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原力》就是要 自我感覺良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對某件事充滿熱情!」、「我今天感覺活力滿滿!」、「我感覺被某件事喚醒了!」,又或是「我被某個人給鼓舞了!」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通常那天做起事來特別有效率、有幹勁。而這就是一種能量,一種能增強愉悅感覺的能量。這個能量的來源與我們的荷爾蒙有關,包含腦內啡、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這些荷爾蒙的產生不僅讓我們感到快樂,還能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raw-image

《feel-good productivity》英文書名很好懂這本書想說什麼!


作者 阿里‧阿不達爾 Dr. Ali Abdaal,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在醫學院訓練時期,他便開始研究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這不僅讓他在學業上有亮眼的表現,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幾篇文章。他對自己的「高效率」相當自豪。

就在他正式當上醫生後的幾個月,他卻發現這份工作讓他感到疲憊不堪、幾乎快喘不過氣來,他感覺隨時要burnout。更糟的是,他訝異於以往所學的高效執行力都失效了,彷彿一位魔法師突然發現手中的魔法棒失靈了。

他不討厭當一名醫生,但他真的很不快樂,他無法享受曾是他夢想中一份助人的工作。他開始思索,難道一定要吃苦、要犧牲才能熬過來嗎?於是他開始研究如何改善的方法。他發現,早已有科學家聚焦在幾個方法。阿里醫生(在這邊我估且這樣稱呼他)發現了「愉悅生產力」(feel-good productivity),這令他興奮。


簡單來說,當我們感覺良好時(好心情、正向情緒),你的生產力自然會提高,你更能專注並發揮創造力,不論是你的工作或你手邊進行的所有事情。即所謂的「愉悅生產力」(feel-good productivity)。


而這背後是有科學原理來支持的。1990年代末,研究正向心理學教授,芭芭拉·弗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提出了「擴展與建構」(broaden-and build)正向情緒理論。也就是當我們處於正向情緒時,較能「擴展」覺察力,也就是思維會變得開闊,能吸收更多資訊,也會看到周圍更多的可能性。「建構」心理認知和社會資源,則是累積能幫助我們的各種能力,包括心理韌性、創造力、解決問題力、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


愉悅生產力三部曲


第一部「激勵」(Energize):喚醒能量源。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一位物理學教授,在他的妻子死後,他對物理研究便提不起勁,他只想當一個不做物理研究的物理學教授。這樣日子過了幾年,直到有一天,他在大學食堂裡,意外發現一個被拋向空中的盤子,在空中搖擺不定,但是刻在盤子上的圖案卻似乎比盤子本身晃動的更厲害。出於好奇心,他開始研究,這旋轉的盤子最終為他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明了量子電動力學原理。他的同事不解為什麼他對旋轉的盤子感到興趣,費曼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就只是為了好玩。」心理學家證實,將遊戲的精神融入生活或枯燥的工作,我們會感到更愉悅,而愉悅將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是我們的第一個能量源


亞當‧格蘭特的《隱性潛能》書中提到「和諧式熱情」 (harmonious passion)指的是樂在其中,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成就而感到壓力的一種狀態。但要如何把熱情融入呢?答案是刻意玩樂(deliberate play),它能為你帶來動力而且能持續保有熱情。


阿里醫生的「遊戲化思維」也就是「刻意玩樂」,你可以重新設計任務,讓工作或手邊你必須做的事情更有趣。但也許你會說:我的工作就是每天重複的例行工作,要如何讓工作變得更有趣呢?「若是很有趣會是什麼樣子?」先問一下自己,這可以幫助你去思考。


書中有個有趣的例子或許可以給你一點想法。馬修曾在麥當勞打工,每天重複接單、將漢堡肉翻面、分裝薯條。他厭倦這份工作,覺得生活無聊透了。他想改變現狀,看看能不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而不去專注他那少得可憐的薪水。馬修挑選一天當成燒烤醬日,在每次客人點餐時,他會順便推銷燒烤醬,這樣做之後,他發現工作變得好玩多了,他想知道他可以說服多少人嘗試燒烤醬。他為枯燥的工作重新設計了流程,加入新任務。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掌控權比我們想像的多,即使我們無法掌控全局,我們仍然可以掌控過程,即使不能選擇做什麼,仍然可以選擇如何做。


