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者的單語主義》談我只有一個建築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只有一個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Je n'ai qu'une langue, ce n'est pas la mienne)」─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雖然現在以阿拉伯語為主,但過去曾被法國佔領過,直到1962年才獨立,而德希達便是在法國佔領下的1930年於阿爾及利亞誕生。除了北非法語的標籤,身為猶太人的德希達,更因此從小就被學校拒絕。而這些國族(la nationalité par la naissance)和文化歸屬(la culture natale)的問題,讓德希達開始思考母語或是他者的語言問題,即自我的認同問題。


  於是德希達說:「我只有一個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我自己的語言,對我而言,是無法被我內化的。我的語言,我唯一能聽到自己說,也是自己同意說的語言,其實是別人的語言。」


  每個人的母語,都不是自己的,因為不是我們決定選擇了這個母語;但除了母語,我們也別無選擇,我們都是母語的人質。「他者的單語主義」的意思便是「他者(人)的我的語言」,而這本身是矛盾的,既屬於我的,又不屬於我的;既是我所熟悉的,卻又是陌生的。德希達認為語言應該要屬於我的,但卻來自他者(人),這便導致認同的混淆。我說著語言,但那語言卻是被翻譯的;依附在語言「形式」上的翻譯,因為我們的思考無法不依附語言,不管任何語言(包含母語),我們都是語言的人質。


  因此,存在就是語言,他者的語言表達了我的表達,我無法不依附於語言之上,若既想使用他者的語言,用想在他者的語言中獲得自我認同,那則是對語言同一性的破壞。如果說語言有任何功能,這個功能就是把「無」變成「有」;就是把「消失」轉化成「存在」,因為語言指向了語言符號(sign)背後的真理與意義,語言代表著某種理性及同一性。語言作為一個他者,是為他人而存在的,它既來自他人,它也走向他人。沒有他人就沒有語言,只剩下沉默,而沉默便不是同一的,沉默超越了語音中心主義,沉默讓理性與非理性、同一與差異有了共存的可能。


  我們永遠沒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我們能夠擁有想去發明第一語言的「慾望」,而試著去不斷追尋自我認同。沒有慾望或說沒有追尋自我的過程,就沒有了追尋自我的「痕跡」。雖然自我認同不存在(因為自我不存在於他者的語言,或說自我無法跳脫他者的語言),如同第一語言、如同沉默包含著他者與自我的語言是不存在的,但隨著差異的過程中卻能留下不存在的「痕跡」。痕跡表示某種隱喻的浮現,有各種詮釋的可能與想像,痕跡既來自於他者也不來自於他者、既來自自我也不來自自我,這概念有點像量子力學機率的疊加;意義既存在又不存在,意義在存在與缺在之間。


  若說思考無法不依附語言,那麼思考的邊緣是否便是語言的邊緣?何謂思考的邊緣呢?我們無法思考瘋子如何思考,那麼瘋子的語言是否便是超越思考的呢?當然,雖然瘋子說的話我們聽不懂,但還是能夠從肢體語言或語調判斷、理解其情緒或其所欲表達在語言背後的意義,似乎瘋子的語言也還不算超越語言。那麼語言之前的沉默是不可思的嗎?這邊的沉默當然不是指一般「不說話」的沉默,因為即便不說話,我們還是能夠從表情、肢體理解沉默的意義;沉默首先是語言的缺席,那便是意義的缺席。而這邊的意義不是一般說「沒有意義」的意義;覺得無聊、覺得廢、沒有好處、不願理解的「沒有意義」的意義,而是「差異」的意義。因為沒有好壞、沒有真假、沒有所謂「二元關係」的差異,意義便無法被理解。就像我們在思考沒有語言的「沉默」的意義時?我們又落入「思考」之中、又落入了語言之中。


  「我只有一個建築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李冠儒(Kuan-ju Lee,1988-)


  建築語言也是他者的語言,建築師永遠都是、或必須是建築語言的人質。建築語言不是一種母語,建築語言可以理解為一種第二外語,一種只有學建築的人、跨文化的理解、溝通的語言。若說平面圖是一種建築語言,那麼跨文化的建築人都能夠理解圖面所呈現、所欲表達的空間概念。但其實平面圖的概念卻很「西方」、甚至「建築」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西方的。我們能夠想像看不懂平面圖、甚至不需要平面圖依樣能夠蓋建築,就像原住民沒有文字依然能夠溝通一樣。這不表示他們沒有語言,而是沒有建築語言、沒有西方式建築概念的語言。


  我們有可能創造自我認同的建築語言嗎?有可能跳脫西方文化脈絡的建築語言嗎?空間是跨時空性的,使用建築(居所)就像使用石器一般,是一種人類本能。這樣的本能背後反映的是人們對空間使用的概念;創造空間,必然先學會使用空間。而使用就是一種語言、一種在他者的使用(行為、活動)中表達我的使用的語言,於是又回到了對語言的思考。當我們一出生呱呱墜地時,哭聲便是一種語言,因為哭聲讓旁人理解了我們的需求,但那時候的我有思考嗎?我為什麼會覺得哭比笑還有效呢?而那個語言是我的語言嗎?

