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生存之道:擁抱神經多樣性,活出自我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多樣性

多樣性

這句話,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或許你有亞斯特質(ASD),或許在專注力、組織能力上面臨挑戰,或者被歸類為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一部分。不管是哪一種,現實往往不那麼友善。雖然社會強調尊重個別差異,但當真正面對人際關係、學業或職場時,還是會發現,要被接納並不容易。當自己的行為模式與主流價值觀不同,周圍的標準可能帶來壓力,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好好生存?」

在許多人的成長經驗中,社會期待像是一張無形的網,從小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模式。被要求守規矩、要合群、要有禮貌,長大後又要懂人情世故、學會「察言觀色」。但對於神經多樣性族群來說,這些「理所當然」的社會規則,往往不是那麼直覺,甚至可能帶來極大的壓力。例如,社交時努力模仿大家的反應,卻還是被說「不夠自然」;在職場上專注於細節,卻因為少了寒暄而被誤解為冷漠;想法跳脫框架,卻因為與眾不同而被視為「不合群」。

但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迎合所有社會期待,才能生存嗎?

這並不代表適應環境不重要,而是我們是否能在適應的同時,也看見自己的優勢?那些被認為「怪異」的特質,可能正是某些領域裡的長處。

🔹 「天馬行空」的想法,或許正是驚人的創造力。

🔹 「執著不放」的行為,可能反映出超乎常人的專注力與毅力。

🔹 對細節的敏感,讓人能發現他人忽略的問題,甚至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

當社會期待無法輕易改變時,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尋找能讓自己優勢發揮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逼迫自己去適應不適合的環境。例如,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尋找適配的職場文化,或是與能夠理解自己的夥伴同行。這並不是逃避,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發揮屬於自己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別因為「與眾不同」而否定自己。這個世界需要多元的人才,而你的獨特特質,也許正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力量。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都有「生悶氣」的經驗,這種情緒難以消化,對象不明確,常因期待落空造成失望。不妨試著仔細分辨情緒來源,並溫柔表達感受以增進自己與家人或伴侶之間彼此理解。
很多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掙扎,雖想跳出舒適圈,但又被穩定的生活所束縛。其實可以在保持安全感的前提下,採取小步驟進行改變,並鼓勵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改變不必是劇烈的,逐步探索自己的興趣可以讓生活更加充實。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並設定小目標,才能在舒適圈內外找到平衡與自由。
在家庭中,總有一些默默支持的成員可能被忽略,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伴侶。他們的付出往往理所當然,卻很少有人詢問他們的感受。要避免讓這些人成為家庭中的「隱形人」,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感謝,例如安排專屬的相處時間,並提供適時的支持與協助。讓每位家人知道自己的努力被重視,能夠增進家庭的和諧與親密。
在心理諮商中,有些來談者常用平靜的語氣分享自己的故事,表面風平浪靜,內心卻隱藏著情緒的風暴。在一段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互相探索,開始培養默契與信任,也嘗試面對過去的傷痕。
在諮商過程中,來談者的故事有時讓人心中百感交集,而內心的小劇場隨之啟動,思考著溝通中靜默的深層意義,透過反思與自我調整,理解來談者所需的思考時間,讓諮商不僅是言語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反思。
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好像常會以「嗯嗯哼哼」回應,但其實還有很多內心小劇場,思考著如何透過傾聽與適時的提問來引導來訪者分享更完整的需求與感受。
許多人都有「生悶氣」的經驗,這種情緒難以消化,對象不明確,常因期待落空造成失望。不妨試著仔細分辨情緒來源,並溫柔表達感受以增進自己與家人或伴侶之間彼此理解。