第二部為「解鎖」(Unblock),讓能量不中斷。


李奧納多‧達文西可能是史上拖延症重症的藝術家。〈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偉大的作品,尺寸不大,只有31吋高、21吋寬。根據達文西的學生紀錄,達文西花了大約16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幅小型人物肖像畫。我們不清楚真實的原因,或許是他太忙了?或許他太要求完美?


第一步,我們必須去思考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事情一直沒有進展。當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情境,也就是目標模糊不清的時候,會讓我們無法行動。科學家稱之為「不確定性癱瘓」(uncertainty paralysis)。解決的方式也就是讓目標清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諾曼地登陸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採用了「指揮官意圖」策略,它強調明確的「原因」,而不是過於詳細的「步驟」。由於戰場上的多變,原先訂定的作戰計畫並未派上用場,但由於傳達了指揮官意圖,所以盟軍都知道最終目標是什麼。這個方法幾乎適用於任何問題,只要問自己「這個計劃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另一個原因是「恐懼」,對失敗的恐懼、對批評的恐懼、對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的恐懼。前些日子,寫好的文章,庫存了好幾篇一直沒有發佈,我認真地去思考是什麼原因?是恐懼。「你覺得這篇寫得夠好了嗎?」、「內容真的不需要再修改嗎?」、「你覺得會有人想看嗎?」,心中的糾察隊不斷冒出來質疑我。「我在害怕什麼?」「我需要有多大的信心才能開始做這件事?」,我們可以透過記錄寫下來,你會發現潛意識真實想法。


關於恐懼所造成的拖延,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1.「正面標籤」:為自己貼上正面標籤,改變身份認同,往往就能改變自己的行為。2.「認知再評估」:我們經常把事情災難化,高估了事情的嚴重性,試著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事情,我們就能意識到事情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糟,恐懼也就不會那麼強烈。3.「不追求完美」:告訴自己即使會做得很糟糕也沒關係,在追求完美之前,時間還多得很呢!4.最重要的一點,提到「聚光燈效應」,其實你並沒有如你想的那樣引人注目,我們總是高估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評價。



第三部「續航」,維持能量源。


晚上熄燈後,6歲的女兒說:「媽媽,妳的電力剩幾趴?我剩20趴,快沒電了」。孩子的童言童語,但反應的事實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充電,否則就要斷電了。

當你承擔太多工作,缺乏足夠的休息,亦或是對所必須做的事情讓你感覺很糟、成就感降低,都會形成倦怠。倦怠將使你感覺能量耗盡、精疲力竭,對工作感到消極負面,甚至憤世嫉俗,同時伴隨著執行力降低。最重要的是,它與你工作的時間長短無關,而是與你的感受有關。


過度承諾是大魔王,以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說,當你「說好」的同時,也同樣的在向其他事情「說不」。我們必須體認到「說不」與「說好」同樣重要。那要如何決定YES or NO ?


書中提供「六週陷阱」(Six-week Trap)方法協助我們判斷,當請求是發生在六週之後(例如朋友的邀約、額外的指派工作),看著自己的行事曆幾乎空白,我們通常很容易答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知覺地慢慢填滿空白的行事曆,當期限到來這一天,你意識到自己真不應該答應這件事,但偏偏已經答應了,而你實在不想失信於人。因此,思考的模式可以改為: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明天,你認為不應該答應,那麼這件事,就算是在一個月或更長時間後才需允諾,你仍然不應該答應。


科學證實,最簡單的休息,其實就是散步。散步在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之中,安定忙碌又活躍的腦細胞,能迅速恢復你的活力,有時候還能意外碰出創意的靈感。