2018/9/7

avatar-img
49會員
577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全世界76億人之中,有多少人我們稱得上朋友?你會說這76億人之中,真正跟我輩子有交集的可能不到760人(千萬分之1),那就算在生活有交集,每天朝夕想處的求學階段,全班35人又有哪些人在當時成為朋友,甚至友誼持續到畢業後、出社會後呢?朋友是都變成臉友?還是朋友因為時間的考驗,生活逐漸沒了交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全世界76億人之中,有多少人我們稱得上朋友?你會說這76億人之中,真正跟我輩子有交集的可能不到760人(千萬分之1),那就算在生活有交集,每天朝夕想處的求學階段,全班35人又有哪些人在當時成為朋友,甚至友誼持續到畢業後、出社會後呢?朋友是都變成臉友?還是朋友因為時間的考驗,生活逐漸沒了交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別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正的你。 ~悉達多 Painting / Watercolor by Abdalla M. Assaad. Syri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
Thumbnail
/淺談中東貓王Ahmad Zahir 艾哈麥德·查希爾/ 老師常說啊,人生要有世界觀,後來我發現所謂的世界觀,是否總是偏狹於歐美這一部分?? 對於歐美以外的文化,我們真的了解嗎?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語言文字的隔閡",畢竟英語為世界語言,我們能接觸到的人文歷史藝術,自然也都以歐美文化為主,為了彌補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幾乎沒有人會否定:掌握和讀懂多種外國語的人,哪怕只精通一種外國語,他們擁有那種語言能力都是令人羨慕不已的。對熱心汲取文化思想資源的作家來說,閱讀這種非本國語的著作文本不但必要,而且又能深化和啟發寫作的內容。當初,我就是抱著這種想法努力學習日本語的,所以,日本語是我通往思想之路的重要橋樑。   今
Thumbnail
語言可以單獨存在嗎? 有沒有單獨存在的文字呢? 有沒有可能最早的文字(畫圖)是先於語言的呢?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想起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不讓人們蓋成可以通天的塔,就讓人們說不同的語言並打散到不同的地方去,如果當初語言分歧的起源真是這樣,上帝還真是成功地達成了祂的目的。
Thumbnail
如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大多數語言,中文、英文、日文......,這些稱為自然語,也就是並非任何人有意設計,而是隨著發展自然形成如今的樣貌。 以此來看,我這幾篇在數落一些語詞的用法,無疑是毫無意義的行為,是嗎?
Thumbnail
這世上,有沒有一份愛是,在刻版印像之下,我們能認識彼此真實的樣子,去守護兩人與生俱來的差異,成為豐富彼此生活的可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別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正的你。 ~悉達多 Painting / Watercolor by Abdalla M. Assaad. Syri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
Thumbnail
/淺談中東貓王Ahmad Zahir 艾哈麥德·查希爾/ 老師常說啊,人生要有世界觀,後來我發現所謂的世界觀,是否總是偏狹於歐美這一部分?? 對於歐美以外的文化,我們真的了解嗎?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語言文字的隔閡",畢竟英語為世界語言,我們能接觸到的人文歷史藝術,自然也都以歐美文化為主,為了彌補
出於國家在制定語言政策及其運作的好奇,我對於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實施的語言政治特別感興趣。我想,如果我掌握或了解這統治技術的實體,那麼我就能沿著它進入殖民地作家在語言與文學的思想領域。而對評論者或研究者而言,他們比什麼都看重這種文學思想的特質。   我看到《印地語公共領域:1920-1940 民族
幾乎沒有人會否定:掌握和讀懂多種外國語的人,哪怕只精通一種外國語,他們擁有那種語言能力都是令人羨慕不已的。對熱心汲取文化思想資源的作家來說,閱讀這種非本國語的著作文本不但必要,而且又能深化和啟發寫作的內容。當初,我就是抱著這種想法努力學習日本語的,所以,日本語是我通往思想之路的重要橋樑。   今
Thumbnail
語言可以單獨存在嗎? 有沒有單獨存在的文字呢? 有沒有可能最早的文字(畫圖)是先於語言的呢?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想起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不讓人們蓋成可以通天的塔,就讓人們說不同的語言並打散到不同的地方去,如果當初語言分歧的起源真是這樣,上帝還真是成功地達成了祂的目的。
Thumbnail
如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大多數語言,中文、英文、日文......,這些稱為自然語,也就是並非任何人有意設計,而是隨著發展自然形成如今的樣貌。 以此來看,我這幾篇在數落一些語詞的用法,無疑是毫無意義的行為,是嗎?
Thumbnail
這世上,有沒有一份愛是,在刻版印像之下,我們能認識彼此真實的樣子,去守護兩人與生俱來的差異,成為豐富彼此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