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星引力》談為什麼我們想理解外星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對話的時候,是不是永遠只懂聽得懂的部分,而永遠不懂沒聽懂的部分呢?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對話時,雖然是用同一種語言,卻彷彿如同在和外星人對話,有一部分是因為聽不懂,只懂聽得懂的部分是否和聽不懂一樣呢?一知半解如同只擁有一半的真理,但是卻無法辨別到底哪一半是真、哪一半是假。或許,其實也沒有真假之別,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所聽懂的部分,便「相信」握有真理;那麼對方不懂我的明白,反倒是因為對方的對話中參雜著不真的部分,而那不真的部分剛好無法被我懂得部分、相信的部分、真理的部分所理解。若說真理是越辯越明,對話也是越說越清楚的理解對方所欲何事。但前提是,對方(我)真的知道,所說的話再說什麼嗎? 


若將演講打成逐字搞,會發現說話與文字有者根本上的差異,文字在文字的脈絡中起承轉和、與有邏輯及結構嚴謹等特徵,而說話則顯得跳躍、甚至沒有邏輯,但是,這就是說話之所以不是文字的原因,因為說話不僅反映講者當下的情緒、思考、感知之外,更受到與他人對話脈絡的影響。有些人會人來瘋、有些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不同階級、長幼、親密程度、甚至不同認知等因而產生不同親疏遠近的對話關係。某些話只會對某些人說,若這些話對他人說,便有了不同的意義、不同的詮釋、不同的理解,那其實就是誤解。 


假設我在背地裡對A說B的壞話,然後我跟A都笑笑看待,在我描述B的對話中,彼此感受到同樣對此對話產生的有趣、好笑、好玩等感覺,但那就只是我跟A所共同擁有與理解的對話。若將此對話當面告知B,即便A也在場,那對話的意義(有趣、好笑、好玩等感覺)、甚至是不經意的話語,對B便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當我們說,我們不喜歡有人在背後裡說我們的壞話時,其實我們不喜歡的是─讓我「知道」你們在背後說我的壞話。但是這個知道與對話者之間的知道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因為立場不同;當事人與旁觀者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不同的感受。第二,感受是無法量化而時時刻刻在改變的,如同時間能夠癒合傷口。 


有些事情語言永遠無法完全掌握,如同並無法僅透過語言而獲得真理,而那些無法言語的真理,某部分藉由藝術型態才得以接近。對方的想法如同真理,是片段而真假參雜的,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甚至我們都有這種經驗,便是被他人指證前後說詞不一而不自覺,自我的想法都無法完全掌握了,又要如何同理的去掌握他人呢? 


在每一次的對話;在不同、新的脈絡中對話,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例如:現在看當年寫的日記,便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他人看我的日記時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根本的差別在於,他人並不參與我書寫當下的心情、記憶等脈絡。那麼是否對話便沒有意義了呢?既然對話會產生錯誤的理解,是否不如不要對話了呢? 


站在詮釋學的立場,不同的理解與詮釋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因為「作者已死」。我們永遠無法理解作者的理解,而我們的理解也永遠是從自我的理解中理解作品,但就在我的理解與他人的理解對話中,有了新理解的可能,而這便是對話的目的。即便「不懂你的明白」才是普遍的,但我們還是能夠透過對話拓展自我的理解。 


一段文字(留言)是死的,之所以是死的,因為我們不理解陌生人的「位置」,陌生人對於此議題的意識形態、情緒、過往的經歷等,所謂的就事論事,是只就當下的語言片段做論述,當我們就事論事的罵「事」的時候,感覺被罵的其實是事件的當事人。其背後不是只罵事件,而是罵事件的相關人員。所以,我們常說對事不對人或就事論事,其實就是對人。對人說話、與人對話、改變人對此事的理解,將我看見的與你所看見的互相分享,進而拓展我們彼此的視野,達到新理解的可能。 


在這個每天無時無刻都遇得見外星人的世界,如何與外星對話?本片想像外星人是未來高等的人類,已經長生不老且沒有了愛恨的情感,因為沒有愛恨便沒有戰爭,而和平共處是長生不老的必要前提。但人的本質如同語言,在不同脈絡下便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理解,重要的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我們擁有自由;在自由中不被意識形態所左右、在自由中擁有獨立思考、在自由中試著理解他人的理解……,而語言是對抗黑暗的一道光。