很多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掙扎,雖想跳出舒適圈,但又被穩定的生活所束縛。其實可以在保持安全感的前提下,採取小步驟進行改變,並鼓勵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改變不必是劇烈的,逐步探索自己的興趣可以讓生活更加充實。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並設定小目標,才能在舒適圈內外找到平衡與自由。
在家庭中,總有一些默默支持的成員可能被忽略,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伴侶。他們的付出往往理所當然,卻很少有人詢問他們的感受。要避免讓這些人成為家庭中的「隱形人」,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感謝,例如安排專屬的相處時間,並提供適時的支持與協助。讓每位家人知道自己的努力被重視,能夠增進家庭的和諧與親密。
在心理諮商中,有些來談者常用平靜的語氣分享自己的故事,表面風平浪靜,內心卻隱藏著情緒的風暴。在一段心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互相探索,開始培養默契與信任,也嘗試面對過去的傷痕。
在諮商過程中,來談者的故事有時讓人心中百感交集,而內心的小劇場隨之啟動,思考著溝通中靜默的深層意義,透過反思與自我調整,理解來談者所需的思考時間,讓諮商不僅是言語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反思。
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好像常會以「嗯嗯哼哼」回應,但其實還有很多內心小劇場,思考著如何透過傾聽與適時的提問來引導來訪者分享更完整的需求與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的觀點,多少的認知與解讀, 因此,失敗是正常的,被拒絕是正常的; 當我們成功了、被認可了, 我們會感激,並且珍惜種種的機緣, 當我們用這樣的角度與態度看待人事物,就不會那麼糾結著要完美了。
生活中可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習慣、個性、興趣、專長都有差異。 有的人善於交談,喜歡結交朋友。有的人富有商業頭腦,對於商品的價值有較高的觀察力。 有的人善於有條理的安排事務讓工廠生產效率提升。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個性,或是增強某些專長的能力。 那麼唯一的方法只有改變思想或是建構新的思
人生在世 往往悟不透自己 得意時 把自己抬高沾沾自喜 失意時 又極度自卑 鬱鬱寡歡 人生要有自知之明 正確認識自己 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意者 既知識自己的優勢 也知道自己的不知 不自質 不自卑 按照自己的步伐去生活 羨慕那些對自己實力 清晰認知的人 他們自帶ㄧ種自信光環 敢做敢打
每個人針對某件特定的事物往往都有其處理方法與模式的
Thumbnail
這個世界就是要跟別人有差異化,不然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同時你自己也要勇於去嘗試不同的途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可能當下的你會認為自己要怎麼走出差異化,你得要市場調查,也與同時借用定位模式來尋找機會,加上找自己的專長的功夫,是不是我們可以清楚明瞭自己的定位?
我不想一味訴說人生大道理、生命經歷、心靈成長等抽象的思想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的觀點,多少的認知與解讀, 因此,失敗是正常的,被拒絕是正常的; 當我們成功了、被認可了, 我們會感激,並且珍惜種種的機緣, 當我們用這樣的角度與態度看待人事物,就不會那麼糾結著要完美了。
生活中可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習慣、個性、興趣、專長都有差異。 有的人善於交談,喜歡結交朋友。有的人富有商業頭腦,對於商品的價值有較高的觀察力。 有的人善於有條理的安排事務讓工廠生產效率提升。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個性,或是增強某些專長的能力。 那麼唯一的方法只有改變思想或是建構新的思
人生在世 往往悟不透自己 得意時 把自己抬高沾沾自喜 失意時 又極度自卑 鬱鬱寡歡 人生要有自知之明 正確認識自己 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意者 既知識自己的優勢 也知道自己的不知 不自質 不自卑 按照自己的步伐去生活 羨慕那些對自己實力 清晰認知的人 他們自帶ㄧ種自信光環 敢做敢打
每個人針對某件特定的事物往往都有其處理方法與模式的
Thumbnail
這個世界就是要跟別人有差異化,不然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同時你自己也要勇於去嘗試不同的途徑,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可能當下的你會認為自己要怎麼走出差異化,你得要市場調查,也與同時借用定位模式來尋找機會,加上找自己的專長的功夫,是不是我們可以清楚明瞭自己的定位?
我不想一味訴說人生大道理、生命經歷、心靈成長等抽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