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衣物回收箱 - 幫助他們學會自行判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日,陪孩子跳繩,兒子跳著跳著,褲子竟然滑下來、露出半截麵包超人內褲,全家笑哈哈,兒子自己也笑哈哈~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成長的速度飛快,也會自行著衣,我常搞不清楚,哪些衣服已經太小,哪些太緊,哪些鬆緊帶已經鬆了。


兒子的褲子下滑事件,讓我有些自責,除了更加注意幫他們做衣物的替換之外,也希望讓他們學會自行判斷,並主動來告訴我他們的需要。


於是,從去年開始,我在家中房間的小角落,設置了一個衣物回收箱,然後跟2個孩子說:


「如果你感覺到衣服或褲子太緊,太短,或鬆緊帶鬆掉了,就把它放到這個木箱裡面。媽媽不知道你的感覺,所以可能判斷不準,靠你自己最準喔!」


「還有記得跟我說一下,我才知道要幫你買新的。」


 IKEA的白色小木箱是我們的衣物回收桶,最近換季,清理了一番。

IKEA的白色小木箱是我們的衣物回收桶,最近換季,清理了一番。



前天晚餐時,兒子說他的褲底破了一個洞,邊說還邊把一根手指頭放進去洞裡,證明給我看,然後他就把褲子放到箱子去了。


重要部位破了一個洞  XD

重要部位破了一個洞 XD


昨天晚上得空,我走去找兒子:「你過來給我比比看,喔~長度其實還行耶!你真的不要了嗎?還是我先用針線幫你修理看看。」


兒子陷入沈思,然後很認真的回答我:「那你不然你先幫我修理1次,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丟掉了。」非常強調1次。