2017/9/7

    6會員
    528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異國美食]台灣數十間門市經營歐克佬咖啡,從寮國基地生產咖啡豆、六星級產業在台灣落地深耕​ 歐克佬精品咖啡一家六星級咖啡商,咖啡從生產、製造、行銷一條龍的咖啡商。從生產咖啡就依照客製化需求提供給顧客優質品嘗咖啡。咖啡歐客佬精品咖啡農場的咖啡豆子來自世界各國的,世界各國精品豆阿拉比卡,自營寮國農場開始,包含中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半島、亞洲等各個產區,歐客佬精品咖啡始終堅持緩慢烘焙工藝。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3-12-02
    從星盤讀葉石濤.天蠍座》對分相能量,抑鬱而緩慢,當烈火與玫瑰合而為一When the tongues of flame are in-folded Into the crowned knot of fire And the fire and the
    Thumbnail
    avatar
    yenyenTseng
    2023-11-01
    從配樂的角度看電影: 異星入境(Arrival)外星人「七腳族」的太空船有一天突然出現在世界各地,當天晚上,軍方就找上了一位語言學教授露易絲、和一位科學家伊恩,希望他們能幫忙解讀外星人的文字,隨著露易絲越來越了解七腳族的語言(Heptapod B),他也逐漸看到了一些奇怪的回憶。 電影的關鍵是薩皮爾.沃夫提出的假設理論(Sapir-Whorf
    Thumbnail
    avatar
    Film Music 101-人碩
    2023-08-29
    從星國房屋稅🏠來看居住正義上個月底,🌟星國為了保護國家公民福利,減少該國國民置產難度的情勢,📈暴力調升了房屋稅,幅度真的是很暴力👊,讓你一下就有感覺: 🏦外國人購買房屋稅額從30%調升至60%, 🏦企業或信託購買任何房產需支付的房產稅額,從35調高至65% 🙋‍♂️新加坡公民購買第二套住房的額外買家房產稅,從17
    Thumbnail
    avatar
    AFP紫微先生
    2023-05-09
    《魔鬼剋星:未來世》7.5/10 「承襲過去的同時,亦從創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途」《魔鬼剋星》在影史所佔的地位,我想也不用多做贅述,而造就他擁有這樣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當時年代有這樣的概念,搶走成功將其執行出來,光是這點就在當時創造了一個異想不到的電影,但隨著時間發展《魔鬼剋星》也遇到許多系列電影會遇到的問題,這些老IP都需要新粉絲的加入,又或是電影公司希望能夠再出新作(續集
    Thumbnail
    avatar
    Jericho
    2022-01-04
    【雜感】從《超譯尼采》學習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多年前,在書局被《超譯尼采》書封面上的「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這句話射中我心,身為職業婦女媽媽,用世間一般眼光看來,事業上或許「一事無成」,卻堅定地自認我的選擇是值得尊敬,因為,人生的成就不只在事業上。
    Thumbnail
    avatar
    知秋
    2021-12-25
    《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 看見自我 | 韓劇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Thumbnail
    avatar
    Yihua Tsai
    2021-08-10
    《由藝術座標到星際座標》:從畫廊主到畫協理事長的望遠與踏實邀集眾多有才有志之士,深耕臺灣藝術,共創產業美好光景, 為這個時代的藝術產業,如此果敢思惟並介入,望闊行遠! 是以步履所及,功不唐捐!
    Thumbnail
    avatar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2021-06-10
    淺談:從《藝術原境》中看到什麼是原住民藝術?碩一那年,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原住民藝術?」 我的回答是:「藝術作品的藝術經驗是作者從自己母文化內化而出的,就是原住民藝術。」
    Thumbnail
    avatar
    Panay阿甄
    2020-06-28
    服從就等於支持:從《千星之城》思考社會正義《千星之城》描繪的種族迫害,如同地球上的許多事件一般,雖已成為歷史甚至不被記憶。然而歷史的正義,首先得奠基在歷史事件的紀錄與資料保存,也需要基於人權價值進行詮釋。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