結論


阿里醫生將所學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至目前為止已上傳1005部影片及588萬訂閱人數。在2021年離開醫療工作,決心致力於推廣,他想幫助更多的人完成心目中的目標,而且不需吃盡苦頭。


他花了三年的時間寫下這本書,書中內容可以說是誠意十足,提供54個實踐法。每一個方法,都足夠寫一篇文章來探討,這篇文章僅能寫出幾個做分享。讀完書後,根據你的生活與工作調整,若可以找出一種合適的方法來提高愉悅生產力,讀這本書就值得了。


最後,書中提醒我們,在追求高效執行力的同時,也應該偶爾降低標準,因為過度要求容易自暴自棄,而自暴自棄是比拖延症更嚴重的問題。「雖然我沒有做到X,但我做到了Y」。我們應該體悟到不是每件事都能盡善盡美,不應該過度苛責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1/16
這篇內容對璧怡好有幫助,謝謝你,收藏了! 凱特的文章好棒,請叫你心裏的糾察隊放個大假,好讓你多發文啊😆💪
凱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黃璧怡 謝謝啦啦隊長璧怡,幫助我趕走心中的糾察隊很有效果~~
覺得我很容易掉入「六週陷阱」,每回看到下個月的行事曆,都以為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但到了該月打開行事曆,總發現空出來的時間極少@@
凱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0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 我也是。所以若不是「當然可以」,幾乎都要說NO! 可以寫一張便利貼貼在行事曆上面提醒~~
首先謝謝您傳達了非常清晰的書中文意,讀後有收獲。 您提到這本書談到「刻意玩樂(deliberate play)」概念,跟最近有一本書「Hidden Potential 隱性潛能」也提到這概念。總之,人類有情緒起伏、有惰性,總旦要有一些新玩意新把戲重燃興緻。所以,自我感良好,自我洗腦、自我建設真的很重要吔。
凱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首先謝謝滴掉給我的鼓勵,很開心對滴掉有幫助。很巧地,《高效原力》和《隱性潛能》這兩本書一前一後讀完,確實有很多相同的概念。我認為,刻意玩樂還必須要本身是否有覺察,願不願意花心思去設計。
弱魚先生-avatar-img
2024/11/16
凱特此篇讀書心得寫得棒極了,完全沒有任何需要補充的必要,惟獨針對標題「就是要自我感覺良好」加註一個但書── 這個就是要自我感覺良好的基礎是建立在精神和情緒上,而不是不成熟的認知和不及格的能力上,希望讀者不要誤解了。
凱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弱魚先生 是的,應該來個副標題,正向的自我感覺良好才是關鍵。謝謝弱魚先生的鼓勵~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1/16
結論很勵志,啟發👍
凱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安立格 很開心獲得安大哥的愛心鼓勵!
avatar-img
一個人的上班日子
37會員
21內容數
喜歡閱讀之後,無意間來到這裡,就從這裡開始練習寫作,學習分享吧!
2024/10/16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記錄的習慣。 記錄可以將學習的內容整理的井然有序,而知識經由不斷地記錄、再記錄,將會昇華成智慧。紀錄日常,你會有清楚的人生目標、找到你的生命價值,你將成為人生的主導者,活出人生的意義;記錄工作,做事則會變得既有效率又有方向,擁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4/10/16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記錄的習慣。 記錄可以將學習的內容整理的井然有序,而知識經由不斷地記錄、再記錄,將會昇華成智慧。紀錄日常,你會有清楚的人生目標、找到你的生命價值,你將成為人生的主導者,活出人生的意義;記錄工作,做事則會變得既有效率又有方向,擁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4/09/29
致富是一種心理與行為上的健康狀態,是現今社會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軟實力。在面對金錢時的多種的偏見與錯誤的行為,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在金錢、人性上有正確的心態,因為這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Thumbnail
2024/09/29