「好喔!」我笑著回答,我猜...畢竟是重要部位,若修理不好,他也很困擾的 😂😂😂



(全文完,只是記錄一下日常。)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踮腳的小陽,於2021/10/08由三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日本漫畫家,「田中檸檬」。 沒錯!這是一本漫畫,是漫畫家媽媽的育兒日記,畫出她女兒小陽(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與家人之間的故事。 今年春節放假前,我特別到圖書館借了幾本漫畫書,其中一本就是:「踮腳的小陽」。 整本書主要由兩大部分
一個太晚起床而混亂的早晨,兒子邊吃早餐邊問,「現在幾點了?」
上學期,有2件很有趣的事情,分開說是2件,但仔細想想似乎是同一件。每週四,我固定會帶兒子去外食,最近他特別喜歡去某間烏龍麵館。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期末考週來臨,又到了媽媽當伴讀小書僮的時候。 兒子不愛造句,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不會。」
任天堂Nineton Switch裡面,有一隻可愛的綠色小恐龍:耀西。 耀西是馬利歐的好夥伴!只是在我家,他已經從名詞變動詞了。
踮腳的小陽,於2021/10/08由三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日本漫畫家,「田中檸檬」。 沒錯!這是一本漫畫,是漫畫家媽媽的育兒日記,畫出她女兒小陽(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與家人之間的故事。 今年春節放假前,我特別到圖書館借了幾本漫畫書,其中一本就是:「踮腳的小陽」。 整本書主要由兩大部分
一個太晚起床而混亂的早晨,兒子邊吃早餐邊問,「現在幾點了?」
上學期,有2件很有趣的事情,分開說是2件,但仔細想想似乎是同一件。每週四,我固定會帶兒子去外食,最近他特別喜歡去某間烏龍麵館。
我總想不清楚,養女孩跟養男孩究竟有什麼不同? 女兒總是說,「媽~我長大後,都要一直跟你住,才不要搬出去住。」 兒子總是說,「媽~我長大後,找到老婆結婚,就要搬出去住了。」
期末考週來臨,又到了媽媽當伴讀小書僮的時候。 兒子不愛造句,跑來跟我說:「媽媽我不會。」
任天堂Nineton Switch裡面,有一隻可愛的綠色小恐龍:耀西。 耀西是馬利歐的好夥伴!只是在我家,他已經從名詞變動詞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開始要求孩子什麼事情都自動自發、自己規劃、自己解決問題前,我們需要先釐清幾件事情: 1.孩子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我們不會期待一個2歲幼兒自己過馬路、一個8歲的孩子自己規劃期末考複習,但我們會期待3歲的孩子自己穿脫鞋襪,若孩子還不會,目前到達什麼程度,已經會自己脫鞋了嗎?還無法左右腳穿正確嗎?無法
Thumbnail
沒穿衣褲的我站在洗衣台前,處理那件尿濕的褲子。我忽然想看看晒衣服的架上有沒有自己的褲子。我看到爸爸跟弟弟的內衣褲外,我的外褲全掛在靠窗戶的桿子邊。上面沒有任何一件我的內褲。我算起了我丟了幾件,然後買了幾件。一開始在外面尿濕,我就直接丟掉,內褲愈來愈少,沒有到要去買後,我就在包包裡備著裝尿濕內褲的塑膠
Thumbnail
沒穿內褲出門,原本想在路上買一件穿,畢竟穿牛仔褲不穿內褲,磨起來也滿不舒服。一直硬硬的。我才剛走到商店的內衣褲架前,便注意到了旁邊一列放著各式嬰兒及成人尿褲的商架。還來不及躲藏別人的目光,我便發現我的牛仔褲出現了銅板大的濕潤圈圈。我把衣服下擺拉著遮掩,快速離開,直衝廁所。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家有小朋友的媽媽們一定能體會,孩子的衣服是排在玩具之後,第二類容易失控且令人頭大的「必需品」。小朋友長得很快,衣服鞋子的穿著期限不長,除了需要定期添購,還得定期清理,衣櫃才有足夠的空間。 然而,要精準拿捏衣物的數量並不容易。若準備太少就得提高洗衣服的頻率,造成不便;但若準備太多,眼看著那些沒什麼機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開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衣服和關係都是。整理衣服的過程,也一面整理著人生,和自己的想法。」 哪些衣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衣服令我怦然心動?哪些衣服已不適合但捨不得?整理過程,我一面懺悔,一面感恩。想珍惜留在身邊的衣物,也祝福那些即將離開的。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今天撥空去幫兒子尋找毛巾被,現有的這件已經被過客洗的破破爛爛的,好幾次都想不顧一切丟掉,但還是想該要尊重兒子的,還好都有先詢問兒子,兒子一直都沒答應😑° 昨晚又跟兒子提了此事,兒子終於退讓了,心裡真是心花朵朵開,但有旦書呦!兒子提出除非我再買一件材質一樣的,難得兒子願意退一步,排除萬難過客當
生活實驗 六一四 她的褲子 一直滑下來, 她抽高了。 這個月買的褲子 11號,也是買短了。 她長大到 我的稍稍不耐, 她可以覺得 是小事一件, 因為她說她已經 被爸爸罵得團團轉。 只有一件事 現在我必須讓她, 就是跳棋 我不能贏她, 必須像我自己在跳, 幫
Thumbnail
    分門別類 減少衣物的選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開始要求孩子什麼事情都自動自發、自己規劃、自己解決問題前,我們需要先釐清幾件事情: 1.孩子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我們不會期待一個2歲幼兒自己過馬路、一個8歲的孩子自己規劃期末考複習,但我們會期待3歲的孩子自己穿脫鞋襪,若孩子還不會,目前到達什麼程度,已經會自己脫鞋了嗎?還無法左右腳穿正確嗎?無法
Thumbnail
沒穿衣褲的我站在洗衣台前,處理那件尿濕的褲子。我忽然想看看晒衣服的架上有沒有自己的褲子。我看到爸爸跟弟弟的內衣褲外,我的外褲全掛在靠窗戶的桿子邊。上面沒有任何一件我的內褲。我算起了我丟了幾件,然後買了幾件。一開始在外面尿濕,我就直接丟掉,內褲愈來愈少,沒有到要去買後,我就在包包裡備著裝尿濕內褲的塑膠
Thumbnail
沒穿內褲出門,原本想在路上買一件穿,畢竟穿牛仔褲不穿內褲,磨起來也滿不舒服。一直硬硬的。我才剛走到商店的內衣褲架前,便注意到了旁邊一列放著各式嬰兒及成人尿褲的商架。還來不及躲藏別人的目光,我便發現我的牛仔褲出現了銅板大的濕潤圈圈。我把衣服下擺拉著遮掩,快速離開,直衝廁所。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家有小朋友的媽媽們一定能體會,孩子的衣服是排在玩具之後,第二類容易失控且令人頭大的「必需品」。小朋友長得很快,衣服鞋子的穿著期限不長,除了需要定期添購,還得定期清理,衣櫃才有足夠的空間。 然而,要精準拿捏衣物的數量並不容易。若準備太少就得提高洗衣服的頻率,造成不便;但若準備太多,眼看著那些沒什麼機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開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衣服和關係都是。整理衣服的過程,也一面整理著人生,和自己的想法。」 哪些衣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衣服令我怦然心動?哪些衣服已不適合但捨不得?整理過程,我一面懺悔,一面感恩。想珍惜留在身邊的衣物,也祝福那些即將離開的。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今天撥空去幫兒子尋找毛巾被,現有的這件已經被過客洗的破破爛爛的,好幾次都想不顧一切丟掉,但還是想該要尊重兒子的,還好都有先詢問兒子,兒子一直都沒答應😑° 昨晚又跟兒子提了此事,兒子終於退讓了,心裡真是心花朵朵開,但有旦書呦!兒子提出除非我再買一件材質一樣的,難得兒子願意退一步,排除萬難過客當
生活實驗 六一四 她的褲子 一直滑下來, 她抽高了。 這個月買的褲子 11號,也是買短了。 她長大到 我的稍稍不耐, 她可以覺得 是小事一件, 因為她說她已經 被爸爸罵得團團轉。 只有一件事 現在我必須讓她, 就是跳棋 我不能贏她, 必須像我自己在跳, 幫
Thumbnail
    分門別類 減少衣物的選擇