶爾心血來潮想說聽一下課,就把上課參與的分數全給補上了。


這學期的成績要拿第一名,完全不是問題。


當時在看到交換名額後,隔天我就去特殊事務處理部問過這件事情了:


「請問一下!綜合戰略帝國大學的交換學生,條件是什麼呢?」


「從所有的帝國大學中,選出一個平均成績最高的學生。」


「全部的帝國大學?」


那得有幾間啊...基本上所有產業都有一間相對應的技術類學院。


如果再算上一般類學院,就更多間了。


「這麼驚訝幹嘛?原本能進那間學校的人就很少啊?」


事務員一面列印著文件,向我說著:


「要參加這個計畫的話,把這些合約看完後簽名給我。」


合約當中有很多的條例,和一般合約一樣。


像是:在合約有效期限內,不得參加任何比賽、校外測試以獲取入選他校資格之相關選拔。


這很合理,畢竟要確保我們對於這學校的忠誠度。


然而,我看到了一條極度不合理的規定。


「參賽者在未獲得名額後,應自行申請退學。」


名額只有一個,卻要求沒上的人要退學。


我不太懂為什麼要特別加上這條規定,這是在考驗參加者的膽識嗎?


我當下傻住,沒有直接簽約交出去。


「不用現在交也沒關係喔!」


她看到我的表情後,一面整理著文件說道。


「對了,剛剛忘記跟你說。就算成績是第一,還需要再接受學術科測驗喔!」


「我知道了。」


我接過合約書,快步向門口走去。


學術科測驗,這我倒是沒什麼問題。


我曾經在學術科統一測驗拿過滿分,這種補考類型的小測驗,應該不是問題。


但不知為何,我心中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腦海中瞬間閃過,那天提早交卷的那個女同學。


難不成,她有能勝過我的實力嗎?


此時鐘聲響起,我們準備迎接,在這所學校的第一次期中考。


avatar-img
7會員
71內容數
有任何想法的時候,請允許我在此暢談我的所思所想! 音樂創作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murasaki_shunich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臨近期末考了,我發現了我面臨考試時候的模式。壓力能幫助我把事情做完,但產出的結果不一定會是100分,有可能是80分或60分,或是運氣好可能拿100分,是很運氣的成分在裡面。回想一下過往,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謝謝各位陪我走過的國中三年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臨近期末考了,我發現了我面臨考試時候的模式。壓力能幫助我把事情做完,但產出的結果不一定會是100分,有可能是80分或60分,或是運氣好可能拿100分,是很運氣的成分在裡面。回想一下過往,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謝謝各位陪我走過的國中三年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