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真正價值應該是在於與眾不同。設使李白只是善於喝酒,現在有誰還知道他,雖然他相信, “唯有飮者留其名”。如果, 花都長得一樣嬌豔,我們該如何去欣賞呢?
名哲學家盧梭的這句話, 「我敢於認定,我不是以任何一位存在者的模樣,被創造出來的。就算是我沒有( 比別人) 好一些,至少我是與眾不同」*,或許是我們自己持生以及養育兒女的最高指引原則。
現代科技造就出來大數據的收集與應用,無遠弗屆的傳播與廣告,不離手的社交媒體應用,很容易讓人們崇拜與效法演藝圈與社會名流的作為,與整體時尚的趨勢,因而忽略掉 “孕育個人特質以及追尋自己方向” 的絕對重要性。
2029年底新冠病毒爆開, 到今天還在以新的病毒株, variants, 持續肆虐,或許點醒了我們適當程度 “避開群眾” 維護自我的 “合理安全” 的空間,進一步強調自我” 的反向操作,才是更具有發展性的個人投資原則與相對可靠的持生原則。
(Updated for friends for this platform. This post was first shared on FB on May 10, 2020.)
------
*原英語的譯文的呈現: ”I venture to believe that I am not made like any of those who are in existence. If I am not better, at least I am different.” Jean Jacques Rousseau是 17,18世紀,歐洲啟蒙時代的法國哲學家、政治理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