致富是一種心理與行為上的健康狀態,是現今社會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軟實力。在面對金錢時的多種的偏見與錯誤的行為,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在金錢、人性上有正確的心態,因為這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Thumbnail
2024/09/18
如果你的公司每年提供一筆離職獎金給員工,讓員工決定今年要不要離職,也就是說,如果你離職就能拿到一筆不錯的津貼。你會因此心動嗎?這是利用人類天生的「一致性」原則,要你做出承若。我們必須提防自己不假思索自動保持一致,否則想要借機牟利的人,就有機可乘了。
Thumbnail
2024/09/18
如果你的公司每年提供一筆離職獎金給員工,讓員工決定今年要不要離職,也就是說,如果你離職就能拿到一筆不錯的津貼。你會因此心動嗎?這是利用人類天生的「一致性」原則,要你做出承若。我們必須提防自己不假思索自動保持一致,否則想要借機牟利的人,就有機可乘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日上班出門前,為自己做個增加主動收入的小儀式: 1. 將精油或精油香氛塗(噴)在手腕/耳後。 2. 深呼吸3次,對自己說出肯定語:「我擁有行動力,今天的努力會帶來豐收。」 3. 想像自己完成一件重要任務,收到報酬或讚賞。 讓自己「心動起來」,提升專注、行動力,活力滿滿的出門打拼去。 精油
Thumbnail
每日上班出門前,為自己做個增加主動收入的小儀式: 1. 將精油或精油香氛塗(噴)在手腕/耳後。 2. 深呼吸3次,對自己說出肯定語:「我擁有行動力,今天的努力會帶來豐收。」 3. 想像自己完成一件重要任務,收到報酬或讚賞。 讓自己「心動起來」,提升專注、行動力,活力滿滿的出門打拼去。 精油
Thumbnail
直接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給予很高的評價,標題說激發生產力看似為工作技能、做事方法的書籍,但實際上我認為不光生產力,對於整個人生態度甚至子女教育,皆有可應用之處,是一本好書。
Thumbnail
直接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給予很高的評價,標題說激發生產力看似為工作技能、做事方法的書籍,但實際上我認為不光生產力,對於整個人生態度甚至子女教育,皆有可應用之處,是一本好書。
Thumbnail
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Thumbnail
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我對某件事充滿熱情!」、「我今天感覺活力滿滿!」、「我感覺被某件事喚醒了!」,又或是「我被某個人給鼓舞了!」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通常那天做起事來特別有效率、有幹勁。而這就是一種能量,一種能增強愉悅感覺的能量。這個能量的來源與我們的荷爾蒙有關,包含腦內啡、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
Thumbnail
「我對某件事充滿熱情!」、「我今天感覺活力滿滿!」、「我感覺被某件事喚醒了!」,又或是「我被某個人給鼓舞了!」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通常那天做起事來特別有效率、有幹勁。而這就是一種能量,一種能增強愉悅感覺的能量。這個能量的來源與我們的荷爾蒙有關,包含腦內啡、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
Thumbnail
“成功不會讓你感覺愉悅,但感覺愉悅會為你帶來成功”   好書推薦: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的重要的事。 作者:阿里.阿布達爾(Dr. Ali Abdal) 翻譯:盧相如 三采文化出版   你可曾有過類似的感覺,當你目前感覺正順的時候,氣正旺的時候,做什麼都順手。不過衍
Thumbnail
“成功不會讓你感覺愉悅,但感覺愉悅會為你帶來成功”   好書推薦: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的重要的事。 作者:阿里.阿布達爾(Dr. Ali Abdal) 翻譯:盧相如 三采文化出版   你可曾有過類似的感覺,當你目前感覺正順的時候,氣正旺的時候,做什麼都順手。不過衍
Thumbnail
看到書名「高效原力」,以為又是一本教你如何高效生產力的書;其實作者想傳達的是: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本書教你如何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
Thumbnail
看到書名「高效原力」,以為又是一本教你如何高效生產力的書;其實作者想傳達的是:高效能的關鍵,其實在於「愉悅心態」,本書教你如何用愉悅的心態激發生產力,這樣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